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渠鎮地名來歷及歷史上的繁榮(下)

三渠鎮地名來歷及歷史上的繁榮(下)

龍洞渠圖(局部)

上世紀七十年代涇惠渠改線,渠系調整三限功能被廢除,楊府村成為分水點,1977年漢堤洞以下三條支線全部改線,漢堤附近三條支渠全部廢除,歷時近二千年分水點至此消失。

二、漢堤洞地形和傳統文化

由於漢堤洞村二千年前白渠就從此流過,後又歷經各代至於民國,由於不斷進行淘浚,歷年堆積於是在此形成一條長長的條狀高地,據當地村民回憶,漢堤洞村最高處高於地面幾近二十米,人們曾在此泥沙土丘上建築廟宇若干,自七十年漢堤分水功能消失以來,歷年取土或為建築或為生產,至今在漢堤老村處(廟遺址)依然高出周邊約數米。

三限正對東面的老渠(民國)在村裡已被填埋成通衢大道,西面也成為生產路與涇雲路相連,而且與周邊地平基本相當,老渠(民國)痕跡早以蕩然無存,老渠南側更為古老的白渠等古渠地形大致可以看出,村名稱“漢堤”即為古渠流經位置,只不過經過地形的改造,痕跡已不是十分明顯。村子東面有一道寬約百米,高約四五米左右的土梁向東北延伸,據村民說直到三原,這是由於村民將古渠兩邊淘浚堆積的泥土,填掉老渠平整之後形成的。在衛星圖上可以清楚看到,這道土梁從漢堤洞村折向東北,渠的走勢可大致可見,土樑上現在種植有多種農作物,可見的有花生、玉米、蔬菜、棉花等。

西南—東北走向土梁,古時稱為漢堤。也有資料說是漢代為防範北部水流南溢,故而築堤,於是就成為現在人們所說的漢堤。但根據引涇工程的情況來看,最大的可能是由於人們歷年清淤,層層堆積,年深日久,水渠周邊的土地自然就高出周邊許多。有的甚至形成數十米高的土丘,並且這土丘年年“增大”就如同一個小孩子,很早就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因地相形,就在這修建了廟宇,進行祀神祈福,賦於各種不同職責的神們開始進駐,最早進入也是最有名氣的是藥王孫思邈,所以此地有時也稱藥王洞,《宣統重修涇陽縣誌》說“藥王洞,一名漢堤洞,在縣北十里,洞祀孫真人。”漢堤洞這個名字很早,是“漢潢山”與“藥王洞”兩個名字的結合,老縣誌在本縣古蹟裡面又記載:漢堤洞在縣北十里,一曰漢潢山,南繞渠流,逶迤東北,長十餘里,蓋漢時築以防水,上有孫真人洞,下有翠柏數百株。這些柏樹保存的時間極為長久,至少在民國末年還在,據漢堤洞村數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回憶,在小時走在這裡,感到陰森森地,有陣陣涼意,由於年齡緣故,十分的害怕。

村民回憶,當時的廟宇所在的土丘至少要比現在高十幾米,最大的殿就是藥王殿,坐西向東,然後還有玉皇廟、土地廟、娘娘廟。有神的地方就不會缺少廟會,古人借娛神的機會自然就有商業活動的痕跡,這種商業活動的痕跡現在見到最早的資料是在康熙五年(1666年)廣東籍詩人、文學家屈大均遊歷到此,參觀了二月二日東嶽廟會時的盛況,他寫道:“陝地繁華,以三原、涇陽為第一,其人多服賈吳中,故奢麗相慕效……婦女結束如三吳。”由屈大均的描述不難想象當時漢堤洞附近,涇陽縣城的商業景況,進而可以推知漢堤洞周邊農村經濟狀況。很可惜由於歷經戰火與文化浩劫,碑誌多被毀壞,能夠保留下來的文字資料不多。又由於清末至民國時戰亂、饑饉不斷,本地土著民眾死亡逃亡眾多,現在村子周邊多屬客戶,以河南籍人士為主,老人們回憶到的資料也多隻能追溯到民國時期,所看到遺蹟同樣如此。期待不斷髮現,希望能獲提更多的文字資料。

漢堤所在的地方有許多傳說,譬如說是郭子儀屯兵處、郭子儀單騎退回紇等故事,凡是當地人都能繪聲會色的進行講解,其實這些故事之所以會保留並非由土著傳承下來,而是因為這裡曾有郭子儀祠,祠碑記載相關的事蹟被村民廣為傳播,打開縣誌地理部分,可以發現兩段文字:“豐稔原在縣北二里許,俗稱北原也,原自仲山之麓蜿蜒東南下至高陵始盡,唐郭子儀屯兵於此,故又名解甲原。……唐郭汾陽屯兵處,在縣西北五里解甲原,又稱豐稔原,上有單騎卻敵碑,祠在東門內,同治元年毀。”除了郭子儀這兩則傳說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郭子儀練水兵的傳說,大略內容是郭子儀為抵抗侵略,曾在漢堤洞之北的較為低窪的郭岢廓練水兵。這個傳說從時間和內容來看,應該是從郭子儀屯兵等內容衍生出來的,水兵多不比附,漢唐至現在關中缺水,雖然郭岢廓此地較低,屬積水地,村民回憶民國時挖一鍁地裡都會出水,每有大雨戶戶家裡都會進水,渠系也可能在此地決口,但也至於水多到可以浮大船的地步,或許從“水那麼大,郭子儀都可以練水兵了”語演繹而來。此地北有武寨府村,寨、府顯然與軍事相關,郭子儀他事或有可能,但練水兵卻可以給本地再增加一點神秘的色彩。

三、三限的遺留殘跡

這次至漢堤洞,接待我們的恰好是漢堤洞村前任的支書,聽到我們對於三限閘有興趣,很早就在公路上等候我們的到來,這位村老書記恰好就是村裡負責看護三限閘,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三限口(閘)的遺蹟。

三限閘位置在漢堤洞村西南,楊府村分水閘下南向渠道以西數十米的地方,原來的渠道早已被平整為通村公路一條,沒有一點歷史遺留,三限口就位於這條路的北側。數十米之個就看到此處樹木從從,有一高於地面一米有餘土臺,近前則為小屋莊稼蔬菜等遮掩。臨路一側可見水泥與磚塊砌壘渠狀開口一道,此渠開口北側保護較差,土臺西北側一道樹林向東北曲折延伸。由北向南基本屬於一、二、三支渠,分別流入三原、高陵等縣,七十年代渠系調整,此處廢棄,渠道填平。據他說在此渠之南數十米處亦曾有老渠一道,其意似指古渠,或者說三限段上游乾渠似有變化,這點待查。土臺之上村民種植有些許棉花、花生等物,由於缺水長勢較差。

在參觀三限口遺址時碰到兩位老人,與老支書打招呼,出人意料的是竟為河南腔,二人交流時語速較快,難以辯析,經翻譯才知老人以為我們的到來與新建鐵路有關係。通過進一步瞭解得知這裡的村民大多為客籍,來源十分複雜,在人口普查時發現源自有五省十八縣,多是由於抗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原因逃到陝西。由於漢堤洞附近地勢較為低窪,積水較大,多屬於鹽鹼地,本地土著由各種原因住戶很少,於是這裡就成為難民的樂園,難民的積聚形成一個又一個村落,漢堤洞就如此。離開漢堤之後,又見到不少村民,他們之間的語言交流基本上都使用河南口音。

由於漢堤洞村多是河南客戶,解放後這個村子與外部居民聯姻較為困難,村裡的小夥子娶媳婦不容易,後來中原人吃苦耐勞的性格,再加上心思活絡,村子經濟好轉,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據他說多年以前僅蔬菜收入一項,本村收入就達二百多萬,而現在更是周邊少有的富裕村莊,原來在縣城中最早買冰箱、電視一類大電器的,基本是都是漢堤洞人。在走訪的過程之中,發現漢堤洞村房前屋後,邊邊角角均無閒地,多種植菜蔬果木一類,土地利用充分。進到一二村民家中,庭院經濟則養殖、果木等,房屋修建高大,裝潢使人耳目有新意。

“現在,姐姐給妹子在漢堤介紹對象,漢堤不夥再也不愁娶媳婦了。”唯一遺憾的是由於村裡的房屋建設取土,原來的渠系遺蹟逐漸消失,數十米高的土丘,現僅剩幾米,地形變化大,碑誌遺存發現也少。聽老支書說要恢復漢堤古廟,希望他們在挖掘傳統文化中有新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