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開車和地鐵出行,同樣擁堵,你會怎麼選擇?

Mkss


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只有一個答案:有條件的話還是選擇開車吧。哈哈…(不要拍我[捂臉][捂臉][捂臉])

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伴隨逐步復工復產以及復學,馬路上、地鐵里人流越來越多。既要上班、上學,掙錢養家、繼續學業,又希望能夠有效降低被感染的機會,條件允許當然是開私家車,這是勿容置疑的。

由於大家都這麼想,所以每天交通臺都會說“堵、堵、堵…”各條路不是“番茄炒雞蛋”就是“韭菜炒雞蛋”…哈哈哈😂……這也的確鬧心,腫麼辦?

早點出門唄,早一點規劃好線路,及時收聽交通廣播,大家一起做到安全駕駛,規範駕駛,不亂竄,不加塞,各司其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馬路事故造成的堵塞。很多馬路上的堵塞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因為不文明的駕車行為造成的。事在人為,大家通過疫情能夠規範到自己的駕車習慣那真是一份別樣的收穫。

再分析一下坐地鐵的情況。

上海目前地鐵的防疫措施做得的確很好,首先,不戴口罩是堅決不讓進地鐵的。其次,進入車廂後廣播裡面也會反覆提醒大家掃碼登記。(當然,據我最近的觀察自覺掃碼的人很少,其實是很簡單幾秒鐘的自我保護行為,很多人就是懶得去做。)

非高峰時間車廂內也不算太擁擠,至少人與人之間還有一點空隙。

但是存在一個什麼情況呢?很多人口罩是戴在嘴巴下面的,就是純粹的掛耳式戴法,理由嘛,估計嫌戴口罩悶唄……所以,還是存在潛在風險的。更不用說上下班高峰時間人貼人、人擠人了。

因此,我個人的經驗是:早上上班我比平時提前起床,早出門,避開早高峰,辛苦老公繞一點路自駕車送我到單位。相對來說我下班比較早一點,可以逼開晚高峰,趁地鐵不是非常擁擠就乘坐地鐵回家。

馬上要開學了,鑑於目前情況估計要選擇住校了,一星期回家一次,這樣做是最大限度保護自己吧。

最後就是祝我們大家都安好……

也希望疫情快點過去……🙏


一笑可置也


“五一”幾天假肯定要帶著家人出去走走,但由於疫情期間還是要避免人多聚集的場合,因此,我還是選擇自駕開車出行,至於堵車問題,其實只要時間安排合適擁堵時間和路段可以減少,開車出門旅遊的確方便,而且就在離成都僅僅83公里的蒲江縣玩玩。蒲江玩的地方很多,以朝陽湖、石象湖、長灘湖、飛仙閣為主景的朝陽湖風景區,於1986年被評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飛仙閣唐代摩崖造像、道教二十四治太清觀、漢代古鹽井遺址、明代河沙寺大殿、古南方絲綢之路遺蹟等。但我還是喜歡蒲江成佳的茶園。

今年三月份我去了兩次浦江主要去拍採茶製茶以及買賣鮮茶葉的過程。這次順便去茶農陳大爺家看看,陳大爺幾代人都以種茶為主,為人敦厚善談,熱情好客。如今成都疫情防控雖然降為三級,但5.1大假肯定人多吃飯是個問題,還是預防為主遊玩為輔吧,中午就在陳大爺家吃飯吧。現展示幾張上月去浦江成佳拍的採茶照片。













焦點映像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情況有點特殊,因為疫情影響,就到鄉下去了。

曾經黃金假期,到幾處著名景點,只是人太多,堵車、擁擠,給遊玩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

後來就避開黃金週,因為自己時間可以調控,就選自己的空檔,不但交通順暢,還可以安心看風景。

本人對出行的交通工具選擇,偏重自駕遊。這樣的好吃很多。易於結伴,互相照應;攜帶行李方便,吃的用的穿的,隨用隨取;沿途隨時停靠,風景任取;來去自如,少受擁擠之苦。

自駕遊相對於地鐵,地鐵安全係數比較高,自駕切勿疲勞駕駛!

其實,黃金假期,可多陪家人,特別是今年,為了避免感染病毒,儘量不要去人多地方,楊絳先生說過人生最美的風景是內心的精彩,是從容與淡定。人快樂健康,有美好的心態,哪裡都是美景,沒有好的心態,處處煩惱,那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到哪裡也看不到美景。

帶著家人,去家附近的地方,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山青水秀,何處不是風景?帶著家人走入自然,家人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