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最近有个宋代电视剧刷屏了,剧中的很多人物,例如范仲淹、欧阳修、晏殊等,简直承包了整个初高中文言文必背课文。剧中使用了大量的文言文,不少网友都戏称,这一个需要边查资料边看才能看懂的剧。由此可知,文言文的学习是很多人的难点,课文的背诵更是难上加难。


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今天我要讲一下怎么样用高效的方式理解并背诵一篇文言文,我会先讲解具体步骤,之后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学完就能马上实践是我写文章的目的。

文言文可以说是很厉害的文体,古人用极简的语言风格来记叙、说明或议论。这种写作思维几乎失传了,学校也不教。所以理解不了文言文的写作思维便是不好学习的一大难点。这里我们会用科学轻松的方式来理解并背诵文言文,填补思维空缺。

具体步骤如下:

1、文章全方位背景知识的背书

对于古代的文章,我们除了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当时的处境和情况以外,还要对文章所处的朝代、风俗、文化有所了解。有了这些知识的理解大大利于文章的理解及记忆。这个主要依据课本中的注释,根据注释的拓展,稍作了解就可以了。

例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中的庆历说的是北宋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根据文章属性,对宋仁宗的治国方针,政治背景有些许了解,便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再比如,“居庙堂之高”中的“庙堂”指朝廷,挖掘此种说法的来源,便能更好的记忆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说法的不同。


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2、通读课文,全面扫盲、翻译,为文章梳理做铺垫。

首先建议自己对照课本注释以及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自己翻译一下文言文。之后对照标准的文章翻译,全面理解文章内容。这样便于下一步熟悉文章框架以及为后期的背诵做铺垫工作。这个自己的翻译的过程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是习得思考,理解古文与现代文差异的过程。通过译文,帮助梳理文章结构。


3、文言文结构梳理及分析,为思维导图的构思做准备。

这个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详细的分析文章的结构。每段文字的书写逻辑、主要内容老师都有讲解。例如《醉翁亭记》,第一段主要讲醉翁亭的全景到局部的描写,第二段详述山中的景色。通过这样的结构梳理,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以及文章的行文逻辑,便于理解文章。同时通过结构的梳理,为下一步思维导图的制作,梳理主干。


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4、用实例,手把手教你做思维导图,形成记忆网。

我们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文本及译文详见下方图片。


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1)首先确认中心图,既然是“陋室铭”,我们就可以画一间房子。

(2)关键词归类:文言文,本身就是极简的语言,几乎通篇都是关键词。我们通过导图的梳理,形成一个体系,便于进行整块的永久记忆。通过译文我们可以看出,前三句话主要讲的是陋室,可以画在第一条主分支内。作者通过讲道理,引出“陋室”,然后在过渡到自己的品德上。

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所以,第一分支关键词:主分支:陋室;次分支(三排并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为了加深文章记忆,关键词可以配上关键图,便于理解和记忆,后面会有详细的导图展示。

(3)第四、五句是第二条主分支。这句话主要讲了陋室所在的环境,有碧绿的琴台和青葱的杂草以及作者所交往的人。

第二分支关键词:主分支:环境;次分支(四排并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配合相应的关键词图片。

(4)第六句和第七句,主要讲了陋室里有怎样的人,他们会在里面做什么以及大家的感受是什么 。

第三分支关键词:主分支:干什么;次分支(四排并列):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

(5)最后两句理解为文章的总结,作者把自己的陋室比喻成诸葛亮的茅庐,杨子云的玄亭,并借用孔子的话题收尾。

第四分支关键词:主分支:总结;次分支(三排并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由于文言文中经常出现抽象的字或词,关键词要用形象的关键图做标记。一是可以增强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惟吾德馨,可以画一个点赞的图样表示因品德美好便感觉不到简陋了。

文言文不好理解,背不下来怎么办?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法

最后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思维导图,看看你能不能通过这幅图把原文内容全部背下来。关于其他文体,比如古诗、现代诗的记忆,可以翻阅我之前发过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