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海南黃花梨,鸞鳳牡丹紋頂箱櫃 復刻清康熙御製 2017年12月18日在北京四季酒店的保利拍賣,成交價為9890萬元

海南黃花梨的紋理,色澤之美給人雅緻,簡潔的感覺

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印度小葉紫檀龍頭書櫃

印度小葉紫檀因為靜穆古雅的氣質成為王室貴族鍾愛的材料。

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老撾大紅酸枝深雕孔雀頂箱櫃

大紅酸枝最初以“喜慶”的色澤受到民間的垂青,後以細膩適合雕刻的特點,成為不可或缺的家居陳設。  

  紅酸枝的市場行情一直在飛漲。

  因為材質優美,紅木傢俱才具備獨特的神韻,而傢俱因外表之美而衍生出來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更依託木材價值受到世人的認可。木材與傢俱之間相輔相成的 關係,演繹出紅木歷史發展的整體脈絡。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這三種價值最受認可的“老三樣”,被稱為“三大貢木”,不僅在歷史上是皇權貴族珍愛的 紅木用材,在當代市場上,也已經被消費者視為紅木中的經典用材,其歷史地位、文化含義、市場價值不容置疑。

  海南黃花梨 為文人傢俱代言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降香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英文名:Scented rosewood

  科屬:蝶形花科Fabacceae黃檀屬

  俗稱:花梨(黎)、老花梨(黎)、梨(黎)母、降香、降真香、花櫚、香紅木、黃花梨(黎)、海南黃花梨(黎)

  產地:中國海南島

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海南黃花梨

早在唐代,書籍中便有黃花梨的記載,在《本草拾遺》中,稱“花櫚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明初王佐增訂《格古要論》,講到“花梨出南番廣東, 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清刊本《瓊州府志·物產·木類》:“花梨木,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產黎山 中。”從其他文獻裡,可以得知其主要產地為海南島。據明清傢俱專家王世襄在《明式傢俱珍賞》中考證,1956年出版的由侯寬昭主編的《廣州植物誌》,在檀 屬中提到一種在海南島被稱為花梨木的檀木,新起名曰“海南檀”,此書的描述是:“海南島特產……為森林植物,喜生於山谷陰溼之地,木材頗佳,邊材色淡,質 略疏鬆,心材色紅褐,堅硬,紋理精緻美麗,適於雕刻和傢俱之用。”1980年出版的由成俊卿主編的《中國熱帶及亞熱帶木材》,對侯寬昭的定義又有所修正, 建議把該樹種另定名為“降香黃檀”。

  作為傢俱用材,黃花梨的特點是“不靜不喧,恰到好處,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除了紋理上的特 點,它還有不易開裂、不易變形、易於加工、易於雕刻、有香味等特點。在傢俱形式與功能日趨統一的明代,黃花梨傢俱無疑是這場傢俱史變革的先行者,明清傢俱 在工藝、造型、用材上達到今人難以企及並傳之萬代的高度。

  明代工匠在製作黃花梨傢俱時一般採用光素手法,即主要利用和發揮木材本身的特點,突出海南黃花梨紋理、色澤之美,給人雅緻、簡潔的感覺。知名紅木收藏家 海巖如此評價黃花梨:“黃花梨的紋路行雲流水,華美而且絢爛,千百年的風雨鉛華,在她的光澤及木質之中留下鬼斧神工,颱風扭曲樹幹形成的錯節紋,枝杈疤結 形成的鬼臉紋,還有麥穗紋、蟹爪紋、山紋、流水紋等,古人運用各種仿生的想象將這些紋路比擬出來,足以讓心領神會的美妙意境溝通古今。”

  黃花梨傢俱的出現與弘揚,與明清傢俱三大流派之“蘇作”密不可分。蘇州等江南一帶地區,是明式細木、紅木傢俱的發源地。在當時,江南一帶的文人雅士紛紛 參與傢俱的設計製作,與工匠一起鑽研、總結黃花梨的特性,將文人審美與製作工藝結合,形成了蘇作傢俱“雅緻”的特點。由於對黃花梨等傢俱用材的珍惜,一些 製作工藝如“攢鬥”、“包鑲”也為蘇作特有。黃花梨本身如玉質感及淡雅香氣,成為文人傢俱最為具象的表現。

 小葉紫檀 皇族貴胄專屬品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檀香紫檀

  拉丁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

  英文名:Red Sandalwood,Red Sanders

  科屬:豆科紫檀屬紫檀木類

  俗稱:紫檀、小葉紫檀、金星金絲紫檀、牛毛紋紫檀

  產地:印度南部

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印度小葉紫檀

早在兩晉時期,紫檀就在古籍中出現,在唐代的《唐本草》、明代的《大明一統志》、《本草綱目》都有關於紫檀的記載。最初,人們將紫檀當做香料使用,直到唐代,才以木製品用材出現在宮廷用器中。

  紫檀大多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如印度,歷史記載在我國雲南、兩廣等地亦曾有少量出產。紫檀生長期極其緩慢,我國自古認為紫檀是最名貴的木材,在民間有著“一兩紫檀三兩銀”、“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由於紫檀過於名貴,如今流傳下來的紫檀器物數量要少於黃花梨。倘若是大型器物,因為材料難得,更是視同珠璧。

  紫檀乃至所有的硬木傢俱真正登上歷史舞臺,是在明代的萬曆年間開放海禁、來自東南亞的高檔木材進入我國之後。“康雍乾”盛世的出現,對外貿易日漸頻繁, 使得南洋地區的優質木材源源不斷地流入境內,給清代傢俱的製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時,清初手工藝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和統治者的推崇,對紫檀傢俱的發展 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紫檀因為靜穆古雅的氣質成為王室貴族鍾愛的材料。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告訴記者:“如果說黃花梨代表的是士大夫階級的喜愛,那麼紫檀代表的則是真正的皇族審美觀念。”

  清代乾隆年間對紫檀木的使用格外推崇。據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周京南考證,他根據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統計出乾隆時期內務府造辦處購進的紫檀木總數量是 700505斤,而從乾隆元年開始至乾隆六十年裡,內務府造辦處共用去紫檀木501949斤。可以看出,整個乾隆一朝,宮廷紫檀木的購進及使用數量是相當 巨大的。

  大紅酸枝 雅俗共賞 “紅木”之本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交趾黃檀

  拉丁文:Dalbergiacochinchinensis

  英文名:Siam rosewood

  科屬:蝶形花科黃檀屬

  俗稱:紅枝、大紅酸枝、老紅木

  產地:產于越南、老撾、泰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紅木老三樣,你知道什麼是一黃二紫三紅

據考證,紅酸枝是在紫檀、花梨木告罄後,作為替代品由南洋進口的。乾隆年間開始,紅木傢俱逐漸登上了清朝皇家御用傢俱的殿堂。在內務府造辦處的活計檔裡,增加了“海梅木”這一木種,據周京南介紹:“現在看來,海梅木就是民間所稱的酸枝木,也被稱為紫榆木。”

  紅酸枝真正作為珍貴木材而被歷史記載,要追溯到清朝中葉以後。據周京南介紹說,從傳世的傢俱及檔案來看,乾隆以前幾乎看不到酸枝木傢俱的記載,酸枝木是 在紫檀花梨木幾乎告罄後,作為替代品由南洋進口而來的。到了清代後期,酸枝木傢俱數量猛增,在清代宮廷傢俱中已經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不同於黃花梨的文人氣質、紫檀的貴族血統,紅酸枝在流入中國後,先是得到了民間的垂青。從木材特性而言,紅酸枝傢俱滿足了中國人與生俱來對於紅色的喜好,天生帶有“喜氣”,再加上其本身微酸的香氣、細膩適合雕刻的材質,成為富戶巨賈室內不可或缺的家居陳設。

  實際上,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紅酸枝的簡稱就是“紅木”,人們口中的紅木,就是指的是紅酸枝這一種材料。據中國傢俱協會傳統傢俱專業委員會主席鄧雪 松介紹:“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外貿部門開始進口酸枝木,成立了多個傢俬製作工廠,製作酸枝木傢俱出口創匯,用"酸枝傢俬"作為出口商品名稱。因為酸 枝木顏色發紅,在民間當時也有將酸枝木稱為老紅木的習慣。在這個時候,紅木傢俱的稱呼是對應酸枝木傢俱這種材質,而不是一個泛稱。”

  直 到國家標準《紅木》出臺,界定五屬八類三十三種木材屬於紅木範疇,在市場上,仍有將大紅酸枝稱為“老紅木”的習慣。然而,從廣義角度而言,有人也將“奧氏 黃檀”、“巴里黃檀”等黃檀屬類樹種稱為酸枝木或紅酸枝,目前市場上,價值最高的當屬“交趾黃檀”,被稱作“大紅酸枝”或“老紅木”。

  紅木之美代表“緣分”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木材與木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質量負責人韓玉傑介紹,木材的密度是由木材的“纖維壁厚度”決定的,一般而言,纖維壁越厚,木質越堅硬細膩。例如紫檀比重大,木質細膩適合雕刻,與紫檀的木纖維壁厚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與紫檀縮脹率低有關。

  木材心材顏色是其導管中的樹膠及其他沉積物決定的。而這些,也取決於木材的生長環境。例如有的紫檀木材會出現“金星”,與導管中富含紅色沉積物及礦物質 有關。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經驗而言,有金星的紫檀,其生長土地往往緊鄰礦產;而且,木材的顏色會隨著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化,例如木材剖開或使用後,其表面 久則會被氧化為白色,俗稱“包漿”,使得板面具牛毛紋卷狀花紋,千變萬化,超乎想象。

  而木材的花紋是因為“弦切面射線”疊生構成美麗的 波痕花紋。例如黃花梨的“鬼臉紋”的出現,與它樹幹生長易分枝、早晚材色差大、樹幹易結疤等因素相關聯;而其他類型如網狀花紋、“星宿座”花紋,形成原因 更為複雜,可以說,木材的花紋形象是由使用者觀察、想象得來的,同樣的木材,由於使用部位、開料位置不同,其花紋的產生是千萬偶然結果的一種,也被紅木愛 好者稱為與木材的“緣分”。

  “三大貢木”行情看漲

  三大貢木中,目前黃花梨的身價最為昂貴。在20世紀70年代,海南 黃花梨的價格低到一兩毛錢一千克,在1997年之後,海南黃花梨木材的來源已經越來越少,價格開始大幅攀升。到2007年,直徑十釐米的圓木價格為1千克 3500元左右,40釐米的板材價格為1千克18000元。據北京元亨利古典傢俱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介 紹,目前在海南木材市場上,已經沒有了木材成噸出售的現象,更多是以斤、根來出售。由於木材的稀少,海南黃花梨的市場價格並無“統一均價”,更多取決於購 買者的意圖。他舉例說:“例如有人想購買一些小料、廢料來對老傢俱進行修補,有人根據木材大小形狀,製作出茶壺、手串等工藝品,購買者會根據自己的想法與 出售者商定價格。今年3月我在海南,曾經見過直徑7、8釐米的黃花梨老料,以每斤1.5萬元價格交易。可以說,現在黃花梨不能簡單地看作木材了,而是以藝 術品、收藏品的身價進行買賣,買一件少一件。而且很少有人購買黃花梨去製作大件傢俱,更別說數噸的交易,已經很難見到了。”

  歷史上曾經 最為貴重的小葉紫檀近年表現卻一直“不溫不火”。據中國紅木委統計,在2009-2014年間,海南黃花梨噸價從450萬元飆升至1500萬元,上漲了 200%以上,而印度小葉紫檀噸價在2009年為50萬元左右,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其價格在每噸80萬元至120萬元之間浮動。由於出產國印度嚴格的出 口政策限制,小葉紫檀蓄積量和保有量仍比較可觀;另外,終端消費的低迷也倒逼原料交易價格的走低。可以說,這三種木材中紫檀是價格上漲空間最大、也最有升 值空間的木材。

  作為“新貴”,交趾黃檀的價格自2013年被列入CITES公約管制木材樹種,其價格和成交量一路上漲。據業內人士介 紹,由於大量開發和砍伐,交趾黃檀已經處於瀕危狀態,交易風險也在不斷加大,進口量大大減少。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表示,自今年年初開始,交趾黃檀的進口 量也出現明顯下降,未來,交趾黃檀的價格還會不斷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