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市面上對管理諮詢行業,其實存在著很多誤解,或者說是質疑。

要麼就是過分貶低:


  • 乙方都不落地,都是糊弄;

  • 我自己的企業,我很懂管理,要管理諮詢做什麼;

  • 管理是個萬金油,誰都懂,我自己就可以搞定;

  •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要麼大撒把:


  • 現在請你們來了,我也花了不少錢,你們給我好好幹吧;

  • 你們是專家,你們弄吧;

  • 你們專業,你們做(等你真的拿出方案之後,就開始¥%……&*()

  •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要麼是金主心態(某寶買家心態):


  • 你們弄的這個不行啊,跟我們企業實際情況不一樣;

  • 你們不是有很多模板嗎,都拷貝給我們;

  • 我們這個活兒很簡單,你們把之前的方案改一改不就得了,怎麼這麼貴?

  •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管理諮詢的價格越來越低→諮詢公司只能派出剛畢業的學生(並且沒有什麼專門的訓練)→做了一堆爛方案→項目爛尾→甲方更加不信任乙方→管理諮詢的價格越來越低……

這條惡劣的無解循環,其癥結有三:

1、中國人這麼多年以來形成的思維習慣——對服務型產品缺乏價值感

中國人只看重實實在在的東西,房子、車子、衣服、包,去餐廳吃飯只會計算今晚食材的價格,但卻對餐廳的環境、服務生的笑容和彬彬有禮、吃過飯之後抹抹嘴留下一堆待收拾的餐具視若無睹,要知道,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需要成本的。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這麼多年,不得不說,自從賈躍亭開創的樂視集團,把版權正式作為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大量重金收購,網民們現在也慢慢適應了付費看片、看書的上網習慣。

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

一個醫生能夠看好你的病,所有的設備都是輔助,背後支撐的力量是這名醫生十幾年的學習和工作經驗,但病人卻總盯著拍個片子幾百塊、開一副藥幾千塊,而醫生的掛號費從幾塊漲價到十幾塊就嗷嗷叫。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2、中國的諮詢公司缺乏長久做事業的決心和勇氣

諮詢顧問賣的就是知識、方法論、案例、見聞,而隨著近十幾年大學紛紛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很多以前被管理諮詢行業所壟斷的知識、方法論已經成為必修課,雖然99%的MBA學生都學不到什麼,但至少是學過、聽說過——實際情況是,真正實踐起來幾乎是束手無策(因為,絕大多數MBA的老師們自己也沒有真正實踐過)。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以往被管理諮詢公司壟斷的各種酷炫管理學模型已經進入尋常帝王家(雖然99%的小夥伴都在亂用,但的的確確已經剝掉了神秘的面紗),與此同時,絕大多數國內的管理諮詢公司實際上是以銷售為導向的,而原創研發的動力和精力不足(還有就是實力不足),幾個合夥人湊到一起,大家無非就是想賺點錢,一年賺個幾百萬輕輕鬆鬆的,遇到一些比較肥的差事,或者找到大金主,幹他一票,早日實現財富自由挺好的,幹嘛要那麼辛苦的基業長青呢?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3、信息不對稱

服務型的產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無形性。

當客戶選擇你的時候,卻根本不知道你未來要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只能是賭一把。那麼,促使客戶做出選擇的依據就是——公司的宣傳。

那麼,這也就導致很多高水平的資深老顧問,像碼頭工人一樣等活兒。

別笑,這就是實情。

很多培訓公司和小型諮詢公司沒有能力去長期”養“固定的高水平諮詢顧問——太貴。所以,就採用了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

通過培訓、宣講拉來生意,然後轉手包給在家待業的老顧問,中間賺個差價。

所以,營銷>交付。

站在客戶的角度覺得,我付出了一百多萬,讓你們團隊進來幹活兒,居然幹成了這個熊樣兒?

而實際上是,這個團隊最後拿到的可能只不過是20萬左右(毫不誇張)……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這種情況其實在各行各業都存在。

無論如何,諮詢顧問一定是做了一些事情,創造了一些價值,否則,這個行業就根本不會存在。

那麼,諮詢顧問憑什麼創造價值呢?

一是思考問題的方式。

如果有請過管理諮詢的公司,細心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企業裡面存在著一些管理問題,提起來大家都會吐槽,也因此搞了N次的專題研討會,但總也解決不了。

但如果現場有一位諮詢顧問,引導著話題,不斷的發問,最終就可以把這個給予非常有條理、嚴謹的進行剖析,並且最終形成一個非常系統的方案。

為什麼?

答案就是:諮詢顧問的腦子跟在甲方上班人的腦子是不一樣的。

當甲方小夥伴面對一個自己熟悉的領域侃侃而談從而彰顯自己的能言善辯、博學多才的時候,此時,在諮詢顧問腦子裡面浮現的場景卻是像一個大書架,他/她絲毫不關心你講的有多麼的精彩,他/她只關心你講的有沒有價值含量的素材,然後一一拿出來,擺放在架子上應該的位置,最終,你會發現,你講了幾千字、幾萬字,但呈現出來的是不到一千字、但卻非常井然有序、條理清晰的一小段。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二是正確的理論/方法論的使用姿勢

自從2016年開啟了所謂的知識付費的元年,很多小夥伴都會從網上買一些課程,聽過之後,就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了,然後呢?

真正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你並不會。

原因何在?

因為任何一門技術,都需要你在具體實踐當中反覆糾偏、試錯、加深理解,最終,你才能掌握比單純聽10分鐘課程更為深入的理解和領悟。

你想想看,身處企業,每天其實大量處理的都是具體的事務,真正與管理專業相關的事情可能只佔到你每天時間的10%,但對於諮詢顧問,其實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所以,從投入精力和時間上來看,諮詢顧問一定會比你更為專業——在管理方面。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三是閱人無數的工作經驗。

不可否認的是,諮詢顧問所經歷過的企業,一定會比甲方的小夥伴要多得多——很少會有小夥伴一年跳槽3次以上,但諮詢顧問一年至少會接3個以上的諮詢項目。

這就給諮詢顧問一個天然的優勢——可以閱人無數,可以領略不同企業的風景,並且,非常關鍵的事情是:諮詢顧問往往是直接與企業的最高層對接,並且作為第三方,能夠更為真實的傾聽到他們的聲音和想法。

這種一般甲方小夥伴無法具有的經歷,讓諮詢顧問有了更遠的視野、更全面的視角和更高的格局,看似你們在聊同一個話題,但可能他的腦海中浮現的場景跟你卻完全不一樣。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中國的管理諮詢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年輕,但也是疾病纏身,要麼就此沉淪,被國外的諮詢行業所吞沒,要麼抖擻精神,加強原創研發、人才培養、與時俱進的開發產品,畢竟,國內是主戰場,如果連這個主戰場都丟失的話,國內諮詢公司將會死路一條。

李振濤

北師大MBA | 大溝通方法論開創者 | 組織與人力資源專家| 前醫生已經轉行

李振濤:關於管理諮詢行業,我有話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