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當如是生心

作者:如孝法師

編輯:禪理君

覺悟的層次來源於我們對生命的規劃,取決於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學佛首先要明白一個前提,我們把自己的成就定位在了生死、度眾生還是究竟的成佛度眾生?這是三個目標,分別對應的是羅漢、菩薩和佛陀。如果我們把目標定位在成佛,哪怕達到成佛前階段性的覺悟都不算成功。覺悟沒有量化的標準,重要的是在這三種境界中清楚自己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再根據目的判斷如何覺悟。

《華嚴經》中所說的佛性是指我們能夠覺悟的能力。擁有能夠覺悟的能力既需要知見也需要顯現佛性,兌現菩薩道的精神。佛性為成佛做準備,沒有成佛的準備,佛性未必能用得了。我們本具的佛性大概可以概括為三種:在緣起的層面,稱為法性;從本質的層面,稱為空性;從有情眾生的方面,稱為覺性。所以覺性、空性和法性指的都是佛性。

《金剛經》:當如是生心

覺性在凡夫而言是現前一念能覺的判斷,我們所覺的境界把能覺的本能帶向執著還是開悟,那是另外的話題。“能”和“所”,我們現在只能談“能”,在這一點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夠覺悟的叫做心,所以眾生都具有覺悟的力量。這種力量依照福慧、莊嚴兌現出來,讓它發展而起大用,那就是佛,所以說心、佛、眾生從因上平等,自然就沒有差別。

《金剛經》是談般若智慧的,不談智慧的本體,而談智慧的作用。智慧的作用,我們一般把它稱為覺照,即菩薩在修道時的覺照。佛陀教誡“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是要我們如菩薩這般覺照。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這是去除眾生相。我們要覺照眾生的本質,眾生在行菩薩道的菩薩精神境界當中也是因緣和合的。眾生沒有本質,但是眾生有作用、有需求。眾生需要菩薩的關懷,所以菩薩關懷眾生沒有錯,關鍵是菩薩應當在什麼樣的覺照下關懷,從而區別於一個普通母親對孩子的關懷。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菩薩覺照到眾生只是一個法,沒有自性,不存在本質。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無有一眾生”代表了菩薩的覺照,但是菩薩並不因為這一認知而懈怠,所以從事相上菩薩是很精進的。

“當生如是心”,修行應帶著覺照去精進;“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這是菩薩自受用的境界,菩薩擁有此境界才能夠利他。“空性為本,慈悲為用”,菩薩無我得越徹底,看到的真相就越無我;他越無我的時候,看到眾生的苦難就越慈悲。當菩薩行持菩薩道時,覺照眾生沒有實體,這是住於諸法的實相而行諸法的大用。在此境界中的無我奉獻更徹底,所以菩薩的慈悲和智慧是平等不二的。更重要的是,菩薩在事相中是有覺照的。

《金剛經》:當如是生心

“當生如是心”,這顆心是勝解心,勝解作意大悲、三摩地。三摩地是無我的空慧,不論座上修還是座下修都是前提。“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心沒有二元對待,超越了對待大悲才能生起。當大悲生起的時候,臨境界作意才能生起如是念,作意時才能三輪體空,這是勝解。把握了前面的三項,即“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菩薩的願便生起了,所以叫願和行。

勝解是要做的決意,這一決意我們稱為願、決心、決意波羅蜜,讓菩薩有殊勝的心力,這相當於入定,內心毫不動搖,入定也相當於一種禮請。如此內心有了源泉而行持六度,勝解作意。菩薩為什麼要作意?因為菩薩面對的每一個境界都不同,每一個眾生都有生老病死種種不同的相,所以菩薩生起的慈悲不同。於失道者要給予道,於病痛者要給予藥,作意就是各種各樣的方便。菩薩度眾生也要學習各種善巧方便,不是兌現一個“空頭支票”去安慰安慰,那不起作用。所以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要根據不同的作意與對境來完成。如此的作意是基於勝解,是殊勝的理解,是願和行的兌現。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菩薩的程度呢?因為我們只有大悲,沒有三摩地,不具備菩薩的心力和能量也不具備空慧,所以我們只能做父母。我們都是帶著自私的汙染作意,不是從法性層面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所以我們的行願一定會打折,有選擇性地行。而菩薩用平等心做,“當生如是心”指菩薩要內練戒定慧、十度齊修,既要有福慧也要證悟空慧。

《金剛經》:當如是生心

在菩薩道的實踐層面,很多人把菩薩想得輕飄飄的,好像菩薩應該無所不能。我們不知道菩薩“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三摩地,沒有大悲,臨事時沒有勝解和作意,菩薩馬上就變成世俗諦的父母了,落在情執裡,根本沒有生命的能量去改變現前的問題。所以佛陀講,在事和理上通達還需要臨門一腳的功課。雖然我們明明知道,但是還要生起這樣的心。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在對境中眾生有現象,沒有本質。如果眾生連相都沒有了,菩薩怎麼去行願呢?沒有相了就代表眾生沒問題了,不需要菩薩了。所以相上有,但是我們心裡面不能真的認為有。我們要是內心當真了,就會覺得眼前這個眾生執迷不悟,認為他的遭遇是活該,這是“邪作意”。“邪作意”一生起,菩薩也會退轉,勝解馬上就沒有力量了。

現前的事情要用方便處理,所以空性為體,慈悲為用。用不同的作意對接不同的方案,遇到困難要想清楚,不要退,要再一次地喚醒我們的本願,把它兌現出來。“當生如是心”,我們在菩薩道實踐的時候不要現前一念忘失法義,只做不想。無我是有做而無我,不是無做而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