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紅樓夢》裡印象最深刻的場景和你的感悟是什麼?

木之匿名


我是文學愛好者雪憶柔,您的問題我來回答。

《紅樓夢》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場景便是“尤三姐自刎”:雖是女兒身,性情卻剛烈,身處風月場,敢愛且敢恨。尤三姐如曇花,剎那芳華,永鐫於心。

女性看紅樓,品的是詩詞歌賦,渡的是兒女意難平的情。

男人看紅樓,學的是官場權衡,修的是齊家平天下的心。

《紅樓夢》中上至貴妃,下至小廝,大小人物多達983人,除去“金陵十二釵”正副冊的一應人等,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賈府一任伶俐丫鬟,若在這一干人物中排個前三,我的心頭愛依次便是:林黛玉、晴雯和尤三姐。

接下來我將結合您所問,簡單地解析下尤三姐短暫的一生。

1 背景詳述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裡的這句話用在尤三姐身上也極為合適。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這一眼便定了尤三姐的生死。

尤三姐,太虛幻境“金陵十二釵”副冊中人,她從出場到退場,曹雪芹用了七回章節來描述,可見其重要性。

尤氏姐妹深受賈珍、賈蓉父子垂涎,然尤三姐因厭惡他們的嘴臉,並不想深陷泥沼,於是使用了潑辣手段,逼得眾人怕她生事只想讓她嫁人好打發了去。此時,尤三姐說出自己心聲,原來她鐘意柳湘蓮已久,只願今生與他結為夫妻,從此不做他想。

因著賈璉的做媒,柳湘蓮將隨身佩劍託賈璉贈予三姐算是定情之物。直到柳湘蓮遇見賈寶玉,深知寧國府汙濁不堪的他想要索回定禮,生性剛烈的尤三姐在奉還佩劍的同時也自刎在了劍下。

讓我們重溫這段逼著尤三姐走向絕路的對話:

寶玉道:“她是珍大嫂子的繼母帶來的兩位小姨。我在那裡和她們混了一個月,怎麼不知?真真一對尤物。她又姓尤。”湘蓮聽了,跌足道:“這事不好,斷乎做不得了!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我不做這剩王八。”

2 死因分析

表面看

,尤三姐最是風流人物,頗有放浪之形。然剖析其心,對照尤三姐自己的那一句“白落個臭名”便可知,她不過是個紙糊的老虎,用淫詞浪語嚇退歹心之人,用不計名聲的方式包裹自己赤誠的心。

很多人為尤三姐的結局惋惜,而我卻覺得,恰恰是這樣的結局反而成全了尤三姐,也讓這個人物的性格更飽滿更立體更深入人心。

尤三姐是潑辣的,她的潑辣不同於王熙鳳的掌家之權的威儀,她是自我錘鍊的保護色,她是最直率最直接最極端的人。生而為人,所求不多,唯一企盼夢碎,便失去了活著的動力。

其實也是,這世道,倒不如留個清白乾淨。與其說是柳湘蓮害了卿卿性命,不如說是封建的社會壓根就沒給女人,尤其是有點姿色女人以光明正途。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是玩物,尤三姐以死證清白,恰恰就是給這個萬惡制度的狠狠一擊。

3 結語

《紅樓夢》第六十六回:“咱們金玉一般的人,白叫這兩個現世寶沾汙了去,也算無能。而且他家有一個極厲害的女人,如今瞞著他不知,咱們方安。倘或一日他知道了,豈有干休之理,勢必有一場大鬧,不知誰生誰死。趁如今我不拿他們取樂作踐准折,到那時白落個臭名,後悔不及。”

這段話是尤三姐勸解尤二姐的話,可惜她一片赤誠地替軟弱的姐姐著想,尤二姐卻一心想把她嫁了出去。每每看到尤三姐這段話,我便會想起晴雯臨死前對寶玉說的:“

擔此虛名。”表面上孟浪的人,卻是最乾淨的,這真是最大的諷刺。

我們要感謝曹雪芹筆下的這些可憐可敬的女子,尤其是在沉淪中尚且懂得自持的尤三姐,是她們讓我們看到了女性敢於反抗的能力,和勇於反抗的決心。

關注@雪憶柔,共同瞭解文史故事,書評影評和美文詩詞。


雪憶柔


《紅樓夢》是一部高濃度的藝術鉅著,它成功塑造的藝術形象之多,之複雜,之深刻。

在我印象裡深刻場景可以說很多,但我從少時讀紅樓到現今讀,雖然在許多人物的認識上有所改變,但是這一場景,幾十年了卻深深印在我腦海之中。

《紅樓夢》第十三回”王熙鳳協理寧國”。

文中,在合族內眷聞報賈珍到時,”唿的一聲,往後藏之不迭”之際,”獨風姐款款站了起來”,不愧為人中之風,見過世面娘子軍的英雄。

接著充滿信心地說:”有什麼不能的。”這面繼續管榮國府,那邊也離不得我。”

確實是”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幹”。但我認為,還是風姐有這能力,具有展示自我價值的膽識與氣魄。這種意識在當時社會女子中極其罕見。

在正式受命後,風姐沒有馬上去寧府,先”須得理出一個頭緒來”

歸納出寧府五大積弊,一,人口雜,遺失東西:二,事無專執,

推諉:三,需用過費,濫支冒領:四,任無大小,苦樂不均:

五,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然後,風姐依榮府管理經驗,抓住關鍵,胸有成竹,”即命彩明釘造簿冊,清點人員,整頓紀律。

又限於明日一早傳齊家人媳婦進來聽差等語。”次日起每日卯正二刻即早晨六時整她來寧府”點卯”公開表示,”既託了我,我就說不得要討你們嫌了。”

強調今後”可要依著我行,”如有半點差錯,無論何人,一律”清白處治。”

接著分派任務,一切”都有定規,”即使”三四輩子的老臉”們有身份的奴僕,凡有偷懶,違規,賭錢,損物,徇私者,皆罰不論。

一日有個迎送親客的僕人遲到,立即被風姐當眾下令打二十板子,革一月銀米。

風姐威重全行,寧國府”眾人不敢偷懶,自此兢兢兢業業,執事保全。”

本來寧國府亂得夠嗆,如冷子興所言,被賈珍弄得”翻了過來,”

就這麼,經過風姐這麼”殺伐決斷”地一治理整頓,沒幾天,大亂變大治。

王熙鳳整頓寧國府成功的關鍵在於,不是靠厲害,而是進行制度化管理,賞罰分明,職責明確,

充分顯示出其果斷,嚴格幹練,雷厲風行的作風。

這種管理方法與現代管理有本質上的共性。

我是芬芳,隨筆生香。請紅學愛好者不吝賜教。





芬芳隨筆


要說《紅樓夢》中最精彩的場景,我覺得應該是劉姥姥兩次進大觀園。劉姥姥雖然是一個農婦,大字不識幾個,但求人的能力和知恩圖報的善舉,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首先,劉姥姥能放下自尊,自毀形象,以此討得賈府上下的歡心。在收成不好,眼看一家人揭不開鍋的時候,劉姥姥想起來到金陵賈府去打秋風,一解燃眉之急。利用女婿和王夫人同宗的關係,劉姥姥進了榮國府,又竟然憑三寸不爛之舌,討得賈母、王夫人、王煕鳳等當家人,以及小姐、丫鬟的歡心,表演的手段可謂高明!這也是劉姥姥處於貧困地位的無奈。自己年老了,有心無力;女兒女婿拼命勞作也混不上溫飽,自己不拉下臉來求人,能怎麼辦呢?總不能一家人餓死吧!

其次,劉姥姥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得到王煕鳳給的二十兩銀子後,劉姥姥一家有了生活保障,同時也有了投資田地的資金,再加上一家人辛勤的勞作,終於獲得了豐收。豐收之後,劉姥姥帶上新鮮的果品菜蔬,到賈府謝恩,再次受到賈府的歡迎。當然,家府回報她的更多。

當賈府落難之時,作為一介農婦,她沒有能力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她所能做的,就是把賣到窯子的巧姐搭救出來,這也算報了當初王煕鳳的施捨之恩。

再次,劉姥姥出身卑微,但不卑賤。在走頭無路的時候,她沒有像乞丐那樣,伸出兩隻手要東西,而是運用自己的智慧,讓賈府施捨東西。這種不卑不亢的人生態度,即使暫時受困,也會有逆襲人生的那一天,劉姥姥有志氣!

劉姥姥和普通人一樣,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得到別人的幫助,而且不失自尊。並且,懂得知恩圖報,這就是樸實善良的勞苦大眾的代表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