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晉中市榆社縣北寨鄉水磨頭村黨支部書記韓效兵

記晉中市榆社縣北寨鄉水磨頭村黨支部書記韓效兵

圖為4月28日,韓效兵(右)在大棚指導五彩椒種植

位於晉中市榆社縣北寨鄉西南的水磨頭村,因村中的水磨而得名。過去這裡自然環境和基礎條件差,土地稀少貧瘠,村民缺資金、缺技術,是一個偏僻、貧窮、落後的小山村。

如今,水磨頭村在新時代農村發展戰略的推動下,變成了產業發展帶動全縣脫貧致富的典型村,走在了全鄉、全縣的最前沿。

這些變化得益於黨精準扶貧的好政策,也與村裡一位有膽量、有智慧的書記分不開。他就是水磨頭村黨支部書記韓效兵。紮根基層十幾年,韓效兵立足實際、科學求實、迎難而上,帶領村民積極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將一個人均收入幾百元的貧困村變成了人均收入近萬元的富裕村。水磨頭村也被譽為“榆社一杆旗”,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示範村。

2005年,韓效兵當選榆社縣北寨鄉水磨頭村黨支部書記。當時的水磨頭村又窮又亂,賭博成風,鄰里之間矛盾糾紛不斷,是全鄉出了名的亂村子。黨員幹部也都是老思想、舊觀念,沒有一點好的思路,沒有一點精氣神兒。

如何改變水磨頭村的狀況?怎樣才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韓效兵一直在思考。他多次組織黨員及村“兩委”班子成員,商討水磨頭村未來的發展方向。結合本村人均耕地面積少的實際,他們制訂出了發展設施蔬菜項目、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可行性方案。

2006年發展移動拱棚蔬菜時,韓效兵個人“掏腰包”到長治市長子縣考察學習生貴式移動拱棚,並動員黨員幹部帶頭建起4座移動拱棚,當年收入4000元以上。之後,他主動貸款30餘萬元建設蔬菜拱棚,先讓村民種植,並作出“風險我承擔,收益後村民逐年還款”的承諾。為了能在第二年開春把蔬菜種進去,寒冬臘月,他帶領村民冒著風雪,帶著電鎬,將一根根支柱插入地裡,終於在臘月二十之前建起24座生貴式移動拱棚。

2007年又成立了“綠達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產地蔬菜批發市場,註冊品牌,幫助農戶解決銷售難的問題,當年僅蔬菜戶均收入就達9000元左右。正是由於韓效兵勇於擔當、敢於實踐,水磨頭村開啟了通過拱棚蔬菜產業增收致富的新篇章。

只有實幹才能破解難題,只有實幹才能把握機遇。十幾年來,從第一代拱棚到第七代雙層塑料溫棚的發展歷程,都飽含著韓效兵致力改革探索、創新實踐、苦幹實幹的艱辛。

為了解決第一代生貴式移動拱棚支架多、不便機械化耕作的弊端,2009年,韓效兵設計了第二代無支架移動拱棚,大大降低了種植戶的勞動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第二代無支架移動拱棚於2010年在全縣開始大面積推廣,2016年全縣推廣第二代移動拱棚達到8000餘畝,產量基本穩定在4.8萬噸,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第二代無支架移動拱棚雖然取得成功,但是存在抗風力不強及容易出現棚膜破損的問題。為破解難題,韓效兵帶領村民先後到山東省、太谷區考察,並於2017年針對14戶貧困戶,引進第五代全鋼架溫室大棚14座,當年每戶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2018年,在第五代全鋼架溫室大棚的基礎上又改進並自行設計新型溫室塑料大棚8座,8戶貧困戶每戶一座。由於這種溫棚春季提早種植一個半月,秋天的生長期比傳統的拱棚延長一個半月,因此農民可利用傳統拱棚和溫室拱棚的空當,實現一年兩季種植,達到效益最大化,得到雙倍收入,當年單棚收入突破10萬元。新型溫棚的建設極大鼓舞了貧困戶脫貧的信心,也讓他們看到了未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2019年,第五代新型溫室大棚在全縣推廣2000餘畝,不僅成為全縣貧困戶脫貧的一項強有力措施,更成為支撐農戶奔小康的一項好產業。

為解決蔬菜不能放心越冬的問題,2019年,韓效兵又進行了第七代雙層塑料示範棚的設計和建設。在不斷的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中,難題逐個被破解。如今,“綠藝”蔬菜品牌的市場銷售網絡已覆蓋太原、廣州、武漢等各大城市,百姓的收入節節攀升。

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韓效兵的腳步不曾停歇。現在,他又將主要精力放在服務全鄉、全縣的拱棚蔬菜發展上,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新型鄉村e站,對農民進行遠程技術培訓,方便群眾及時瞭解信息、簽訂單、網上銷售,如此一來,農民們種的蔬菜可以直接銷往全國各地。他還在縣城建起了拱棚物資和技術服務部,組建了蔬菜拱棚建設隊伍,低成本為全縣各村提供拱棚建設物資和免費的技術指導服務。全縣近2萬畝的設施蔬菜近一半是靠他輻射帶動起來的拱棚蔬菜,全縣設施蔬菜畝均年純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

如今,水磨頭村村容村貌整潔、基礎設施完善、村民團結和睦、村委班子積極作為,村集體經濟正在一天天壯大,整個村莊呈現出一派奮發向上的勁頭。韓效兵因此也獲得了“優秀村幹部”“青年管理能手”“優秀共產黨員”“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晉中市新農村建設帶頭人”“晉中市勞動模範”“山西省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面對讚譽,他總是淡然一笑:“老百姓的認同才是最好的榮譽。作為一名最基層的村幹部,我將始終把群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實心實意地為村民們辦好事、辦實事。希望水磨頭村的發展越來越好,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甜。”(趙婷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