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大才子苏东坡不仅在世的时候受到当朝文人和百姓的喜爱,去世后一千余年仍然受到国人的追捧和赞扬。历朝历代研究叙写苏轼的文章极多,积累至今可谓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小儒不才,在看了大量撰写苏轼的传记、文章和纪录片、专家讲座后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偶像----天才苏东坡的另一面。

苏轼送到国人普遍喜爱的原因不仅在于他一生取得的巨大的文学成就,还在于他的伟大的品格----乐观旷达的胸怀。乌台诗案后,弟弟苏辙对他说要慎重择交。苏轼却这样说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的话语流露出苏东坡的真性情。苏轼这样说,也的确这样做了。众生平等的思想,儒家的仁厚,佛家的慈悲都体现在苏轼的生命里。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诗书画三绝就令人惊叹了。眉州民间有言: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实际上眉山的天地灵秀之气更钟爱苏轼。王安石曾评价苏轼的才能说:“这等人物,几百年难有第二!”苏轼的诗词歌赋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语言,滋养了我们的文化精神。苏东坡热爱美食,一生创制了六十多道菜品,传扬天下,满足了舌尖上的需求。他还是一个工程师:西湖美景有他的一份匠心......苏轼的一生,做出的伟大贡献实在是数算不完,绝对的天才!天才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平凡,是人就会有人性的弱点。写一写偶像苏轼的平凡并不会妨碍其天才的伟大,反而更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孩童般天真的苏轼,一个完整全面的真人,一个更加可爱的伟人。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话说人到中年,四十不惑的年纪,才名如日中天,却还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政治上一贯唱反调的苏轼因为不赞成宋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远离朝廷的党争漩涡。自杭州、密州、徐州之后,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委任到湖州做太守,照例写《湖州谢上表》。不料这一封写给神宗皇帝的凑章被监察御史李定,何正臣等人抓住个别言辞,说苏轼以诗文讪谤朝廷、讥讽皇帝、反对新法,上表弹劾,要求神宗治罪苏轼。宋代开国以来“重文轻武”,有文才的文人是很吃香的,苏轼也许是恃才放旷,所写诗文多有政治抒怀,就被一些嫉妒他的文人寻章摘句、断章取义、任意曲解。包括写《梦溪笔谈》的沈括也落井下石,“贡献”一些苏轼的诗词作为证据,要求皇帝治苏轼的罪。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神宗皇帝一看有这么些个大臣都要他处置苏轼,就派黄埔遵做钦差去湖州拘捕苏轼回京问罪。北宋历史上罕见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就此爆发。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弟弟苏辙也从朝中驸马王诜处得到皇帝派钦差去湖州捉拿哥哥的消息,即刻修书一封,差人快马加鞭送到苏轼手中。苏轼得知要被皇帝治罪的消息,犹如晴天一个霹雳,吓慌了。七手八脚的寻来一些与朋友的来往书信和自己创作的诗词,通通烧掉。安排副手接任自己的职位。等到钦差到了衙署的时候,恐惧的要命,不敢出去见官差。实在是不超然,不淡定。副手祖无坡鼓励道:“事至于此,无可奈何,须出见之。”苏轼才鼓起勇气决定出去见官差,却又慌张的不知道要穿什么衣服?待罪之身可以穿官服吗?祖无坡云:“未知罪名,当以朝服见之。”东坡才换上官服官靴到庭下见钦差。钦差和两个衙役气势汹汹,怒目而立见了苏轼也不言语。苏轼一看这阵势,忙作揖行礼道:“苏轼自来极恼朝廷甚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钦差才开口道:“不至如此,皇帝要你进京问话而已,即刻上路。”两位衙役一左一右捉促苏轼出城登船,如驱赶鸡犬一般。苏轼一堂堂太守,被催赶着上船,斯文扫地,狼狈之极,好似盗贼被捉住了一般。

经过扬州和太湖的时候,苏轼想到这是皇帝亲自要过问的案子,自知凶多吉少,两次想要跳水自杀。被官差拦住劝解道:“你这一走了之,倒是省事了,可曾想到会连累你的弟弟和往来的朋友?”为了不连累更多的人,苏轼只好忍辱,被押解到御史台接受审讯。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在御史台审讯的时候,苏轼承认了一些诗句确实有对新法和朝廷的不满,表示知错认罪。神宗皇帝一看初审结果不甚满意:严加审讯,挖出同党!宋代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但皇帝都发话了,苏轼就倒霉了,在监狱里禁受不住恐吓谩骂,通宵的折磨训话,苏轼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诗文有何深意,与自己有诗书往来的朋友,只要是御史台需要的证据材料都交代了,还写了一生最长的文章----一万七千多字的自白书。这实在是没有一点英雄气概,比不了岳飞、文天祥等武将。但是对于大才子,文弱书生苏轼来说实在不能苛求他拒不开口,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了。只要能让审讯尽早结束就好。

在等待审判结果的日子中,苏轼和送饭的长子苏迈暗中约定:饭菜里有鱼,那就是被判死刑了。不料有一日,苏迈有事进城了,就委托一个亲戚给送饭,忘记了跟亲戚说约定的事儿,亲戚想到了苏轼爱吃鱼,就弄了一条熏鱼在饭里。苏轼一看饭中有鱼立马吓懵了:赶紧取来纸笔给亲朋好友写遗言交代后事。其中写给弟弟苏辙的两首诗中有这样的感人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来生再结未了因。”好在是虚惊一场,在各方好友的多方努力营救下,神宗皇帝动了恻隐之心。苏轼在被关押了四个月后,被贬官到黄州,做了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县武装部副部长。受到牵连的好友达到二十九人,被贬官罚款的人也不少。苏轼出狱后,惭愧不已,连连写信表示歉意。

贬官黄州后,苏轼的心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诗作也从政治抒怀转变到人生体悟,开启了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打击之后,苏轼已经不再追求仕途和名利了,也许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苏轼转向了对佛道领悟追求,研读佛经,打坐参禅,禁欲食素。还开始了炼丹,服用自己研发的丹药,以求长寿。

被贬官到更偏远的惠州时,苏轼依然快活的活在当下,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归来后也写下了,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名句。

名人苏轼的词作一出就传遍四方,政敌看苏轼在遥远偏僻蛮荒的岭南还过得如此逍遥自在,又一纸政令,调往更远的海南岛儋州。六十岁的苏东坡据说是带着棺材离开大陆渡海到荒凉的儋州的,在儋州,苏轼给当地百姓造福了、医药、饮食、教育、文化等方面苏轼竭尽所能。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63岁,遇赦北还。路过金山寺的时候,在寺庙里看到了自己的一幅画像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不仅是幽默的自嘲,更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可惜从海南归来的路上,辛苦劳累,一路颠簸,再加上营养跟不上,身体虚弱,染上重病未能治愈。到达安身之地常州时,渴望安享晚年的苏东坡自知要面对死亡了,他对床前的儿子苏迈说:不要哭,不怕,我一生没有做过一件坏事,不会下地狱的。研修佛法多年,苏轼相信有十八层地狱,也自信自己是一个好人,肯定不会到地狱中受苦;但是离开尘世后,自己要去向哪里并不清楚。

苏东坡离世的那一天,正好杭州的好友维琳方丈来家中探望,见苏轼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就伏在东坡耳边说:“宜勿忘西方”东坡喃喃自语道:“西方不无,但我个里着力不得”翻译过来大意是: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这身体里用不上劲儿啊。在常州一直陪伴身边的好友钱世雄听了苏轼的话赶紧凑到东坡耳边说:“固先生平日履践至此,更须着力”意思是先生您平日不是吃斋念佛吗?修行到这个关键时刻了,想着西方极乐世界,多念叨南无阿弥陀佛,努力一下就到那里了,就得大自在了。苏东坡麻溜地回了一句:“着力即差”苏轼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生命就是要顺其自然的,这事儿不是用不用劲儿的事儿,用劲儿就更不行了。

回答了钱世雄的话,一代文豪,天才诗人苏东坡溘然长逝,为世间留下了无数诗文,光耀千年,滋养万代。

放浪天才亦凡人——伟大天才苏东坡的生死观


作者简介:罗明军 笔名:葫芦,为人忠厚。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好读书,偶写小诗文以自娱。好饮酒,饮少辄醉。喜音乐,擅长国标舞。爱美剧,养猫狗,闲居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