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旅行社或旅遊工作者,該做哪些事?

上海快樂親子營小馬哥


疫情當下,旅行社和旅遊工作者最首要的問題就是解決生存問題,挺過難關。

1、目前雖然很多省份都可以開展省內的旅遊活動了,不過很多遊客對疫情期間出遊還是擔憂,報團的遊客不多,旅行社可以設計一些舒適的低價的一日遊,引導老客戶積極參加;

2、通過老客戶社群做一些長線的預售活動;

3、設計一些性價比高的短途的自駕遊線路,疫情期間很多遊客都喜歡選擇自駕遊;

4、有條件的旅行社可以到農村做一些公司的宣傳活動,增收一些新的會員。





旅地理


佛系的攜程老大梁建章都開始直播帶貨了,曾創辦錘子科技的羅永浩都開賣老對手小米的手機了,誰也要討個營生……

那麼我們同為旅行社的同行來講下,做為同行大家在都在做什麼。境外地接社開始賣目的地的特產,如乳膠、特產等等,國內的地接社跟組團社大都轉類似與淘寶購物券,瘦身產品,還有各種京東類的分銷,雖然沒辦法跟我們旅遊人之前的收入相比,我認識的一個同事就直接轉為淘寶購物劵,每天淨收入200元。實際上我們一線的從業人員都有不少的圈子,人脈,凡報名旅遊了的客戶都是我們的資源。這部分資源用來帶貨是個不錯的選擇。主要的是能存活下去。畢竟咱們房貸要交,水電,吃穿用度少不了。

子疫情後,大部分旅行社都是拿到旅行社質保金,之前沒去的團該退款以及後續工作還是要做的。

另外隨著疫情的的腳步,我們也即將迎來的小長假,雖然組團是沒辦法,但是門票,酒店,找到優勢板塊,也不是沒有一點羹湯可分。

外有,即使疫情結束,我們期待的旅遊業復甦沒有這麼快,不是特別樂觀。我們要做好長期打算,充好電,換行業相關,跟自人技能相關的工作,可以在這時間嘗試一下。



粵遊小當家


首先非常樂意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疫情開始,可以說旅遊業就已經開始承受沉重打擊了,旅遊也一直都是感冒敏感行業,我四川從事旅遊工作16年,從08年大地震,到泥石流,再到17年九寨地震,到2020年疫情,還一直在堅守,也可以說多少有些疲憊。

旅遊工作從業人員分:旅行社、旅遊車隊、酒店業,餐飲業、導遊,包括票務,方方面面一旦有疫情無一倖免。

一:旅行社現目前能做的工作就是辦公室大量工作人員無法開展業務的,可以說是委婉辭退了,要不也只能輪流值班。再者可以整理老業務,對恢復工作作出規劃,員工做好培訓工作。

二、旅遊車隊,可以找有關部門進行自救,可以進行班線客車的加班隊伍,對現在務工人員的出行復產工作,作出貢獻,也是一種自救,也可以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會議提供車輛服務。盡力自救。

三:酒店業可以從團隊接待,轉變到散客接待,開通網上業務,增加閃客入住率。同時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培訓員工禮儀規範,打鐵還得自身硬。

四、餐飲業:和酒店行業都一樣,是面對一線顧客,沒有團隊接待,就要增加閃客業務,菜品特色和質量要嚴格把控。多餘員工暫時待業,或者先去做兼職工作。

五:導遊沒有了團帶,就可以說是成功失業,不轉行就繼續堅守,多充電,學習,以適應新的開始。轉業或者做兼職工作也可以等待旅遊業的恢復。

六:景區票務、機票、火車票可以做打折促銷,以本省自己為主,進行半票業務開展,也帶動出遊的積極性。針對旅行社進行積分登記,以後旅遊業恢復後對積分作出獎勵。同時開展閃客網上訂票優惠業務。

以上回答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些幫助。比如我現在就在做西瓜,頭條自媒體,多瞭解相關產業發展趨勢。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