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喜歡你十二年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1

六年級,是我們最要好的時候。

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個喜歡的男孩子。

六年級時學校重組班級,我從外校轉學,男孩從本校轉班。

分座位的時候,他正坐在我後面,小孩子間百無禁忌,一個上午就混成了好戰友。

青澀懵懂總是最吸引人,我喜歡上男孩了,沒用幾天的時間。

可那時的我明白什麼叫喜歡麼?

我覺得自己是明白的吧。

班級裡有走路牽小手的男生女生,我也想和他牽小手,這就是喜歡吧。

十幾歲的我認為,有個喜歡的男孩白天能見到,晚上能心心念唸的想著,放假了約著去各自的家中玩兒,你開心我也開心,這肯定就是愛情了。

所以我不和男孩說我喜歡你,只和我的好姐妹說我喜歡他。

因為周圍的小孩子都是這麼做的呀,因此我這麼做應該也沒錯。

那時我還沒聽說過那個極其文藝的叫做暗戀的詞語。


我只喜歡你十二年


臨近小學畢業的那一整年,我心裡都暖洋洋美滋滋的,像極了柔柔的陽光和甜甜的果糖。

後來老師再調座位,我會千方百計的和他坐在一起,有小組活動會找各種理由與他一組。學校選檢查衛生的紅領巾,我主動請纓分配紅領巾們的站崗位置,每一班如何輪崗如何站崗,我標的清清楚楚,男孩永遠都在我抬頭就可以看見的地方,以他為中心,方圓幾十米之內只有我一個異性。

有一次去男孩家裡玩,吃飯的時候他爸爸問我:

“你知道你們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嗎?”

我想了想,“三四年級的課外班?”

具體時間記不清了。

爸爸回房間拿出一本相冊,都是男孩四五歲的照片,萌萌的,看的我臉都紅了。

“看看,這是誰?”

我定睛一望,這不是我嗎!

照片裡,我和他站在一起,前後左右還有一群小娃娃,是幼兒園大班的合照。

“所以我倆這麼早就認識了?”

我有點兒驚訝,卻忍不住心中竊喜。


我只喜歡你十二年


爸爸說我們是正兒八經的兩小無猜。

我很喜歡男孩的爸爸媽媽,有男孩的原因,但不完全。

他的爸爸高大俊朗,逸群之才;媽媽溫柔端莊,蘭質蕙心。

我覺得男孩真是繼承了雙親所有美好的地方

“你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以後無論到哪兒都記得常聯繫。”

對於小孩子來說這話不太容易理解,可偏偏我就一直記著了。

2

一年的時間,長大後的我總覺得好像還沒做什麼日子就過去了。

但就像對小孩子來說九點就是遙不可及的那樣,六年級的整整一年,我始終覺得像是和男孩一起過了愉快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麼那麼長。

以至於在之後的人生裡,我再也沒覺得有哪段歲月比六年級的365天還長。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我談過男朋友,牽手成了無所謂的家常便飯。

在那段仍舊天真卻非要擺深沉,仍舊無知卻非要裝廣博的青春期裡,拿著翻蓋小手機滿屏幕的非主流,用傷痛文學包裹起自己可笑的抑鬱,彷彿露出的不是一副看淡生死的頹廢臉就是和周遭格格不入。

我與抽菸喝酒自殘打群架自以為是的小屁孩們結群,把每一段算不得愛情的感情都當成磐石蒲葦,幾天的地久天長,幾周的山盟海誓。

再也沒有過從前的悸動。


我只喜歡你十二年


我和他不同的初中,依舊相同的補習班,每每週末相見,卻沒了曾經的親暱。

去家中玩兒的夥伴也新換了一撥。

我和他是相同的高中,經常見面,幸運的時候每天能匆匆照面好幾次,垂髫好友在節假日也聚會過,可仍然找不回小時的親密和熱誠。

這段關係真正有所改變是在大學。

我考的不錯,名校的好專業,他第一年考的並不理想,復課。

從他高考之後的假期開始,六年級時要好的幾個夥伴重聚起來,但只談情不談心,彼此間的聯繫恢復了密切,卻從不去觸碰各自在異鄉的生活。

一次聚會結束,我偷偷問閨蜜,“你說我是不是還喜歡他?”

我比他提前一年畢業,畢業典禮我邀請了朋友們參加。

最重要的是邀請他。


我只喜歡你十二年


我問:“做我男伴吧,我不想和同校的男生一起走紅毯。”

他回:“快期末了,應該要複習,到時看情況。”

畢業當天我化了精緻的妝,穿著耀眼的晚禮服,踩上小高跟。

只不過左側挽著的人,不是他。

生活不是電影,結局不一定都是大團圓。

他終究沒來。

畢業晚會上藉著舞臺炫目的燈光效果,主持人不斷拋出的催淚炸彈,畢業生們都哭了,我也不例外。

我和室友互相擁抱著痛哭流涕,為四年匆匆而逝,為即將四散天涯。

我還為一點,告別過往,告別他。

我將那份維持了十二年的暗戀從心底徹徹底底的抹去了。

從前未鼓起勇氣啟齒告白,此後也三緘其口再無藕斷絲連。

於今之後你我只是互不交心的摯友。

六年級,是我們最要好的時候。

作者/十四 圖/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