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本文由肉肉說歷史原創發佈。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


嗨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文章,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關於清朝髮型由來的故事,談起清朝的髮型,想必大家在清宮劇裡看到過吧,因為目前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劇情,都是大同小異,千篇一侓的,而清宮劇中,一般男性的角色髮型,更是被觀眾們一一稱呼為“陰陽頭”。這是什麼原因呢?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可以說是因為角色的頭髮,他們前半部分都是要剃乾淨的,而後半部分則是需要留下來,編成一個大麻花辮子的,然後根據歷史記載這種髮型的流行時間不是在清朝初期,而是在清末時期的,這樣看來,目前的影視劇情和歷史事實是有一些出入的,而更搞笑的便是明明在兩個不同時期的皇太極會和溥儀留著一模一樣的髮型。

不過,在真正瞭解歷史之後,想必我們就一定會特別理解影視劇的創作者們,為什麼一定在在髮型上,做出這樣的藝術處理了,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上,清朝初期滿族的男子們的髮型實在是一言難盡啊,千萬別再被影視劇給欺騙了,他們的髮型竟然是這樣子的。可以說在當時,他們曾經有過最嚴格的規定:必須每個男子要剃成“金錢鼠尾”才能夠算合格的。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因為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的政策便是:漢人講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傷毀,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所以在當時漢人成年之後,是不能擅自剪頭髮的,而且更坑的便是“女子十五而及笄,男子二十稱弱冠”(禮記·曲禮上),而這便是漢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了,而且這兩個重要的儀式都和“髮型”有關聯,由此可見當時的我們是對於頭髮是有多麼的重視。

而滿族人他們更在乎的便是實用性的概念,而且作為生活在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來說,男人們總是需要騎馬涉獵的,而留下一個簡單的髮型,是很方便的,而“金錢鼠尾辮”便是最簡單的,方便日常的打理,更不會擔心會被風吹亂了頭髮,而且這也是女真部落的習俗,而滿族人作為女真部落的後代,他們是將這傳統完全保留的。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而後來在清兵入關以後,多爾袞曾下令全國的男子們不論什麼民族,都必須按照滿族人的習俗去改變髮型,而且對於修飾髮型的細節也是很嚴格的,如果髮型超出了這個規定的標準範圍,是要處以死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滿族人蓄髮的髮量也在逐漸增多,實際上這也是他們逐漸漢化的過程。

而在清朝初期的時候,“護髮”和“剃髮”這兩股力量交織在一起,不過終究是擺脫不了一場比較血腥的大屠殺,而結束了這一場鬥爭,其實多爾袞推行此措施的原因便是:為了能夠穩定滿族人的統治,更好的合理化管理漢人,而他們看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辮子這東西長成啥樣子,也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而重要的則是人們知道自己天生是“長辮子”就好了。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的統治者反而慢慢放寬了執法的標準,可以說後來到了清朝中後期,政府已經不再管理人們的髮型了,民間的老百姓也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髮型了,而且髮量也比最初變得多許多,由最初的金錢鼠尾變成豬尾巴再到後來的牛尾辮,可以說這是一場蓄髮的運動。

不管你是皇帝還是平民老百姓,都開始不約而同的一起在慢慢的改變,然後漸漸的演變成了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那樣的“陰陽頭”,其實怎麼說呢?有這樣變化,我們是不難理解的,因為自清朝初期康熙帝就開始著重學習漢人的傳統文化經典,而且從康熙帝的兒子們教育中,就可以看出這些小皇子們從小學習的便是滿蒙漢三文,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儒家思想。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而在後來的大臣選舉中,也都紛紛顯現出了滿漢兩族的一視同仁的原則,而在文臣中的漢人的比例也慢慢增多了起來,自然在廳堂上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說髮型的改變,一方面是因為“金錢鼠尾”太過難看。而晚期的“陰陽辮”在外觀上會好看許多,不過這也顯示出了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結束啦,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歡迎留言給軟萌淑女哦,我們下期再見哦!


文章部分資料摘自(《孝經·開宗明義章》、《禮記·曲禮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