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01生活

在鄉下的甜蜜時光總是短暫的,紅塵的牽絆他們自然割捨不掉,他們去了上海。在上海的社交場,陸小曼如魚得水,她喜歡眾星捧月的感覺,憑藉自己的“皇后”的名氣,多少人想一睹風采。那時的富家子弟都在奢靡的同時又喜歡附庸風雅,而陸小曼正好滿足了他們所有的想象,陸小曼用最短的時間融入了上海的上流社會。

這與徐志摩原本幻想的婚後生活是不同的,在他還沒有細細品味婚後生活的甜蜜時,生活的煩惱再次找上門來,如此苦苦掙扎得來的幸福卻在現實中又一次擱淺了。

“蜜月已經過去,此後是做人家的日子了。回家去沒有別的希冀,除了清閒,譯書來還債是第一大事。“這是徐志摩日記中表達出對家庭的思想,他由一個追求者的角色轉變為了丈夫,所以在愛與責任的天平上,徐志摩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平衡的。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徐志摩與陸小曼

02現實

然而現實殘酷的,造化弄人。幸福是短暫的,痛苦卻來的很快,婚後陸小曼與徐志摩在性格上的差異逐漸顯露出來。陸小曼從小養尊處優,善於交際,每天在酒宴、舞會、戲院中穿梭,遊刃有餘。她沉迷了,沉迷在上海燈紅酒綠的生活中,她成了上海社交中心的名人。

此時的陸小曼全沒了當初戀愛時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個有靈性的女人,琴棋書畫也很少進入她的生活。她每天過午才起床,下午作畫、寫信、會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聽戲。徐志摩極為苦悶,卻又不忍心用激烈的言辭則被妻子。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徐志摩婉轉的勸告無效。為了讓妻子高興,他還一味地遷就,有時會陪她一起出席。日子久了,徐志摩深感焦慮,他的朋友們也對他們花天酒地的生活也深感不安。

此時陸小曼的生活習慣已經相當奢侈了,徐父出於對陸小曼的極度不滿,在經濟上與他們夫婦一刀兩斷。陸小曼的揮霍苦了徐志摩,為了貼補家用徐志摩不得不同時在光華、東吳、大夏三所大學講課,課餘還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即便如此,仍不夠陸小曼揮霍。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陸小曼照片

經濟的重壓使便得徐志摩根本抬不起頭,也抬不起筆,雖然他依舊愛著陸小曼,可是已經提不起精神了,因為他還需要擔負養家的責任。而陸小曼原本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一個光芒四射的靈魂則在上海灘的舞場霓虹裡,在紙醉金迷的洋場間,把時光輕輕送走了。就如徐志摩詩中所寫的那樣:

窗外的風雨報告殘春的命運

喪鐘似的聲響在黑夜裡叮嚀

你那生命的瓶子裡的鮮花也變了樣

豔麗的屍體,誰給收斂?”

——徐志摩《殘春》

這是徐志摩為自己理想的哀悼,又何嘗不是多年後陸小曼一生的寄語。

為了在一起他們曾拼命的與世俗爭鬥,只為了心中那份愛戀,他們曾飽受非議。然而世上沒有永遠的激情。當初相愛的人也實在無法預知未來會出現怎樣的境況。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陸小曼報刊照

03忍耐

為了賺錢徐志摩疲於奔命,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中,徐志摩無限愁苦和失望。那時候陸小曼的身體不好,而當時關於翁瑞午與陸小曼的流言已經很多,無奈翁瑞午有一手好的推拿技術能讓陸小曼舒服些,徐志摩忍耐著流言背後的指指點點,可後來為了給陸小曼治病,翁瑞午又讓陸小曼吸食鴉片。

且不說陸小曼和翁瑞午是否真的有感情,單憑徐志摩的忍耐,但可想他對陸小曼的愛是深刻的,而面對每日煙塌上他們一起的吞雲吐霧,這其中千般滋味、萬種念頭,想必徐志摩定是愛之、恨之。

愛的出發點不定是身,但愛到了身體就到了頂點。

厭惡的出發點,也不一定是身體,但厭惡到了身體也就到了頂點。

過去的日子只當是一堆灰,燒透的灰,字跡都不見一個。

——徐志摩《眉軒瑣語》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陸小曼照片

04侵蝕

二人到此時均很煩燥了,那邊徐志摩苦惱無處訴說,這邊陸小曼明顯地感覺到了婚後的徐志摩開始黯淡的愛意,戀情由開始時的熾熱逐漸被生活所冷卻。徐志摩所憧憬的愛,是完全出於意想中的,但是現實的艱難則易使他們的愛逐漸冷淡和消退。

女人心都是敏感的,丈夫情感的黯淡讓陸小曼心痛,每日只能在鴉片消磨自己的生命。她彷徨了,在命運的面前,她無力掙扎,只能放縱自己墜向更深的深淵。

改變一個人是很難的,儘管如此,徐志摩沒有放棄,他不忍或是不敢打破那曾在心中勾勒的幻影。物質條件的困窘狀態在侵蝕著他的愛情和理想,但令他特別無奈的是他們之間的感情裂痕。陸小曼並沒有因為和徐志摩結婚而改變原來的自已,也沒有因為嫁給了他就要變成他想要的樣子。

事實陸小曼一樣是那個愛玩的陸小曼。更何況他當初愛上的、追求的難道不正是原先的那個在社交場上風光無限的她嗎?陸小曼的苦惱無處訴說,大概也只能付諸於筆端了,就如曾經她的惆悵。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徐志摩照片

吾愛,現在我又可以痛痛快快地來寫了。

前些日因為接不著你的信,他又在家,我心裡又煩,就又忘了你的話,每天只是在熱鬧場中去消磨時候,不是東家打牌就是出外跳舞,有時精神萎頓下來也不管,搖一搖頭再往前走,心裡恨不得從此消滅自身,前又一陣陣地糊塗起來)的話,你的勸告也又在耳邊打轉身了。

——陸小曼《小曼日記》

05幻滅

浪漫的愛是徐志摩單純的信仰,就像空氣中晶亮的水泡,虛無美麗,但它一旦觸地,接觸現實,這個水泡所有的美麗幻象也就隨之破滅。也許是生活中磨合的失望,也許是厭倦,也許是幻滅,徐志摩開始懷疑,小曼是否是自己苦苦尋覓的靈魂伴侶。

1928年在他們的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卻合作寫了一出話劇《卞昆崗》,這是一部悲情劇,在當時備受冷落。這部劇就如陸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然而它似乎也預示了他們之間悲劇的收場。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徐志摩與陸小曼

06拯救

上海徐志摩無法呆下去了,1930年秋,徐志摩應胡適之邀,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徐志摩自己北上的同時,極力要求陸小曼也隨他北上,幻想著兩人到北京去開闢一個新天地。然而陸小曼卻拒絕了,她不想離開上海。到了北京的徐志摩始終放心不下陸小曼,半年之內往返八次,他始終沒有放棄對陸小曼的拯救,他想讓陸小曼振作起來,想讓她恢復成原來那個光彩照人的陸小曼。


07爭吵

生活中從來沒有想象的完美,1931年11月17日, 徐志摩風塵僕僕地從北京回到上海,想給妻子一個意外的驚喜,卻看現妻子正懶懶地躺在煙榻上吸食邪片。二人無可避免地又大吵一架,徐志摩又一次勸陸小曼別再抽大煙了,要她隨自已回北平去。陸小曼被惹怒了,順手將煙槍扔過去,砸碎了徐志摩的眼鏡,徐志摩拎起箱子就走。而就是這場爭吵,讓陸小曼在經年後依然悔恨不已。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徐志摩與陸小曼

08失愛

兩天後,也就是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禮堂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講演,也因為缺錢,免費搭乘了一架郵政機飛往北京。登機之前,他給陸小曼發了一封短信, 信上說:“徐州有大霧,頭痛不想走了,準備返滬。”但最終他還是走了。

因大霧影響,飛機在濟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人員無一倖免。徐志摩就此徹底的離開了陸小曼,也徹底的離開了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這就如他詩中所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據說,徐志摩罹難後,人們在殘骸中找到的他的遺物,竟是陸小曼的一幅山水畫長卷。由此可見,不管再多紛爭,再多流言蜚語,他始終是深愛她的。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徐志摩照片

09救贖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痛悔不已,她在書桌前寫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而此時的陸小曼再婚才剛剛五年,年僅二十九歲。青年喪夫之痛和自責,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責難和謾罵包圍著她,她成了徐志摩殞命的罪魁禍首、眾矢之的,眾多朋友因此離開了她。徐家對她至死都不肯原諒,連徐志摩的葬禮都拒絕她參加。

她默默地忍受著外界的非難,沒有一句辯白詞。從此她簡居素服,謝絕交際,絕跡歡場,每天都要對著徐志摩的遺像為他獻花,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懲罰自己曾經的任性、揮霍和荒唐。在《哭志摩》中,陸小曼向志摩的亡靈痛下決心:“我一定做一個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種人,我決心做人,我決心做一點認真的事業。”徐志摩的離世終於驚醒了夢中人,換來了陸小曼最終的轉變。

一個剛剛喪夫的弱女子,帶著一身病痛,眾叛親離,沒有子女,得不到夫家的原諒和承認,沒有生活來源,一個人孤零零的什麼都沒有了,拖著殘病之身一天天地過日子。

徐志摩死的時候34歲,而此後的34年,陸小曼只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全力以赴地為徐志摩編寫全集。從徐志摩走了之後陸小曼一反以往懶散和隨意的生活作風,正如她所的那樣做一份認真的事業,為了蒐集和出版《徐志摩全集》,她吃盡苦頭,為此耗費了畢生的心血。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徐志摩與陸小曼

徐志摩走了後,陸小曼沒有再婚。前夫王賡曾主動提出復婚,但陸小曼拒絕了。漫漫三十四年的寂寞與悲苦,三十四年的堅持與執著,她拖著病體,默默地走過來,誠如她在《無題》一詩中描述的一樣。

火光和濃煙沖天而起,人間第二十八個年頭

你終於醒了,你終於亮開了明眸

雲鵬帶走你的愛人,除了你的那一幅山水畫長卷

遼闊的山東大地什都沒有給你完整地留下

從此,世上不再有紅燈綠酒

不再有豔服麗裝

不再有歡聲語

只有一身愁病,只有一江清淚,晝夜長流

10離世

去世前,陸小曼留下唯一的心願:希望死後,能和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

1965年4月3日,62歲的陸小曼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在經歷了榮華富貴、生離死別,受盡眾多非議和謾罵之後,她已生無可戀。臨終前,她囑咐堂侄女陸宗麟把梁啟超為徐志摩寫的一副長聯以及她自己的那幅山水畫長卷交給徐志摩的表妹夫陳從周先生,另外則把《徐志摩全集》紙樣交給徐志摩的堂嫂保管。做完這些事,一代名媛便香消玉殞。

陸小曼最終也未能實現和徐志摩葬在一起的願望,在她的遺體告別式上,只有友人王亦令的一副輓聯,也是她一生的寫照:

推心唯赤誠,人世常留遺惠在,

出筆多高致,一生半累煙雲中。


徐志摩與陸小曼系列之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陸小曼晚年照片

11隨想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情在當時是轟轟烈烈的,滿城風雨。看熱鬧也罷,羨慕也罷。誰不願在人生裡好好愛一場呢。何況才子佳人。唯一不足的有悖倫理,畢竟自古以來,“朋友妻不可欺。”

但他們的相愛,自始至終是真摯的。二人作古多年,但江湖上還有他們的傳說。海枯石爛的愛情篇章中也有他們綺麗的愛情故事。至今他們的故事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他們的愛情故事也告訴人們,愛情是浪漫的,但婚姻是現實的。

如果愛,請深愛,不要作!



資料來源:德齡著《民國最美的愛情》

何灩著《民國大師的愛情 若無相欠,怎無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