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到了清明節左右家裡都會做棉菜粑(那時候家裡不做艾葉粑的,可能是因為艾葉太苦,需要放的糖比棉菜粑多吧),七十年代有糖吃就算是一種奢侈的事,粑粑也只有過年過節或者親戚朋友家有酒事才有得吃,而棉菜粑家裡一年只做一次也只能吃到一次,而且等自己稍稍長大外出上學,一週、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家裡做棉菜粑時自己不一定回家,再後來就一學期才回家一次,棉菜粑就再也沒有吃到了。

所以棉菜粑香香甜甜的味道讓我記憶尤新,回味無窮,一直惦記到現在。前幾天看到市場上有棉菜賣,便買了些回來,按照做艾葉粑的方法做了棉菜粑,但怎麼都吃不出小時候味道,可能是現在吃的東西多了不稀罕了吧。


做棉菜粑基本上和做艾葉粑一樣。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圖片,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棉菜粑——尋找兒時的味道


via:老林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