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老年人口比重達13.7%。

2012年10月23日,全國老齡委辦公室發佈消息稱:2013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未來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於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的《預防自殺:一項全球要務》報告中表示:世界上,留守老人的自殺率是平均水平的四五倍。

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多數的老年人身體都不太健康,再加上年齡大了,手腳不方便,生活也很難自理。兒女都在外奔波,也沒有時間照看他們。

特別是在中國農村,這種現象十分常見。很多農村留守老人(left-behind elderly),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生活貧困,且缺少家人的陪伴。他們寧願自殺,也不想給在外奔波的兒女增添壓力。

年輕人多會離開農村,去大城市找工作。可家裡的老人往往不願跟著,因為就算出去了,兒女無暇顧及,也只能去養老院生活。

在他們眼中,養老院是沒有人願意要的老人才會去的地方。所以,他們寧願一個人待在農村,也不想去大城市生活。但這對突發疾病的治療影響很大,畢竟農村的醫療條件是有限的。

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心理學家認為,子女應該多對父母進行心理疏導,勸他去城市裡安養晚年。如果他已經和你在城市裡了,你需要多花一些時間陪伴他們。也可以給老人尋找適合的老伴,絕對不要讓老人一個人生活。

認知功能變弱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三十歲左右,人類大腦認知和記憶會達到頂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學習或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思維能力也處於最佳水平。

心理學家認為,老年喪失觀,是人類心理發展走向不可逆轉的單向前進。於老年人而言,遲早都會有認知能力變弱的一天,但與之相隨的,是極大的“寂寞感”。

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老年人普遍退休呆在家裡,社交圈子也比較小,再加上很多新事物他們都無法接受,會讓他們產生極大的空虛感。如果是喪偶或者離異的老人,受到的影響會更大。

因為孤獨,老人會變得很壓抑,他們會產生一種被社會、時代拋棄的感覺。並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這對老人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 空巢老人

2012年10月29日,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召開,會議指出,我國的老齡化越加嚴重。空巢老人(Empty nesters)是一個巨大的群體,他們很需要社會的關注和關心。

不管工作有多忙,身為子女,都應該盡到應盡的責任,花些時間去陪伴老人。

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老年人也應該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嘗試著去接受一些新事物,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多接觸同齡老人,保持自己心理層面的健康。

  • 子女怎樣幫助老人規劃養老?

當今社會,多數90後都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但是他們必須獨自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他們不僅需要花費大量金錢,還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陪伴老人。

在社會壓力日漸劇增的情況下,子女唯一能幫助老人做的事就是為父母的老年生活做好規劃。

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在老人退休之前,子女要幫助老人管理好資產,根據自身情況購買相應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在父母衰老後,我們需要好好照顧他們,像他們曾經照顧年幼的自己那樣。

老人退休後大多都六七十歲了,已經徹底邁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在這段日子,子女要悉心照顧父母,平時多花一些時間陪伴老人,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老人,就要趁早了解各個養老院的環境和醫療條件,為老人做好充足的準備。

父母退休後,生活會變得很清閒,這時的子女可以帶老人認識一些同齡人,這可以使他們的生活多些趣味。

人到老年,千萬不要一個人過日子,子女的建議相當重要

特別是那些空巢老人,他們更加懼怕孤獨。如果你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記得多帶孩子去看老人,給他們情感上的關懷。兒孫滿堂,自是天倫之樂。

年幼時,父母悉心照顧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靠山變成了需要我們照顧的對象。這時的我們一定要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好好照顧他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