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應該向名師學習什麼?

劉原四川師者情懷


從教十餘年,參加過無數次教學觀摩活動,聆聽名師的課,每次都深受啟發,原來課還可以這樣上,原來課還可以上成這樣,課堂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激情,學生是在輕鬆愉快中獲取知識。面對名師的課堂,我們感到他們課堂無論是領先的教學理念以及獨特的教學設計,還是融洽的課堂氣氛和精湛的教學技藝,都給我們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首先,領先的教學理念源於好讀書,讀好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有我首先要向名師學習愛讀書的習慣,規劃好讀書的計劃,有計劃有目的的讀書,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增強自己的理論基礎。

然後,獨特新穎的教學設計源於名師對教材,教法,學生的深入研究,吃透教材,明確目標,重難點,明瞭學生需求,對位設計。

再者,融洽的課堂氛圍在於師生關係和諧,所以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尤為重要,名師很與學生打成一片,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是學生的朋友,學生愛老師才會喜歡老師教的知識。


悟理生智


 

  作為一個教師,因工作需要,我經常參加教研活動,聽了不少名師上課,對名師有了一些淺薄的看法。在我看來,當今教育界名師可劃分為兩類。一類名師名不副實,主要靠“商業化炒作”或宣傳獲得。另一類名師,通過踏踏實實的工作,認真鑽研,從基層學校崛起,獲得學生、家長和同行認可,名至實歸。

  靠炒作而成名的教師,在目前浮躁的社會,人數不少。隨便瀏覽網上,為了招生需要,幾乎每一個培訓學校,都用名師作為主打招牌。在廣告宣傳中,名師來自重點大學,甚至有出國留學經歷,教學成績顯著。這些名師,對外人來說,霧裡看花,真假難辨。

  

  炒作名師,不僅出現在網絡上,在一些中小學校,也不乏存在。有少數名師,幾乎不承擔實際教學,但在各類教學比賽中,卻少不了他們身影。為了上一級公開課,他們長時間準備,並反覆演練,似春節晚會彩排。他們雖獲得了許多榮譽,被譽為名師。但是同事們一點不佩服,譏笑是作秀大師。這類名師,因缺乏深厚教育底蘊,宛似天上流星,名聲很難維持長久。顯而易見,這類名師,沒有什麼值得別人學習。

  最令我敬佩的名師,還是後一類名師。他們不懂炒作打造,埋頭教學,工作踏實,對學生有愛心。教學不墨守成規,與時俱進,善於學習,課堂教學和育人方法不斷創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們教學成績顯著,在教育界有一定影響,成了名師,是意外收穫。他們名至實歸,真正值得大家學習。學習名師高尚品德;學習名師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學習名師,善於學習,持之以恆的鑽研精神。

    

   

  


愛跳舞的書


智出於學,慧源於習

張敬義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變得有智慧,成為名師,需要學習。向名師學習什麼?根據自身需求而定。向名師學習也是講究緣分。現淺談學習體會如下:

向葉聖陶學習語文教育思想。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的教育思想: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達到不需要教,就是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本領,一輩子會學習語文。

向於永正學習教語文。

於永正老師的語文課堂是兒童化的課堂,他追求教學目標的"簡",教學方法的"易",教學活動的"趣",充滿教學智慧,值得終生研究學習。

向張慶老師學習寫論文。

張慶老師曾出版語之教育思想錄八卷,每卷都閃耀著語文教育的真知灼見,他尤善於深入淺出地闡述教育教學的思想、觀念、方法,值得品味學習。

向高林生學演講。

高林生老師被譽為中國教育演講第一嘴。他曾說過相聲,善於抖包袱,他的學術報告生動風趣,聽他的報告既長知識,又提高口才表達能力。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老師們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