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溫江 · 溫潤如玉 江園融城

第一次去 溫江 ,是剛上大學,我最好的閨蜜去了西財,為了見面,兩個人要折騰好幾個小時;第二次去 溫江 ,是國色天鄉,在瘋玩了一整天之後,帶著花裡胡哨的夢睡著了…慢慢的,沒有了折騰的力氣,也不再好奇摩天輪外的風景,第三次去 溫江 ,終於只是為了單純的口腹之慾—— 溫江 的朋友引以為豪的“新場景火鍋”,每次向我們安利時,都恨不得馬上拉我們去現場,讓我們好好感受下生活。終於,在 成都 今年陽光燦爛的週末,在整座城市逐漸復甦之後,我們衝向了 溫江 ,卻沒想到,無意間發現了這座城市秘密的花園和花園的秘密。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我喜歡溫江 ,就像我喜歡每一座有河流水系穿過的城市一樣,那份沉澱在水土肌理中的溫潤和沉穩,是模仿不來,也磨滅不掉的。
更是因為,這裡能滿足對釋放和休憩的需求,能讓人在本就不寬裕的時間裡,好好享受一段自己的時光……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如果你只有一個週末的時間,亦或者你是“過節耍 成都 ”的遊客,想要遠離煩擾,大快朵頤,又不願意跑太遠,金 溫江 瞭解一下?

幸福田園 · 春江水暖的秘密花園

十幾年前, 成都 人就很喜歡“農家樂”,十幾年後,我們這代人仍然掉進了“農家樂”的旋渦,只不過,我們的“樂”,充滿了ins風。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幸福田園”其實是一個生態溼地公園,原本是農田村落的地方,在規劃設計和生態打造後,成了最熱門的度假區。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當你驅車經過那一列標誌的綠皮火車,幸福田園就到了。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有一句很俗套的雞湯,說“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對綠皮火車的記憶也很淺,記得2014年,我還在報社當小朋友的時候, 四川 的最後一列“綠皮火車”和乘客們說了再見。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停靠在幸福田園的綠皮車,被改裝成了餐廳的模樣,修舊如舊的陳設和復古的點綴,讓這幾截車廂成了拍照的好地方,大家也都很自覺地排著隊,你拍完,我再上。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儘管這趟“幸福號”綠皮火車哪裡也不去,卻在踏上它的一瞬間,感覺把你帶回了很多年前,那個我們一行9人,坐了32個小時的綠皮車去 廣西 的日子,那個因為水土不服發燒的我,那些在路上歡鬧不斷,如今鮮有聯繫的好夥伴。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往裡深入,才是幸福田園的真正天地。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從江 安河引入的活水,涓蕩著碧波,綠樹掩映下的建築,晃眼猶如精巧的 歐洲 小鎮。興致起時,搖上一葉小木船,繞湖心,鑽橋洞,倦意生時,一盞茶,打個盹兒。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沿湖行走,竹林間鳥鳴陣陣,一不留神,從隱蔽的草叢裡跳出幾隻鴨子,吵吵鬧鬧地奔進 水裡 。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可惜我們錯過了這裡最盛的花季,只餘下些許點綴綠意。幸好我們趕上了盛夏前的生機,讓疲憊不堪的日子重新有了動力。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北林綠道 · 靜謐之中的虎嘯龍吟

上了年紀的中年少女,不喜歡跑步,只喜歡散步,在南門生活的日子裡,時不時打卡一條綠道,成了週末難得的消遣機會,我可以自豪的說, 成都 的綠道,每一條都深得我心。溫江 綠道太長了,每一段都各有特色,可惜時間不夠,我們只能匆匆在其中一段北林綠道上,勉強踏個來回,看著別人騎著自行車瀟灑的身子留下饞極了的口水~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和單純的綠道不同,北林綠道在兩旁設計了不少心機,有特色民居建築、精巧園林、石藝造景,還有茶座食肆,乃至燒烤垂釣……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比起一心一意搞“健身”的綠道,這裡更符合普通人的需求,一口氣走完十幾公里,想獎勵自己的時候,一抬眼看到香氣撲鼻的小吃和 成都 人摯愛的冰粉時,那種暢快是比老闆宣佈給你漲薪還高興的。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沿著綠道漫無目的地往前挪動,聽著叮鈴鈴的自行車鈴從身旁躥過,還遇上了來踏青的小朋友們,以及相約在綠道上拍照的孃孃團,都讓人感覺到這裡充滿了生機,每個人都很自在地處在自己的環境中,什麼煩惱和焦慮,都被扔在這片清靜地之外。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再往前走,漸漸就熱鬧起來——不是人聲鼎沸,而是波濤不絕。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一座水壩,將河道拆成了兩種畫風:一半水平如鏡,一半虎嘯龍吟。踏上水壩,閉上眼睛,任憑著轟隆隆的聲音震盪著鼓膜,再抖一抖水花沾溼的裙子,過不了多久,這裡就會充滿戲水的誘惑。

如果說幸福田園和 溫江 綠道,距離最日常的 溫江 生活尚且有些許距離,金馬河濱公園就是家門口的休閒去處。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我不喜歡吵吵鬧鬧的公園,反而讓人心神不寧,這裡恰好就是一副溫柔如水的模樣。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如果不是那一匹金馬,你甚至不會特意將它當成一處公園。舒適閒散的氣息,像極了生活小區裡的那片綠草地。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公園內大片自由的草地,無論大人小孩都能隨意施展,迎著煦日,小孩奔跑著想要揚起風箏,媽媽在一旁助威加油,蹦床上毫無顧忌的大笑,掩映在樹林間的小情侶眼裡也滿是笑意。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火鍋 · 新場景下的美妙滋味

來 溫江 之前, 溫江 的朋友為了“盡地主之誼”,特意安利了很多家好吃的,但是最後,我們倔強地選擇了火鍋,不為別的,已經整整4個月沒有吃過好吃的火鍋的 四川 人,快要饞shi了~~~~~被稱為天府之國“膏腴之地”的 溫江 ,必然是有諸多好吃的火鍋的!

/ 綠舟甲魚火鍋

溫江 的花藝造林算是傳統優勢,但誰能知道,現在連火鍋都有了“新場景”,跟著潮流,變身“火鍋+”,把翻滾的銅鍋,都裝進了意想不到的地方?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在導航播報“抵達目的地”之後,我們迷茫的眼神引來了熱心路人的注意,誰能想到,火鍋被藏進了高牆大宅。
綠舟甲魚火鍋最大的特色在於環境,亭臺樓閣,曲徑通幽,花叢裡支起火鍋的想法也不知是誰的奇思妙想,伴著隱隱花香,吃得大汗淋漓,再一轉頭,又是滿眼綠意清涼。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目前還有大片的院子正在造景,不難看出這個夏天,這裡會是多麼精緻的一番景象。
亦或是再走深一些,透著陽光的嫩綠銀杏葉、剛剛掛果的青澀桃樹,都成了一頓火鍋的背景。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春天尚且如此愜意,待到深秋時節,銀杏金黃、蜜桃成熟,該是多麼惹人眼紅的場景啊。
回到火鍋本身,在這個環境下吃火鍋,味道似乎也多了幾分清爽。和普通火鍋用鐵鍋不同,這裡用的是涮羊肉的銅鍋,保證了食材在下鍋後能快速均勻受熱,燙毛肚再也不怕老了……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銅鍋揭開蓋時,我明白了老闆的用意,被壓抑許久的香氣撲面而來,垂涎欲滴。食材分量足又夠新鮮,讓本來就飢腸轆轆的一行人,根本停不下筷子。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老闆說,以前做火鍋,現在新改造之後,加上了河鮮,等下次院子裡綠意滿盈的時候,再來嚐嚐不一樣的新味道~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 江湖火鍋

另一家讓我們惦記多日的火鍋,則距離綠道不遠,果然應驗了那句話——不吃飽哪來力氣減肥?從綠道撤下來的我們本來已經無精打采,一聽說馬上有火鍋,還是網紅火鍋,又續航 成功 。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在 亞洲 灣西熙里美食街上,有一家被朋友稱為“ 溫江 最好吃的火鍋”的江湖火鍋,在一種餐廳中略顯扎眼,且不說明黃的配色,那一股濃烈的 重慶 火鍋香味,讓我這個 重慶 人一下就找到了方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門口有關二爺坐鎮,面前是7、8種炒火鍋的香料,牆上的貼畫昭示著這家火鍋的“ 重慶 魂”。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鍋底格外乾淨明瞭,大塊的牛油、炒制好的香料和辣椒,一經老鷹茶和秘製高湯的混合,便激發出了加倍的好味道。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川渝喜歡吃辣,除了切實的除溼功效,更多的,是那種已經深入基因中,對味蕾刺激的追求和嚮往吧。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主打的菜品清晰明瞭,對於第一次來的人相當友好,只要你點,就不會失望。
招牌必點江湖牛肉,擺盤成一圈一圈,輕輕一夾就是一長條醃製好的牛肉,裹滿了辣椒,光看就讓人冒汗;巴掌嫩牛肉一絕,無論是涮著吃還是扔進鍋裡煮,完全沒有“老”的感覺,我甚至覺得煮的時間長一點,反而更有風味;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蟹肉棒也是一大特色,冰棍兒造型,我差點以為是甜點直接上嘴……蟹肉實在,煮開後絲絲分明卻不軟爛;鮮鴨血我們直接要了兩份,冷鍋下鴨血,煮開鍋後稍等一等,就迫不及待下了手,細嫩入味,一口氣吃掉一大碗鴨血;還有口感Q彈勁道的墨汁手工腸,是全新的味覺體驗!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極少人知的“成都後花園”,曾經的鄉下,現在是拍出ins的藝術村

告別江湖火鍋時,看到了那句牆上的“不時不食”,聽說意思是“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遇見喜歡的美食”,老闆的這份自信,果然也能通過味覺,傳遞給食客們呀~

End

如果說口腹之慾也分 陽春 白雪和下里巴人,那麼火鍋,似乎一直處於後者的定義,可漸漸的,大家好吃的吃多了,好看的見多了,回過頭來發現,火鍋,似乎不僅僅需要那一口味道。喜歡的東西,就要讓更多人知道,於是,單純的火鍋也有了新的模樣,無論是庭院火鍋還是綠道火鍋,火鍋的“新場景”,對於我這樣就饞那一嘴的人來說,都會讓這份愛意更濃烈。怪不得杜甫會寫下“水檻 溫江 口,茅堂石筍西”, 溫江 的慢生活,讓時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