中超U23入駐中乙,各大俱樂部叫苦連天,支持者寥寥無幾

眾所周知,中國因為疫情的影響,國內各大足球聯賽被迫延期舉行,各大國腳們進入了無球可踢的尷尬境地,因此足協便做出決定,將中超U23以及國青U19調入中乙聯賽,其目前的是為了培養小將,豐富他們的比賽經驗,並且還能填補中乙退出潮後的空缺,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但這個舉動卻引起了所有中乙球隊的反對,那麼中超U23入駐中乙是否正確呢?我們來聽聽各大俱樂部的聲音。

中超U23入駐中乙,各大俱樂部叫苦連天,支持者寥寥無幾

經瞭解,U23入駐中乙計劃其實早在幾年前就提出了,不過礙於當時就任國家隊主教練裡皮的反對,此計劃被迫流產,而裡皮反對的原因很簡單,他認為這不利於中國足球事業可持續性發展,也極大破壞了中乙聯賽的競技環境,哪怕U23以及U19並不佔排名,但影響還是客觀存在的。

一位中乙俱樂部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足協此舉是在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而且計劃的支持者寥寥無幾,但礙於足協的直接干涉,最終U23入駐中乙計劃還是達成了,那麼足協的決定是否正確呢?

中超U23入駐中乙,各大俱樂部叫苦連天,支持者寥寥無幾

第一,壓縮中乙球隊的生存環境眾所周知,中乙大部分球隊的運營模式與歐洲阿賈克斯等“黑店”一樣,他們專注於培養人才,然後將人才賣給中超、中甲等球隊,以此來賺取資金維持俱樂部的日常運營,但U23以及U19是按俱樂部模式運營,一般他們看上了某個中乙球隊的新星,那麼俱樂部只能放手,而且那些足球新星加盟U23後,薪資還是由該俱樂部支付,可以說,不管那位球星是否能踢得出來,負責買單的都是俱樂部,足協甚至還能以培養的名義小撈一筆。


中超U23入駐中乙,各大俱樂部叫苦連天,支持者寥寥無幾

第二,客觀上縮減中國足球人口據中乙一位負責人表示,運營一家中乙球隊需要300人左右,其中包括球員、教練以及工作人員等等,雖然300人不多,但代表著的是300個足球家庭,U23以及U19進軍中乙就意味著將有600個足球家庭失去工作,而中國很多球星接觸到體育運動,其原因無外乎是父母的支持或者家人是從事足球事業的,可見,足協此舉在客觀上縮減了中國本就為數不多的足球人口。

中超U23入駐中乙,各大俱樂部叫苦連天,支持者寥寥無幾

第三,影響中乙聯賽的可持續性發展雖然中乙聯賽不咋地,但他們至少是正規的足球聯賽,競技力還是有的,如果有一支球隊想要衝甲,剛好球隊的當家球星被U23看中,那麼這位球員的歸宿又是什麼?他是幫助球隊衝甲還是響應足協的號召加盟U23?除此之外,由於薪資還是由俱樂部負責,那麼我們可預見的便是中乙一些實力一般的球隊都會出現人員危機,畢竟球隊沒錢只能培養新人,一旦被U23抽調,其後果大家都能相信得出。

中超U23入駐中乙,各大俱樂部叫苦連天,支持者寥寥無幾

可見U23入駐中乙並不是什麼好事,雖然短期內看不出什麼危害,但時間長了,對於中乙聯賽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中乙聯賽一旦崩潰,負責買單的便是中國足球,這也是裡皮拒絕足協計劃的原因所處,雖然U23進軍中乙的確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實力,但這樣用未來來透支現在的做法並不值得提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