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時代的“痛”

“相親”,我想大家應該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如今更是有一堆人藉此為油頭拍段視頻,吸引別人的關注,然而他們能火,更是說明了當今社會年輕人,對於相親有了相當多的關注,或許只是為了當一位吃瓜群眾,或許他或她想從別人的事例中,發現自身相親時的問題,學習處理可能會遇到的尷尬。據不完全統計、90後的單身男女合計可能都有接近五六千萬人了吧,男多女少的現實依舊沒有多大的改觀,只是處於單身的我們卻逐漸變多。 ​

相親時代的“痛”


對於還處於單身的我們,最操心的必然是父母、曾今的他們可能二十出頭就結婚生子,如今的我們輕則二十六七歲,重則三十歲了還不慌不忙!舉兩個例子,大家可以可以去看看如今相親時代的“痛”。 ​第一位,男孩子工作一般、家庭一般、長相一般、不善言辭,感情專一,只願找一個普通女孩子共度一生。女孩子工作一般、家庭一般、長相普通、為人成熟,想找到那個適合她的人。第一次見面、女孩身穿白色毛衣、牛仔褲,化著淡妝、站在地鐵口等他,他第一次看到她,就有了心動的感覺,然而女孩子卻對他比較冷淡,他其實也有些想放棄、但是依舊堅持,身邊的同事朋友都讓他別堅持,他依舊我行我素、女孩也是不拒絕他的邀請、他的禮物,他的用心。平淡而普通的日子迎來了表白的那一天,那一天他穿著帥氣、一捧玫瑰,迎接她的到來、兩人共進午餐,按照他的預想,他們開始交往了!時間飛快、不多做解釋,男孩子也一直明白她不喜歡自己,但是他也願意將就。然而時間長了,他發現自己逐漸接受不了了,吃飯也看不到她的笑臉,走路也沒有話說、送她回家也是早早的鬆手離開,他明白她終將離去、然後膽小的他,開始找她抱怨、找她吵架、最終兩人不歡而散。“痛”其實是相互的,他痛、她也在痛!兩個人敗就敗在從不交心,不一起解決問題,而是放任自由,想著將就此生!這也是相親中極容易遇到的情況。第二痛:男孩子工作一般、家庭一般,長相一般,不善言辭、只想找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共度餘生。女孩子工作還不錯、家庭一般、長相一般,想找一個各方面都基本符合自己的男生。介紹的人是以前同學,極力想促成此事,然而男孩子卻幾乎從不出頭,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出面解決,兩個人聊天也是基本都是尬聊;聊不到一起,聊兩三句就沒有然後了,女孩子也很苦惱、男孩子整體上不說自己喜歡的類型、爸媽親戚卻認為男孩子整體條件不錯、物質條件還行、就算女孩子不喜歡、也覺得結婚了、柴米油鹽最重要了!然而她在心底就牴觸、經常與父母因此不愉快。而她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能完全解決。最終她找到了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兩人草草結束。父母也不再強求。 這是失敗的“痛”,也是大多數相親會遇到的情況、兩情相悅的相親、在我們看來實屬難得,需要太多的基礎條件所匹配、才可能出現所謂的一見鍾情。兩個人最終能否走到一起還是那句話:“想要一直走下去、兩個人必須都有可以吸引彼此的一點或多點,有次才可以經久不衰!努力打磨自己,有魅力的人才配得上別人的魅力”!

相親時代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