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原創首發 | 新父母教育主創團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那些能入讀比清華、北大還歷史悠久的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霸們會擁有哪些特質?

建立於1636年的哈佛大學,目前已經走過了384年的風雨歲月。它用自己的足跡,彰顯教育的榮耀!

截止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學共培養了8位美國總統。共產生了158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14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

2019-2020年,哈佛大學位列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一、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2019-2020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哈佛大學位列世界第一。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01

哈佛學霸的特質

根據調查顯示,哈佛大學招收的學生除了需要有優秀的學習成績作為基礎外,還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01

有優秀的組織、領導能力

哈佛大學非常看重學生對周邊事或物的關心程度,以及你除了關心,還切實做了什麼?承擔了什麼樣的責任?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領導力。

當你發現問題,如何克服困難去解決問題,如何領導大家一起去完成的?這就需要你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目標制定以及時間管理能力。或者就你感興趣的地方,去實踐,獲得什麼結果,無論成功或者失敗,你學習到了什麼。在實踐中成長,算是這個維度的核心考量。

2024屆哈佛新生背景大調查中顯示,這些新生們除了學習外,他們還開展了大量的課外活動,其中許多擔任領導職務,而且不止一個。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可見,作為頂尖名校的代表之一,哈佛要培養的不僅僅是學霸,而是“能夠推動社會前進的人”。

02

有自己的獨特亮點或潛能

哈佛大學本科招生官曾經說過,和成績單上的滿分相比(要知道,哈佛每年都會收到近500份SAT滿分申請),哈佛更希望學生在某一領域有獨特的見解和熱愛,並且能夠相對具體地展現出亮點或潛能。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2015年哈佛新生調查報告

03

擁有好奇心和創造力

在2010年的中外校長論壇上,哈佛校長說:“哈佛需要知道,一個學到了很多知識的學生,是否也具有創造性;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動力,去探求新的領域;除了本專業的領域,是否關心其他領域的東西,是否有廣泛的興趣……”

一言以蔽之,就是看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軟實力。

也就是說,在硬件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美國大學都會優先考慮那些實踐活動豐富,具備軟實力的高素質學生。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02

怎樣讓孩子像名校學霸那樣優秀

從哈佛大學這所名人輩出的世界名校育人特點來看,迴歸我們的家庭教育,父母們在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領導力或激發孩子潛能時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都想嘗試一下,但這種探索的慾望常常被家長無意中扼殺了。如孩子剛剛拿起剪刀,媽媽立刻大喊:“不許動,危險!”寶寶在外面跑’不小心摔了一跤,媽媽便不准他一個人出去玩等等。

這種做法只能使孩子 越來越膽小,越來越循規蹈矩,而這樣的人在同伴中是沒有號召力的。恰當的做法是,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然後放開你的手。

引起孩子的“探究興趣”

培養孩子探究的能力,很重要的一點是引起他們的探究興趣,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多問“為什麼”。

以數學學科為例,當孩子在系統接觸數學知識的初期,家長可以在日常的聊天和遊戲中引入數學問題,或者是通過趣味性的繪本來引導孩子進行初步認知,讓孩子感受到數學的樂趣。當孩子對數學有了好感的時候,自然就會願意對數學進一步的瞭解和探究。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讓孩子體驗“組織者”的角色

任何一種能力的培養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開始時孩子缺乏組織同伴的勇氣,家長不妨先讓孩子在家裡扮演一些組織者的角色,如負責全家假日外出遊玩的具體日程安排,組織一些小型的家庭娛樂活動如講故事比賽等等。

支持孩子在班裡擔任職務

有的家長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如怕孩子影響學習,怕得罪人等等,往往不支持孩子擔任職務。殊不知在班裡擔任一定的職務,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還可以鍛鍊他的組織能力,並可培養高度的責任心,同時還可以在同伴中樹立威信,使孩子增強自信心,真可謂是一舉多得的事。

各位家長,教育孩子,講究的是方法。方法正確,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