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閉症兒童們的第一次接觸,星星的孩子們是什麼樣

自閉症兒童,有一個美麗而哀傷的名字,就是:星星的孩子。

要不是這次受到邀請去給一些孩子上課,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一個機會去了解他們,這些被稱為活在另一個星球的孩子。

據媒體報道,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閉症兒童數量在160萬以上。

與自閉症兒童們的第一次接觸,星星的孩子們是什麼樣

在這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又一個沉重的家庭。

自閉症兒童中只有約8%至25%能康復,其餘將成為精神殘疾人,需要終生照料。很多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有共同的想法:希望孩子不要長大,希望自己不要變老,自己老了,孩子怎麼辦?

我從學校校長的口中瞭解到,很多孩子的媽媽,原本都有一份待遇豐厚的工作,但為了照顧孩子,就辭去了工作,全職幫助孩子做康復。

即使如此,星星孩子的父母,還是會有很多沮喪的時刻,一個母親說道:“我活到90歲,他活到60歲,能照顧他,我覺得也夠了,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我想到如果這樣的孩子出生在物質條件不富裕的地方,父母大概也就隨他自然生長了。

在這種情況下,生二胎,讓小的照顧大的,或許是一種可以安慰自己的選擇。

有如此多的重重難關,星星的孩子還能得到應有的愛嗎?

與自閉症兒童們的第一次接觸,星星的孩子們是什麼樣


我給出的答案是可以!

這種答案來自於我們下課後,門開的剎那,教室的空氣馬上湧進來一股愛的暖流,這暖流包圍著我,讓我感到安全又感動。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恐懼除去!

雖然目前對於自閉症的成因,醫學上還沒有精確的定義和解釋,雖然他們的前途或許永遠無法步入正常世界的軌道,但父母的愛已經成為他們活在這世上最堅固的磐石,足以為他們的人生藍圖填充好一片底色!

離開學校,想想自己的孩子,我也受到了一次愛的洗禮。

與自閉症兒童們的第一次接觸,星星的孩子們是什麼樣


附上這次我們上課的感受:

1.跟特殊兒童最早的接觸還是大學做青少年義工的時候,當時只是看了一眼他們的學校環境,沒有跟他們做更多的交流,今天有幸以老師的角色給他們上課,使我對他們開始有了冰山一角的瞭解。首先,在外觀上他們跟我在任何學校見到的孩子一樣可愛,其次在課堂上他們同樣有對知識的渴望,對外界的探索與理解,再次,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出的紀律性讓我驚訝,優於常人,最後,在放學後教室門打開的瞬間,我感受到父母的愛像暖流一樣溢滿了我的整個心田!我想,這就是世間最珍貴的禮物!會促使我也和孩子們一起進步成長,去更多的感受這個多彩的世界,珍視每個獨特的生命個體!

感謝軒軒老師的邀請,Winne老師和周老師的協助,下次一定會更好!

2.這些孩子,超乎想象。用一個詞形容就是surprise,沒有哭鬧,能安靜的上完整個課程。記得在專注力靜定練習時,竟然都按著音樂,安靜的坐下,真的是比幼兒園的孩子還要有秩序。在教授繪本認識家庭成員時,都能配合發出聲音。有的還能自主的說出幾個成員,實在是太意外了。很欣慰也很開心。能夠認識這一群孩子。孩子能如此優秀。無疑是家長與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孩子們的未來無可限量。

與自閉症兒童們的第一次接觸,星星的孩子們是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