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進入“促銷季”?“疫”後母嬰店奮起直追增銷量

五一節是各零售業摩拳擦掌大搞促銷的黃金時期,不過奶粉圈的小夥伴們在前段時間走訪市場時,已經看到多家母嬰店的奶粉都推出了各項促銷活動,比如有簡單粗暴立減價格的,有買贈花式母嬰禮品的,還有為開新客直接買一送一再結合門店棉品等打組合拳的.....看得有小夥伴直呼太誘惑了,看來大家為了刺激母嬰群體消費都拼了!那都有哪些品牌在做買贈促銷了呢?活動力度如何?筆者將走訪中瞭解到的促銷奶粉進行梳理,供大家參考。


品牌促銷花樣多,新客力度格外大

筆者共統計了走訪過程中包含嬰配粉、孕婦粉、特配粉和中老年奶粉在內的共計45款奶粉促銷活動的力度情況,詳情如下圖。


奶粉進入“促銷季”?“疫”後母嬰店奮起直追增銷量

奶粉進入“促銷季”?“疫”後母嬰店奮起直追增銷量


通過表格可以看到,通貨品牌中比如飛鶴星飛帆、美贊臣藍臻和鉑睿活動力度都覆蓋了全段,媽媽粉也在其中,惠氏和達能的促銷則主要集中在3、4段奶粉上,雅培則更傾向於新客優惠,不過飛鶴星飛帆和美贊臣的新客優惠力度同樣也不弱。

在上表中的自有品牌,大多數都開啟了專門針對新客的大力度優惠活動,比如飛鶴、伊利金領冠、聖元優博的多款產品買一送一 ,星階優護還有立減40元旗幟通過前期收納包附贈奶粉立減券來達到鎖客的目的,佳貝艾特採用低價嚐鮮的方式拓客,藍河新客疊加優惠內容豐富,同時給出了復購優惠....在開新客、鎖新客和加強產品忠誠度上,這些品牌都花了心思。

透過這些品牌花樣百出的活動,一方面我們看到“新客”已經成為大部分品牌必爭資源,搶人大戰又來了!這背後無疑反映出成愈加嚴峻的行業競爭現狀。而另一方面,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平時高端超高端奶粉動輒300——400+的價格,通過活動變相降低了實際成交價格,這也是讓價值迴歸產品的一種方式。


奶粉進入“促銷季”?“疫”後母嬰店奮起直追增銷量


值得一提,許多母嬰店和品牌都意識到孕婦粉、兒童粉、成人粉的粘性作用,在孕婦奶粉和3、4段以及成人中老年奶粉品類,出現更多品牌參與促銷,比如星飛帆孕婦粉單聽立減80,買2送1;優博媽咪力度也比較給力,新客買1送1;百歐蜜新客6送1;君樂寶馨意老小孩中老年奶粉買一送一等等。

此外,奶粉圈新媒體在調查中發現即便在同一區域的同一品牌產品,也會存在折扣力度、促銷禮物不一致的現象。比如飛鶴星飛帆有的店是滿1聽減40元,而有的店是新客單聽立減40元,買7送1,14送2,28送4,42送6以及還有其他嬰童玩具等;美贊臣藍臻有的門店活動是購買6聽以下9折,6聽和6聽以上8.5折,12聽及以上8折;而另一家店是藍臻全段單聽8.5折.....主要出現在通貨品牌和知名品牌的產品上,可能對消費者來說,想拿到一罐價格更實惠奶粉,不僅要貨比多家,還要計算各式折扣,心裡又有何感想?

競爭不斷升級,促銷能否百試百靈?

本身近兩年奶粉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但新生人口下降、行業增速放緩為母嬰競爭帶來不小阻力。由於奶粉是母嬰店第一品類,其鎖定終端消費者,進行引流的作用無可替代。不過奶粉品牌數目眾多,高端產品價格偏貴,想從源頭上開發新客戶,促銷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銷售模式,這也是當下母嬰店促銷是一種普遍使用刺激消費的最直接方式之一,且短時間內都不會過時。

奶粉進入“促銷季”?“疫”後母嬰店奮起直追增銷量


不過,沒有一成不變的銷售策略,因時、因地、因人、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才是店面的生存之道。據央行4月28日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53.0%,可以看出,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當下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並不高。因此促銷的吸客“力”是否還能作用明顯呢?


在眉山奈特天使孕嬰連鎖總經理馬曉雷看來:“一方面是疫情雖然已經被基本控制住了,但是家長還是比較謹慎;另一方面是,出現有品牌和門店渲染緊張情緒,造成許多家長恐慌性囤貨,提前透支了消費力。事實上,我們不提倡這種恐慌消費!”消費群體的心理、行為習慣已經有了改變,而促銷依舊“換湯不換藥”甚至為盲目擴大銷量竭澤而漁的行為,也許效果會越來越差。

未來市場更加挑剔,會員潛力成為關鍵

後疫情時代,母嬰行業今年真的很難做,新獲客成本日益走高,要想促進母嬰消費,除了廣開新客,更要利用好現有的顧客,聚焦20%的會員,讓他們產生80%的價值,想方設法讓他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顯得尤為重要。寶寶奶粉、紙尿褲都是剛需用品,也不會輕易地更換奶粉品牌,促銷帶客只是第一步。

奶粉進入“促銷季”?“疫”後母嬰店奮起直追增銷量


奶粉消費者具有兩個很強的特徵:強週期性、強品牌忠誠度。因此擺脫促銷疲態的方法就是要數據深入分析客戶,及時追蹤,為用戶創造價值才是首位。其次母嬰終端做好門店引導和安撫服務,讓寶媽們不因擔憂斷貨而不敢消費。在保障產品力的基礎上,有些做得好的母嬰店會為付費會員提供針對性等服務,將高品質的服務提供給會員,給付費會員營造一種“你只為我服務”的優越感。

進入第二季度,母嬰零售仍然面臨客流逐步恢復的挑戰。正如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所言:“二季度業績肯定增長,但受一季度恐慌性囤貨影響,同比肯定是有所放緩。”客流量是銷售的基礎,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誰把握了消費者,誰才是真正的贏家。而激發會員勢能,能夠帶來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重複消費,更是口口相傳的連帶口碑效應。讓經營可持續,重視並對會員進行有效的管理,歸根結底還是要門店迅速提升自身的生存發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