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個的典故很多人都聽過。

說的是楚漢之爭時,楚國謀士范增看出沛公劉邦其心甚大,於是在鴻門宴上讓項莊假意舞劍助興,然後藉機殺掉劉邦。可惜最後為項伯破壞並未能成功。

而在春秋時期,戎國和魯國也曾經有過一次這樣的“舞劍”。

他們的“意”也不在舞劍本身,而是此時魯國之內最有可能挑起內戰之人。幾乎同樣的行動魯國和戎國卻成功了,通過那次行動成功的消弭了內亂。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提到戎國這個字,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野蠻”。因為在中國古代“蠻夷戎狄”這四個字包攬了人們心中的野蠻形象。

比如滅破鎬京滅西周的犬戎;比如跟黃帝血戰敗北逐鹿的苗蠻……

所以在先秦時期,但凡勢力或國家名字中帶了這四個字中的一個,那麼這個國家或勢力的國際地位之低就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戎”卻與我們慣常知道的戎有很大的不同。它非但沒有野蠻衝動等行為,相反還是中國最古老最長壽的國家之一。存活到了秦始皇建立秦朝前一年的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

它的名字其實應該任國。泗上十二諸侯之一。

因為娀、戎、仍、任古音相同或相近可通假,所以秦朝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國家被認為是它是戎國。關於這一說法能夠佐證的史料最少有有二:

一、《山海經·海內北經》有記載:戎,其為人,人首三角。尤此可以看出戎這個國家在稗官野史中其實早有記載。

二、當代的顧頡剛先生在《有仍國考》中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地對任國的考證。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憤怒的戎國君主

在給戎國正名之後,接下來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魯國和戎國那場舞劍吧。

《左傳》中用兩段文字,這樣記錄下了這場舞劍。

“‘二年,春,公會戎於潛’,修惠公之好也。戎請盟,公辭。”(《左傳·隱公·二年》)

“戎請盟。秋‘盟於唐’,復修戎好也。”(《左傳·隱公·二年》)

第一段文字的意思是這樣的。魯隱公請求與戎國會盟,戎國參加了,希望修復並延續兩國在魯惠公時期的友誼並定下盟誓,魯惠公沒有同意,然後走了。

第二段文字的意思是這樣的。戎國請求結盟,到了秋天,魯國和戎國在唐地完成了結盟,終於修復了兩國關係和好如初了。

這兩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但是魯國我們把順序好好整理一下再看卻發現這場舞劍真的是很精彩。

兩國最初會面提出者是魯國的魯隱公,親自來會盟的也是魯隱公。可見希望達成某些協議的人是魯國而非戎國。

而當會面結束後希望簽訂盟約的卻是戎國,魯隱公卻直接走了。

難道是兩國沒有談好?那戎國也就沒必要要盟誓了。難道是魯隱公後悔了?那戎國國君的面子可真的很受傷……

總之無論原因為何想必戎國的心情都一定很不美麗。可即便如此的戎國卻並沒有攻打魯國一洗恥辱呢?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時間又過了幾個月,戎國竟然主動來找魯隱公,請求與魯隱公簽訂盟約,這一次隱公直接就答應了。

到底是什麼讓魯隱公態度發生了變化,為何戎國如此重視與如果建交?在孔子的筆下,這些完全沒有直接交代。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戎國與極國

那麼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就找不到了嗎?

切莫著急,我們先來看看在這半年裡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還真有一件大事。

“司空無駭入極,費庈父勝之。”(《左傳·隱公·二年》)

於是有人認為魯國的司空展無駭率領大軍討伐極國,費伯費庈父出兵消滅了極國。

也就是說在這半年裡,戎國見到了魯國兵馬攻擊極國,出兵消滅了它。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戎國的神經。

要知道極國是魯國和戎國共同的鄰居,但是魯國卻滅掉了極國。

那自己呢,會不會是魯國下一個目標?

要知道對於極國,魯國的手段是滅國而不是攻破,而是滅國。在這種滅國的壓迫感下戎國不得不降低要求促成和平這應該是能夠說的通的解釋。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戎國四境實況

如果戎國是一個小而愛好和平的國家或者是周邊只有魯國一個區域性霸主國家。那這種解釋的確能說得通,

但戎國的情況是這樣的嗎?顯然並不是。

首先,從上面第一第二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來,戎國的國君與魯惠公交好。

其次,戎國地處曹、魯、宋、衛四國邊境交匯地區。

第三,魯惠公離世前正與宋國開戰。

第四,魯隱公上位之後改變政策與宋和解,魯戎兩國陷入外交困局。

由此四點我們不難看出兩件事情。

其一,戎國不但不懼怕戰爭反而可以說是十分期盼戰爭。

其二,想要向消滅極國一樣的方式消滅戎國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為一旦魯國想消滅了戎國那麼對另外三國就釋放了一個要對其動兵的信號,這將大大打亂魯隱公先內後外的政策。而最主要的是戎國無論倒向誰都可以保證國家的存續。

既然戎國並不懼怕魯隱公,那麼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什麼呢?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魯國西南部簡圖

要解開這個秘密首先我們要先打開地圖先來看看魯國的地圖。首先我們會發現,魯國的西南方有兩座城池分別叫做“費”、“郎”。他們屬於費伯,西方邊境有極國,在西方是戎國。

在隱公元年費伯便不顧隱公反對,私自帥兵築郎城。兩城在手,費庈父進可攻取魯地,退可依靠宋國和此地與魯並不完全友好的諸多小國。

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證明了魯國之中,費地除了沒有正式宣佈獨立,其實質已經可以算是一個獨立王國了。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打或忍

如果是放在當下,正常人的選擇無非是兩種。“打”或“忍”。

如果打。直接出兵剿滅費伯,無論勝負都不時好事。勝了也必將折損軍力,還會讓其他魯國的大族產生恐慌;敗了則公室威信喪失,隱公元年所有努力的成果都會化為青煙。

如果忍。不消滅費伯,或者架空費伯那麼魯國的西南門將永遠洞開,宋國將永遠可以拿捏魯國,讓魯國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在西南境。

所以無論是打是忍這都並不符合魯隱公的初衷。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思考的魯隱公

而魯隱公終究是魯隱公,他選擇的方法永遠讓人大呼莫名。他選擇的是“縱”。

既然要“縱”就要縱的徹底,費伯手中的疆域與宋國直接接壤,與這一時期的區域性強國曹國、衛國隔著戎國和極國所以並不直接接壤。

這就導致無論是為了安全考慮還是出於選擇的考量,費伯都只能與宋國捆綁。

如果一直如此那局面變成了死棋無解。要解開這樣的局面也許有很多種方法,但魯隱公選擇的是把水攪渾,讓費伯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大國,讓費伯儘可能的高估自己得實力。

於是就有了我們上面看到的第一次戎國和魯國的潛地會盟。

這場不歡而散的會盟讓頗為懂得見縫插針的費庈父看到了機會。

畢竟朋友越多越好,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宋國那麼自己終究太過被動,但如果能夠聯合戎國並藉此勾連上曹衛兩國,那麼自己可以保有的獨立性就會更多一些。

史書中並沒有記載費庈父是否成功與戎國和其他國家有什麼勾連,因為這本就是桌子下面的勾當。但很快史書中我們發現魯隱公的手段其實成功了。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費庈父滅極

這件事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無駭入極,費庈父勝之。從《左傳》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展無駭攻打極國這是魯隱公的命令。但費庈父攻極這卻是費庈父自己的決定。

這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實際上卻把費庈父多年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

有人會好奇,滅了極國,擴大領土這不是好事嗎?怎麼就毀掉了他自己一生的努力呢?

在《左傳》中,我們會發現費庈父前期所有的行為主要是以防守為主,雖然有獨立的跡象,但因為是二級分封的諸侯,相對於魯隱公又是弱者。

所以在內,魯國大量的公卿其實對於他是同情和認同居多。在外,宋國因為費庈父的弱勢情狀和唯一保護關係對費國會有更多的扶持,當然這些扶持其實也伴隨著滲透。

“弱費”這一被費庈父可以營造出來的假象才是費庈父我手中最大的武器。

但隨著魯隱公在元年由於伐鄭問題與鄰近的三邾已生齟齬,今年又因為會盟問題得罪戎國。

這一切的表象,讓費庈父很有成就感的同時也忽略了自己真正的位置,所以當魯隱公攻極國的時候,費庈父幾乎毫不猶豫的就在展無極撤兵之後攻進了極國。

同樣作為魯國附屬國,同樣是費庈父的鄰居,如果是你在看到費庈父揮起屠刀的那一剎那,你會不會感覺在極國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呢?其結果自是不言而明的。

而宋國在確定此事的第一時間也一定會與費庈父心生隔閡。因為極國與宋國其實亦有接壤,而費庈父竟然獨吞了極國。而在魯隱公在元年,魯隱公曾勝宋國而不返攻,而是藉機彌合魯宋關係。魯隱公與費庈父的行為簡直是天壤之別。

從建城於郎,到費庈父滅極。魯隱公足足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放縱費庈父。而這一年的放縱終於讓費庈父揮兵入極。這一刻魯隱公的興奮到底有多大,我們無法知道但有一件事我們卻可以清楚,那就是藉著費庈父滅極的機會,魯隱公徹底消滅了費庈父的費國勢力。

這些依然只有佐證。

第一、魯戎二次會盟所在之地為唐。而唐地所在正是費城和郎城之間,倘若費庈父此時尚有兵力只怕魯隱公也不敢輕易來此吧。

第二、費庈父的名字從此再也沒有出現在過任何一本史書之中。

第三、費伯位份後來被轉封給季孫氏。

《春秋》裡的那些事(12)—戎魯與共消弭內亂

費庈父到底是被剿滅還是自動投降這已經無關緊要,因為作為魯國最後一個過渡時期的不穩定因素,魯隱公在藉助戎國的幫助之後被成功地消除了,未來的十年間魯隱公成功的讓魯國在非戰的情況下國力日增這是後話。

當下魯隱公終於和戎國從新簽訂了盟約,再度成為盟國。在後來的後來戎國曾經試圖為為枉死的魯隱公復仇,這就是後話了,但這一切似乎告訴我們了兩件事。

第一、莫要為眼前的事所迷眼,須知好事也罷,壞事也罷,懂得堅守何事才是正事。

第二、交一個好朋友興國興家,遇到個壞人悽慘無比,還望諸位能洗清雙眼,看個仔細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