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期凶猛的德軍為何潰敗?竟然是因為空軍元帥吹牛!

二戰時期,德國身為發起國之一,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完善的軍隊儲備,使德國在二戰前期宛如一隻獵食的猛虎,充滿攻擊性和侵略性,勢如破竹。可為什麼到了後面,德國卻屢屢戰敗呢,這其中的原因,令人發笑。

二戰前期兇猛的德軍為何潰敗?竟然是因為空軍元帥吹牛!

希特勒在初登政治舞臺的時候,身邊並不缺少一些優秀的一戰老兵,其中一位便是戈林。戈林早期是一位德軍王牌飛行員,曾在一次戰役中僅憑一人之力擊落敵方22架飛機。納粹掌握政權之後將空軍進行了重組,希特勒命戈林為空軍元帥,希特勒對於戈林的信任和重用,間接導致了德國後期作戰的失敗。

二戰前期兇猛的德軍為何潰敗?竟然是因為空軍元帥吹牛!

雖然在前期,戈林確實為德國空軍做了不小的貢獻。其中一點便是佔著他與希特勒的好關係,德國撥給軍隊的款項中,40%撥給了空軍,空軍戰機的數量從一開始的36架發展到後來的8000多架,這個數目比英,法,波蘭三國加起來還要多,這個優勢使德軍在戰爭初期的閃電戰術中佔盡了優勢。

二戰前期兇猛的德軍為何潰敗?竟然是因為空軍元帥吹牛!

可隨著戰事的繼續,戈林的侷限開始凸顯出來。一方面戈林對於軍隊的指揮理念全來自於自己在一戰中的實戰經驗,隨著二戰的逐漸複雜,一戰的經驗已經跟不上步伐,但戈林依舊不思進取,另一方面戈林十分貪功,為把榮譽撈在空軍手中,不僅壓榨海軍軍費,還與陸軍爭奪主攻權。加上其浮誇的性格和與元首的私交,常常在重大戰略會議上毫無根據的誇誇其談,而元首也把他吹的牛作為戰略的標準來制定作戰方案,坑哭了陸軍,這直接導致了德國軍隊在後面作戰的屢屢戰敗,敦刻爾克讓盟軍撤退,以及斯大林格勒戰敗,德國空軍的責任都不小。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好的士兵不一定能當好的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