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網友,大學還是應該努力學習,但絕不是再像高中一樣

答覆網友,大學還是應該努力學習,但絕不是再像高中一樣

前天收到一個網友的私信,說自己現在高三,馬上高考了,到大學之後是不是還要像高中一樣努力學習,那不是日子很黑暗。

昨天事情有事沒來得及回覆,今天我把這個問題好好說一下,以幫助那些即將進入大學和已經在讀大學的迷茫中的學子。

你以後要想有出息,要想出人頭地,努力學習這個是必須的,無論是中學、大學還是走上工作崗位,只不過從大學開始,你也就踏入社會的大門了,再也不能像高中時候一樣去埋頭苦讀了,也不用去不管自己喜不喜歡,都要將每門課掌握的非常熟練。

答覆網友,大學還是應該努力學習,但絕不是再像高中一樣

大學的課程都相對要求比較簡單,雖然可能這麼課比較難,但是老師的要求都很簡單,你上課要不要認真聽,完全看你的興趣,感興趣的話,聽完老師講的你不過癮,再去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看,如果你興趣不大,完全可以不用聽課,在下面看自己喜歡的書,等到這門課快學完,離考試還有兩週的時候再去突擊背一下重點(很多學校的老師會劃重點),及格很輕鬆,更過分的還有一直不看書,臨考前一晚突擊就及格的。

大學科目很多,你畢業以後可能用到的只是一門課,甚至是一門考察課或者選修課。大學的課程大都是一些基礎課,這些基礎課幾乎可以滿足這個行業內的所有人打好基礎,但是對於一個學生而言,你全部花費精力去學好他們,也不現實,儘量學好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或者是說你以後想從事哪些工作,學好相應的課程就好了

無論考不考研,都要把考研基礎課學好。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什麼大學幾十門課程,考研就考這兩門?很簡單,這兩門最重要,所以一定要學好。另外一個原因,你現在可能不考研,甚至你大四畢業都不想考研,但是保不準你工作幾年後又突然想考研,每年考研大軍中都有一大批人是工作三五年之後再來考研的,如果大學打好基礎了,到時候複習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因為大學期間是頭腦最靈活,最適合學習的黃金時間段。

對於自己將要從事的行業,僅僅靠課堂上的那幾門課是遠遠不夠的。很多人埋怨說大學教育針對性不強,缺乏實踐,畢業後不能勝任工作,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我國的大學是參考蘇聯模式,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不是歐美式的,他們的大學生類似我們的職業學院,貌似這幾年我國也在推薦職業學院學生本科化,叫應用型大學生,這個是好現象,職業類的大學很注重實踐操作,是培養高級工人的,大學畢業就能勝任工作。而我們的大學,你們的身份是幹部(這個似乎沒啥意義了,除了進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學的課程是基礎教育,是為你們以後的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表現就是一些基礎理論性的東西佔了多數,學好這些東西之後你自己就可以完全有能力去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去自學了。以前的大學生生活很枯燥,幾乎沒什麼消遣時間的東西,所以那時候泡圖書館很流行,在圖書館大家一般都會看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你報的電子專業,你肯定對電子製作之類感興趣,你報的機械肯定對機械感興趣,所以大家閒暇之餘就是看書學習,畢業後自然在工作中很容易變得優秀。現在大學生可以玩的太多了,電腦、手機、戀愛什麼的,還哪有時間去圖書館呢?大家看電視裡,覺得那時候談戀愛的挺多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那時候談戀愛就是耍流氓,不正經,是被人看不起的,都是偷偷地進行的,沒現在這麼光明正大。

答覆網友,大學還是應該努力學習,但絕不是再像高中一樣

現在大學生看起來不那麼優秀,另一個因素是基礎變差,以前一個班60人能考兩三個大學生,能考上的那可是真學霸啊,現在大學擴招了,一個班三四十個,自然質量就有所降低。不是說現在的學生不愛學習了,二是說那時候整個大學都是學霸,學習氣氛很濃厚,現在一個班級三四十個,有那麼兩三個學霸在那裡學習,其他三四十都是玩,看起來就跟沒人學習差不多,事實上每一屆學生中都有那麼幾個學霸,每次考試很優秀,一畢業就被名企招聘,待遇相當優厚的。

希望大家不畏浮雲遮望眼,堅定目標,勇敢前行,未來必定做一個有為青年。歡迎關注“好為人師的老劉”公眾號,有乾貨送,老劉與你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