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有那麼大影響?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近日,一場長達兩年之久的小區住戶與三大運營商的"爭鬥"終於有了結果:三大運營商集體拆除該小區的通信基站設施。自此,該小區成為了無網絡、無通訊的信息"孤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有那麼大影響?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自2017年以來,三大運營商持續收到成都某小區業主的投訴信,要求運營商拆除通信基站設施。部分小區業主認為小區內的通信基站有輻射,會對他們和家人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而拆除通信基站則意味著小區及小區附近的手機通信服務會受到嚴重影響,包括無法接聽或撥打電話、無線上網、收發短信等,影響範圍內居民甚至無法通過手機快速撥打110、120、119等應急電話。

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有那麼大影響?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為此,運營商給出解決辦法為:三家電信運營商及鐵塔公司將不再對該小區的通信設施建設列支投資計劃(包括5G信號提供),負責該區域的運營商及鐵塔辦事處均不受理該小區的網絡信號投訴,後期若業主或物業要求恢復通信,需由業主或物業自行解決。

難道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有那麼大影響?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首先,輻射分為電離輻射(也稱放射性輻射)和非電離輻射(也稱電磁輻射)。電離輻射對人體傷害巨大,如伽馬射線(漫威中激發綠巨人變身的輻射)、核輻射等,需要在接觸時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如日常生活中的手機、洗衣機、空調等各種電器,當然也包括了通信基站,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基本上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

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有那麼大影響?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國環保局制定的輻射標準為40μw/c㎡,遠遠低於歐盟的450μw/c㎡標準。因此,符合國家標準的通信基站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事實上,通訊基站的輻射量還沒有家裡的家電輻射大。相比於家電較為密集的家裡,通訊基站的覆蓋面積很廣,輻射分散在數平方公里的面積上,而且與人體的距離往往超過10米,對人體的輻射力度不足手機、筆記本電腦來的大。

既然通信基站的輻射量沒有家中的電器大,那如果基站就設置在小區裡呢?離基站近會不會增加人體受到基站輻射的傷害?

據經濟日報報道,通訊基站與距離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通訊基站的電磁波主要發射方向為水平發射,因此,如果非要超出躲避通訊基站的"最佳距離",基站的正下方往往是功率密度最小的。

運營商的通信基站真的有那麼大影響?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像開頭中提到的某小區居民,"談輻色變",不懂科學才是病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