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四五――“三生因緣”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四五――“三生因緣”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四五――“三生因緣”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四五――“三生因緣”

【三生因緣】

唐人小說:諫議大夫李源,因“安史之亂”避難於洛陽惠林寺,與寺中的圓觀和尚結為忘言交,常促膝靜語,情誼深篤,三十餘年未曾相負。後相約赴峨嵋山訪道尋藥,取道荊楚,沿江逆流而上。中途舟泊山下,圓觀見一孕婦,自知為投生之所,囑將遺體葬于山下,婦人生兒三朝時,請李往探視,當相顧一笑。並相約於十二年後中秋月夜,再與他相 見於杭州天竺寺外。此夕,圓觀果亡而孕婦分娩,李源往視,嬰兒果展顏一笑。十二年後中秋,李源篤念舊情,如期赴約。當夜天竺寺外山雨初晴,月色滿川,一牧童乘牛至寺前,乃圓觀後身,對李源曰:“君真信士也。”因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後因以“三生因緣喻因緣前定。如元鄧文元《蜀道》雲:“我詩渠畫相後先,因應不負三生約。”(典見《甘澤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