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文 | 羅sir

老楊是今年年初來到這座城市的,他原本是在廣州工作。

但因為不是本地人,於是在存夠了一筆錢之後,老楊便在自己省會城市購置了一套房產。

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在廣州買房?幹嘛要在這裡買房?”他說,“第一我沒那麼多首付,第二還是念舊想離家近點。”

我不置可否,離家近和沒錢的確是硬傷。

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老楊所面對的問題,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就在五一假期的第二天,老楊發微信問我:你怎麼看待城市和人之間的關係?

我一時半會沒有反應過來,在我的語境中,我似乎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但隨即細想,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個城市之中,但我們卻幾乎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你如何看待城市和人之間的關係?

老楊說,來了這座城市之後一直在忙,還沒有去跑過步,於是就趁著五一假期戶外跑。

可那天晚上,讓老楊失望的是,他赫然發現周邊沒有任何一個供跑步的設施或者跑道,也沒有任何公園。

更要命的是,老楊除了在國道邊上能跑之外,一旦進入街道,路邊的違規車輛、露天擺攤的餐飲店、各種雜七雜八的擺放,讓老楊感覺無所適從。

老楊最後還向我抱怨,那路面,哪裡跑貼的都是瓷磚,硌腳的要命!

老楊吐糟抱怨的,我基本都沒在意,但那句你如何看待城市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卻銘記在心。

於是,我開始靜下心來思考。

我們每天所生活的城市,它和我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01

城市和人

如果不是因為工業革命,我想,城市的樣貌不會改變得這麼徹底。

在過去,城市建設是從廣場出發的。但隨之而來的工業化帶動人口激增,也帶來了汙染、擁擠和犯罪。

對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我們來說,交通、功能分區和大量平民化住宅成為我們對這城市的最初印象。

提到城市和建築,我們就不得不談到“包豪斯”。

“包豪斯”對現代世界的最大貢獻還在於把藝術從一些特定的階層、民族或國家的壟斷中解放出來,歸還給社會大眾。它通過降低藝術的生產成本、提高藝術的生產效率,使藝術全面而整體地介入人類現代生活。

在追求環保和簡約生活的當下,“包豪斯”的理念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應予發揚光大,使之繼續造福於人類。

但回顧現在,儘管包豪斯建築主義被世界主流所公認,但如果我們仔細觀賞我們的城市,你就會發現:

  1. 高密度的摩天大樓
  2. 擁擠不堪雜亂無章的街道
  3. 脫離功能性的社區
  4. 到處都是車水馬龍的高架橋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脫離建築主義,我們回到現實中來,什麼樣的城市才能夠被稱為城市?

兩年前我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廣州呆了一年。

但也僅僅只是一年,我就徹底的愛上了這座城市;改革四十年,工業化的痕跡在廣州已經不多見。

在廣州,即使是在偏遠的三環之外,你也能夠看到路邊的橡膠跑道和較為完整的綠化。

在科學城、在沙面、在南沙,你能親切地感受到:廣州這座城市是有靈魂的,你能夠和它融入在一起。

儘管摩天大樓千篇一律的玻璃幕牆早已經被我們所厭煩,但得體的綠化依然能夠撐起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就像老楊說的,我們無法去改變一座城市,但一座城市的確能夠改變我們。

城市如何改變生活在城市裡的人?

就業、公共設施、人文環境、藝術圖書;

這座城市鼓勵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02

城市和經濟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現代建築城市風格的流行,通常出現在這些地區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的前夕。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考慮到匯率和通貨膨脹,美國第一次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是在1913年,此後歷經世界第一次大戰和戰後長時間的大蕭條。

但從1936年開始,美國的人際GDP一直保持在一萬美元以上。而這,也是美國出現大量現代高層建築的時期。

雖然斯大林也不喜歡現代建築,不過他在1953年去世後,東柏林也引入了全套的現代城市理念,計劃經濟反倒讓規劃者的決斷更加徹底,考慮到通貨膨脹,德國的人均GDP在1959年超過了一萬美元。

日本是在1950年代擴大了城市的範圍,隨後日本的人均GDP在1962年超過了一萬美元。

同樣的,香港的人均GDP在1976年超過一萬美元;在這之前,香港正在建設一個能夠容納4.5萬人、有一萬個住宅單位的大型綜合體“太古城”。

貝聿銘1976年在新加坡設計了華僑銀行大廈,三年後新加坡的人均GDP超過了一萬美元,曾經這座大廈是新加坡及東南亞最高的摩天大廈。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而廣州,早在2017年,人均GDP就已經突破了兩萬美元。

一方面,摩天大樓的建設本身就能夠拉動就業、人口和經濟;另一方面,建成後的摩天大樓也會吸引充足的資本、公司入駐,又會拉動這座城市的就業、經濟和房地產。

城市的規模和經濟,本身就是一個循環往復的正循環。

說到底,一線城市和其他非一線城市,它們本質上的差距是什麼?

很多人會天然地認為,一線城市的優勢就是城市大、人口多,政府傾斜資源廣。

但事實上,一線城市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線城市,並不是因為它的城市規模大、人才多;而是因為它們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決定了城市的上限有多高。

以深圳為例,在改革開放之前,深圳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幾乎沒有任何優勢,但依託於深圳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政府投入一定的資源後,各方資本都介入發展,這才有了今天的深圳。

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城市本身具有的潛力,才決定了這座城市的上限和地位。

當一座城市越來越大,就業和商業環境越來越好,它就會產生“虹吸效應”,即強者越強,所能夠吸引的人才和資本就會越多,城市就會越大。

城市之所以能夠成為城市,絕非城市已經“顯現”出來的優勢,而是城市在這之前的獨特優勢。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03

城市和我們的未來

當工業化進程逐步完善,城市的未來和我們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去過西方國家的人大概都知道,西方的基礎設施完善,但設備老化,一切看起來都有著歷史感。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來說,西方的城市現狀,或許可以成為我們未來城市的參考標準。

當摩天大樓和經濟逐步完善,人們就會停下來,開始追逐自然。

城市和我們的未來,就應該是環境與人之間的協調過程。

綠化、生態、環境,當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一定滿足,反過來我們就會去追求城市的自然建設和自然美。

這是城市未來的一個模板。

當下的挑戰是,工業化帶來的碳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自行車上的城市”,在2016年,這座城市自行車的數量首次超過了汽車。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但在數量之外,騎行在這座城市還意味著一種極其順暢的體驗。這裡沒有其他城市常見的街邊“路障”,汽車的停車位也不會佔用騎行道,也不會有突然消失不見的“斷頭路”。

在哥本哈根,自行車可以帶上地鐵、巴士和擺渡船。

但讓哥本哈根意識到單車潛在價值的是一個美國人,2007年,紐約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到訪哥本哈根,她邀請揚·蓋爾去紐約建造一個“哥本哈根式”的城市中心區。

最初,提倡自行車城市的本質是為了解決交通擁堵、促進商業和恢復街道的活力。

但在現在,騎行已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時髦、正確、環保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解決城市問題的“飛行類”交通工具還未出現的時候,人與自然般的和諧共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未來的“城市和人”的相處模式。

如果上班距離不是問題,而城市周邊的設施又足夠完善,城市的未來會變成這樣嗎?也未可知。

但真正我們要思考的,並不是城市非得成為什麼樣,而是自己生活在這座城市中,你想要的未來,應該是什麼樣的?

城市和我們之間的關係,既是一個家,也是我們這輩子所生活的大部分時光。

還是那句話:

這座城市鼓勵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END.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但你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