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人們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對蕭山人來說,算是蠻大的一個節氣。

判斷一個節氣大不大呢,就是看要做的事情多不多,還有有沒有專門要吃的東西。比如冬至,要作饗祭祖,那是大得不得了的節氣了,不少地方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立夏雖然排面沒冬至這麼大,也是讓蕭山人非常認真對待的一個節氣。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立夏要幹啥?

故老相傳,立夏要稱人。

古時候的人們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這是因為以前生活條件差,沒有空調,很多人會疰夏。所謂“疰夏”,是中醫特有的病名,又稱苦夏。立夏這天把分量稱好記好,等到了秋天的時候再稱一稱,就知道過了一個夏天自己掉了多少斤肉,可以貼秋膘的時候貼回來。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在蕭山,立夏是個吃貨節,有人說要吃烏米飯,

俗話說:“吃了烏米飯,蚊子不叮咬”。立夏吃烏米飯,夏天不容易中暑,不會被蚊蟲咬。

不少人會把烏米飯和紫米混淆。其實,烏米飯是需要通過一種植物的葉子進行上色,才能呈現黑色。

做烏米飯時給糯米上色用的就是南燭葉。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烏米飯怎麼吃,歷來分甜鹹兩派。甜的麼加點白糖拌拌即可,鹹的見仁見智,可以拌榨菜也可以拌蘿蔔乾。

但蕭山“裡畈人”表示:立夏不是吃豆瓣糕的嗎?吃了豆瓣糕,夏天不中暑。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豌豆飯也叫“立夏飯”,是立夏必吃的一道傳統美食。

早先的立夏飯是赤豆、青豆、黑豆、黃豆、綠豆混合著大米煮成的“五色飯”。立夏這天吃五色飯,寓意“五穀豐登”,還有祈禱家人身體更健康的美好心願。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鹹肉、臘腸也常用來放入這道美食之中,立夏飯也有了更多搭配。立夏時節,時令蔬菜特別多,像青翠的豌豆,金黃的玉米,鮮嫩多汁,如果搭配來做立夏飯,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順應時令而食,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米飯的香味、蔬菜的鮮味,還有鹹肉的鹹香味道充分混合在一起,相互滲透,使做出的飯鮮香可口。米飯顆粒飽滿,越嚼越香。吃了它夏天精神木佬佬好。

據說蕭山老底子,立夏這天還要特地給小朋友吃一種健腳筍所謂健腳筍,也叫作“腳骨筍”,就是大拇指粗細的整根小野筍,老一輩蕭山人都說,吃了健腳筍,走路有勁道。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除此以外,立夏還要吃“立夏蛋”,玩“鬥蛋遊戲”。

“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過去,每當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將一些雞蛋、鴨蛋或鵝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後再套入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傳說這樣能保佑孩子不得夏熱病。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統端上來

而孩子們則喜歡把掛在胸前的雞蛋,互相撞擊稱為“鬥蛋”,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蛋殼先碎的一方則輸。鬥蛋沒有規則,但多數人在鬥蛋之前都有口頭協定,即是輸方要把鬥輸的蛋獻給勝方。

現在方式比較簡化,都採用茶葉或核桃殼煮成立夏蛋,老一輩認為立夏吃蛋能夠強健身體。

所以嘛,立夏就是個吃貨節!立夏,你家準備吃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