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上市事件對中國上市公司是不是一場嚴重的打擊,如何避免?

觀經濟


你好,

這次瑞幸造假事件,對於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來說,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

  1. 在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的財務不透明一直是美國證監會以及其他監管機構重點關注對象,這次瑞幸的財務造假事件直接讓美國證監會找到理由去對中國企業實施更嚴厲的措施。就在前幾年,時任美國證監會主席的懷特就公開指出,中國企業的財務欺詐在所有在美上市的海外企業中排名第一。

  2. 這一次的事件,會讓海外投資者對於中國企業的實際運營能力和財務數據產生懷疑。也間接的會影響已經在美上市和即將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是否能獲得融資。現在已經有不少的美國監管機構人員在提議讓中國企業推出美股市場。不過,對於這些企業來說,他們也可以趁此機會回到內地或香港上市。
  3. 此外,這次事件不僅會影響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的信譽。在這次疫情中,包括美國在內的部分歐美國家常常在媒體上提到懷疑我國疫情數據存在瞞報或誤報的情況,而恰好在這個節骨眼上,瑞幸自爆了自己的財務造假。我相信,這會讓那些歐美國家進一步的借題發揮炒作。

當然,瑞幸造假只是個例案件,並不能說明其他中國企業都存在這個問題。但是,那些謹慎的投資者一定會以以偏概全的方式去看待所有的上市中國企業。

這一次財務造假事件,不單單是讓投資者損失掉了金錢,瑞幸還同樣的把中國企業的臉丟光了。


華爾街小吳


影響很惡劣,但也要看企業自身情況。

首先需要更正一點,客觀講,目前瑞幸被揭露,以及自曝的是,財務報表造假,虛增業績。而虛增的時間段是2019年第二、三、四季度,瑞幸上市的時間是2019年5月,上市涉及的財務報表是2017和2018年度的。所以,按照目前的資料看,還說不上是"造假上市"。

瑞幸的造假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形象

作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必然代表了中國企業的形象,一家企業的造假,很容易破壞海外資本對中國企業的信任度。甚至會讓人對中國公司的治理水平、誠信水平、內控能力產生懷疑。

打比方說,如果一個家裡有3個兒子,你知道了一個兒子作奸犯科、無惡不作,你是不是也會對這個家庭,對這個家庭的其他孩子打上一個大大大問號?

而在我能想到的錯誤中,造假這件事情,尤為嚴重。經營不善、業務能力差這些都是能力問題,但造假是誠信問題。

影響的嚴重程度,也要看企業的具體情況

瑞幸的自爆,對於日後想要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來說,無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次瑞幸自曝造假之前,做空機構渾水已經出具了一份89頁的做空報告,說的就是瑞幸業務數據造假。而這並不是渾水第一次對中概股的"監控"。之前的乳品企業輝山,也算得上是渾水的一個"成功"案例了,只不過影響沒有瑞幸這麼大。

一再的"成功",必然會讓渾水加大對中概股的"監控"力度。那影響如何,自然是要看企業自身的情況。渾水也曾盯上過中概股中的教育大戶——新東方,但是幾輪指責和廝殺後,新東方依然活得好好的。

為什麼說要看企業具體情況呢?看到這個問題時,我想到的第一家企業就是"阿里",瑞幸事件對阿里的影響能有多大呢?


無趣財經


瑞幸事件的發生只是個案不能以偏概全,只是小概率事件,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成長了一批優質的上市企業,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漸漸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他們的產品在世界暢銷無阻,有更多的企業躋身世界前列,在此我們不排除有個別企業還有僥倖心理想通過一些手段達到某種目的,但隨著監管的趨嚴,相信會讓更多的企業腳踏實地的做事情,也會讓那些心懷叵測的企業原形畢露!更多關注 一起暢聊金融,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