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闭症儿童们的第一次接触,星星的孩子们是什么样

自闭症儿童,有一个美丽而哀伤的名字,就是:星星的孩子。

要不是这次受到邀请去给一些孩子上课,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一个机会去了解他们,这些被称为活在另一个星球的孩子。

据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自闭症儿童数量在160万以上。

与自闭症儿童们的第一次接触,星星的孩子们是什么样

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家庭。

自闭症儿童中只有约8%至25%能康复,其余将成为精神残疾人,需要终生照料。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有共同的想法:希望孩子不要长大,希望自己不要变老,自己老了,孩子怎么办?

我从学校校长的口中了解到,很多孩子的妈妈,原本都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但为了照顾孩子,就辞去了工作,全职帮助孩子做康复。

即使如此,星星孩子的父母,还是会有很多沮丧的时刻,一个母亲说道:“我活到90岁,他活到60岁,能照顾他,我觉得也够了,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我想到如果这样的孩子出生在物质条件不富裕的地方,父母大概也就随他自然生长了。

在这种情况下,生二胎,让小的照顾大的,或许是一种可以安慰自己的选择。

有如此多的重重难关,星星的孩子还能得到应有的爱吗?

与自闭症儿童们的第一次接触,星星的孩子们是什么样


我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这种答案来自于我们下课后,门开的刹那,教室的空气马上涌进来一股爱的暖流,这暖流包围着我,让我感到安全又感动。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恐惧除去!

虽然目前对于自闭症的成因,医学上还没有精确的定义和解释,虽然他们的前途或许永远无法步入正常世界的轨道,但父母的爱已经成为他们活在这世上最坚固的磐石,足以为他们的人生蓝图填充好一片底色!

离开学校,想想自己的孩子,我也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与自闭症儿童们的第一次接触,星星的孩子们是什么样


附上这次我们上课的感受:

1.跟特殊儿童最早的接触还是大学做青少年义工的时候,当时只是看了一眼他们的学校环境,没有跟他们做更多的交流,今天有幸以老师的角色给他们上课,使我对他们开始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首先,在外观上他们跟我在任何学校见到的孩子一样可爱,其次在课堂上他们同样有对知识的渴望,对外界的探索与理解,再次,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纪律性让我惊讶,优于常人,最后,在放学后教室门打开的瞬间,我感受到父母的爱像暖流一样溢满了我的整个心田!我想,这就是世间最珍贵的礼物!会促使我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成长,去更多的感受这个多彩的世界,珍视每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感谢轩轩老师的邀请,Winne老师和周老师的协助,下次一定会更好!

2.这些孩子,超乎想象。用一个词形容就是surprise,没有哭闹,能安静的上完整个课程。记得在专注力静定练习时,竟然都按着音乐,安静的坐下,真的是比幼儿园的孩子还要有秩序。在教授绘本认识家庭成员时,都能配合发出声音。有的还能自主的说出几个成员,实在是太意外了。很欣慰也很开心。能够认识这一群孩子。孩子能如此优秀。无疑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孩子们的未来无可限量。

与自闭症儿童们的第一次接触,星星的孩子们是什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