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智慧,開發你的智慧

【南懷瑾老師】千古的秘密,孔子與孟子的密宗!

南懷瑾智慧,開發你的智慧

一般人都認為孔孟之道是呆板的,只講仁;其實有個秘密,現在把它揭穿。至少在我讀書的經驗,雖然讀書不多,還沒有看到過有人具體把它揭穿的。孔子同孟子有個密宗,孔子寫了一部《春秋》,他自己感嘆,“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這兩句話有什麼秘密呢?
先說為什麼知我者《春秋》

《春秋》記錄了亂臣賊子,帝王一切的錯誤不良行為,一切的怪事,造成了社會亂象、歷史演變。對此應該負責的是政治領導人、知識分子讀書人,以及擔負教育責任的人。是這些人的罪過,所以他們要負歷史的責任,這是《春秋》的目的。所以說,對於(春秋》,“亂臣賊子懼”,這是正面的瞭解,知我者《春秋》,懂得它的精神所在。
什麼是罪我者《春秋》呢?

有些人懂了《春秋》,才會用權謀,才會用手段,所以《春秋》也是一本謀略之書,也是一本兵書。懂了《春秋》相反的一面,謀略就很厲害了,所以天下事有正面一定有反面。有人讀了歷史而學好的,變成好人;讀了歷史學不好的,所有的壞本事都學會了。一個壞人學問越好,做壞事的本事越大,所以學足以濟其奸。


同樣的道理,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提倡仁道。仁道的密宗在什麼地方呢?那些專門愛人、仁慈,連螞蟻都不敢踩的,不叫仁,因為“徒善不足以為政”,這是孟子所反對的。“徒法不能以自行”,誰懂啊?其實後世漢、唐、宋、元明、清,每一個開創的帝王,都懂孔孟的仁政,都瞭解仁政並不是呆板的仁義思想。上次提到過,我們歷史上最光彩的一段,在漢代是文景之治。漢文帝是“內用黃老”,裡面真正用的是道家黃老的方法;“外示儒術”,外面表示是儒家,這是漢文帝政治的原則。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帝王,走的都是這個路子。前面也曾講到過,漢高祖死後,呂后專權,劉邦的兒子們差不多被呂后這一幫人殺光了,只有一個小兒子在北方苦寒的邊地。突然中央決定請他來當皇帝,就是後來的漢文帝。那個時候內政也亂,外面南方那個南越王趙佗已經準備要造反了。漢文帝上臺只寫了兩封信,就把整個的天下安定了下來。一次是寫信給趙佗,一次是給北方的匈奴。
他寫給南越王趙佗的信,“朕高皇帝側室之子......”這一句話就把趙佗打垮了。他的意思是說,我不過是爸爸小老婆生的小兒子,你老人家是跟我爸爸一起打天下的,你要多照應照應我啊,我是後輩嘛。然後講現在自己的政策,軍事的佈署,都告訴你了;講完了以後又說,你山西家裡祖宗的墳墓我都給你修好了,而且派兵保護起來。在古代,如果有叛亂,只要你一動,先把你的祖墳挖掉,但是漢文帝沒有這樣說,這叫做瞎子吃湯圓,肚裡有數。他又派了一個老外交家,很厲害的陸賈前去,一下就成功了。

趙佗這個老頭子看到這一封信,哎呀!漢高祖這個兒子一定成功,趕快收兵,不打了。於是南越王回了一封信,也很妙,說自己是南方蠻子的頭子,向你報告,一切都聽你的。一封信就解決了南方的叛亂問題,還有北方匈奴,也是封信解決,天下就太平了,這個就是漢文帝。
漢文帝的道德效法堯舜,幾十年穿一件袍子還是補過的,樸素節省,並且儘量地減刑罰,保養百姓。因為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下來,又經過他父親劉邦跟項羽多年打仗,那真是民窮財盡,完全是靠他長養生息,這就是《書經》形容堯的話,“文,思,安安”,安的基礎打穩了,社會也得到了休養。
這時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晁錯,前面也說過,晁錯這個人當然是謀臣之流,就是孔子所講的,罪我者《春秋》也。他寫了一篇奏議給漢文帝,說教育太子除了道德以外,要他懂術數。古代這個術數是手段,術就是方法,數就是精於計算。術數也代表中國文化的天文地理、陰陽八卦、風水等的一門學問,專門名詞就是術數。在政治思想上,術數就是表示要懂得方法,要懂得政治的手段。
漢文帝一看這篇報告,有道理,立刻命他為太子府裡的秘書長,輔助太子。所以後來景帝上臺,才引起了七國之亂等。到了景帝曾孫漢宣帝更妙了,出生在監獄裡,是丙吉保住他的。所以漢宣帝是在艱苦中出來,老百姓的艱苦,社會的艱難,人心的好壞,他都清楚得很。他英明,有道德,因為他是艱苦中起來的。所以歷史上皇帝死後得了一個“宣”字諡號的,都是好的。

他的兒子漢元帝太子出身,宮廷中長大,那就比較仁慈了,他向漢宣帝建議,應該完全用儒家的思想,講仁義道德,其他的都廢掉。漢宣帝就大發脾氣罵他兒子,說漢家自有章法,雜家霸術都用的,你光曉得講仁義,仁義能夠治天下嗎?劉家的天下到你手裡恐怕就完了。實際上漢宣帝這句話,說明了千古以來中國帝王君道的道理,這才真懂了《孟子》所說的“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兩句話就是孟子的密宗。
所以認為孔孟是呆板的仁義思想,那是絕對的錯誤,用起來非失敗不可。孔子的密宗是在“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你把這四句學會以後,中國政治哲學的應用就懂了;再加上一個最重要的道德修養,孟子的這個密宗都傳了,告訴我們後一代的子孫,這個民族自然會有人才出來的。

恭錄自 《孟子與離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