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取舍 方得始终——由城阳人才共有产权政策引发的思考

自青岛市城阳区针对具有城阳区户籍且满足青岛市人才类别规定的七类人才推出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以来,城阳共有产权住房已售近万套,库存越来越少,城阳区楼市甚至火爆到很多楼盘现在已经没多少房子可以卖的程度,但购房客户却只增不减,城阳的楼市可以说已经进入卖方市场。

政策一公布,有几个朋友立马锁定号称“承载着中国健康产业光明未来的示范新城” 绿地•国科健康科技小镇,所以果断报名申请享受此政策,早早地已经把房子定好了。也有朋友刚刚还跟我联系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政策。因为自己也可以享受到这个政策,所以最近也在看房子,碰上了很多“同行”,通过交流发现,其实也并不是所有有机会享受政策的人都选择了“把握机会”!

共有产权商品房政策自然有政府吸引并留住人才,同时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意图,暂且不说政府的用意,只想借这段时间周围朋友们对政策的反馈谈谈自己的思考,其实大家最终选择与否也都折射出本身的一种人生态度。

1、提交材料的朋友:

(1)本身有条件享受这个政策,明确自己需要房子,有能力购买,之前对房价、位置、户型也有所了解,有政策直接抓住。这种人未雨绸缪,有机会善于抓住。

(2)本身有条件享受这个政策,虽然不缺房子,恰好手头宽裕,可以用来投资也不错,先提交材料,选个好点的位置争取8年后赚一把。这种做法的人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当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3)本身有条件享受这个政策,虽然月供与自己的收入情况不能那么完美的结合,但是一心想留在青岛发展,于是果断提交材料,开始拼命的工作,做兼职,把这个政策当成青岛愿意留下他的理由,牢牢抓住!这种人比较有上进心,一旦确定目标便努力为之奋斗。

2、不提交材料的朋友:

(1)自身家境比较好,不缺房子,不想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精力。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比较少,毕竟这既需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有非常超人的经济头脑。

(2)自身条件虽然满足,优惠力度也承认很大,但是综合月供与自己的收入和家境情况相比还是亚历山大,特别是5-7类人才,政府那部分五年之后是要还给政府的,这样看来这五年压力也着实不小,所以选择放弃,期待等工资涨上去的时候会有更好的政策。这种人不能说没有上进心,只是对自己比较了解,可能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3)自身条件虽然满足,不确定将来会不会留在青岛发展,所以不敢轻易递交材料。这样的人大概是初入社会,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比较迷茫。

(4)自身条件虽然满足,但是没有仔细看政策通知,错过第一批的申报。没有单独被@可能就没我什么事,等周围的人享受上政策了,自己才醒过来……还好这个政策试行3年,有可能还会有第二批。这样的朋友可能平时稍微大意了一些,其实人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和关注方向,毕竟没有人每天一直替别人着想的。

(5)自身条件虽然满足,但是没有仔细看政策通知,错过第一批的申报,但是还主动咨询相关人员看接下来是否还会有类似的政策,大概什么时候出,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这里有一定的道理,这个跟上面一条很相似,但是有区别于一个积极咨询和未雨绸缪的态度,计划。

(6)自身条件虽然满足,但是选择观望,因为政策试行3年,等一段时间是否更加理智呢?仔细考察一下地理位置,看一下房价接下来的大概走势再做决定可能更加稳妥。这样的人处事比较谨慎细微,绝大都数事情的处理可能比较稳妥,但是有时候机会也是不等人的。

(7)不满足申报条件的人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

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对错之分,但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别。这次对共有产权房政策的反馈只是一件事情,当然不能以此评判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如何如何,毕竟这个政策跟个人和家庭的支出能力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对很多符合条件的人才来说可能是个好政策,但是大家也要量力而行,做好人生的取舍,和面对接下来生活的信心。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需要持续学习和成长,因为惠及人才的政策不仅只有住房政策,所以努力让自己成为人才,积极的工作和面对人生,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余地,让自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