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以來,到1912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歷經了2132年、83個王朝。打從秦始皇算起,皇帝共有408位。加上未在位、死後被追尊皇帝的人73位,共計494位皇帝。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宋太祖趙匡胤

在這494位皇帝中,最佼佼者當屬《沁園春·雪》一詞中提到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

這五位帝王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是北宋的締造者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趙匡胤千里送景娘

武安市西部有一個著名的4A級旅遊景區——京娘湖,群峰競秀,山水環繞,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京娘湖的名稱正是來源於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出自大宋的開國功臣、宰相趙普撰寫的一本筆記——《飛龍記》,這本筆記記述了趙匡胤生平事蹟。其中就有一篇記述趙匡胤年輕時見義勇為救助一個落難女子京孃的故事。元代時,這個故事被編成雜劇《京娘怨》,戲劇記述了京娘對趙匡胤的愛慕之情以及趙匡胤心懷天下不為兒女之情所打動故事。明代時,馮夢龍《警世通言》和清代時武璿(xuán)《飛龍傳》都錄用了這個故事,但所表達的思想主題有所變化,主要突出趙匡胤的不圖私情、義薄雲天的形象。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京娘塑像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梗概:京娘姓趙,年方十七,隨父去曲陽燒香還願,途中遭土匪劫掠,幸遇趙匡胤拔刀相救,匡胤與京娘結為兄妹,獨行千里護送京娘回家,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體貼入微,關懷備至,京娘對趙匡胤產生了愛慕之情。當路過武安門道川,京娘晨起,臨淵梳妝,向趙匡胤訴說愛慕之情。趙匡胤出於大義,斷然拒絕:“賢妹非是俺膠柱鼓瑟,本為義氣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與那個響馬何異?況施恩圖報非君子所為”。京娘道:“恩兄高見,妾今生不能補報大德,死當銜環結草”。於是京娘投湖自盡(又有版本說京娘被趙匡胤送回家後,受到兄嫂猜忌而懸樑自盡),後被趙匡胤追封為貞義夫人。人們將京娘表達愛意的地方稱為“京娘湖”,京娘晾曬衣服處叫“搭衣巖”,京娘臨湖梳洗時的岩石叫“梳妝檯”,湖中的峽谷叫“宋祖峽”,湖中島也命名為“貞義島”。

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為媒介,武安不僅開發了“京娘湖”這一旅遊景區,而且,也開發了一系列著名的產品,如“宋祖酒”“宋祖玉液”等。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磁縣出土的韓令坤墓誌銘


趙匡胤發小武安人韓令坤

韓令坤,武安掛金峪(現南溝村)人,是趙匡胤的發小,打小他們就在一起讀書練武,有一天,趙匡胤和韓令坤在一屋內下棋,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鬥,就起來捉麻雀,他們剛出來,屋子就坍塌了。後韓令坤與趙匡胤同事周室,關係甚密。

宋朝建立後,趙匡胤授韓令坤為成德軍(河北正定)節度,宋太祖趙匡胤親征李筠,韓令坤率兵駐屯河陽,後復從討李重進於揚州,曾指揮修築揚州新城。乾德六年(968年),因疽發於背而猝死,趙匡胤親自著孝服於講武殿為韓令坤發喪,可見君臣感情多麼深厚。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磁縣出土的韓令坤墓中壁畫

趙匡胤與武安人韓重贇

韓重贇,也是武安掛金峪人,和趙匡胤也是好朋友。陳橋兵變時,韓重贇參與兵變,升為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後因為軍功任殿前都指揮,督建皇城。

乾德四年(966),黃河決口,韓重贇督軍士民夫修河堤。韓重贇屢負重任,為他人所妒忌,有人奏報韓重贇私自結交禁軍統領,因為趙匡胤正是通過結交禁軍發展勢力,奪取後周政權,所以對韓重贇非常憤怒,不予查證,就要殺掉韓重贇。趙普諫說:"親兵(指殿前司禁軍),陛下必不自將,須擇人付之。若重贇以讒誅,即人人懼罪,誰復為陛下將親兵者。"意思說,你把帶兵打仗的人殺了,誰給您帶兵打仗呢?趙匡胤雖然不殺韓重贇,但隨即解除他的軍職,出為彰德軍(相州,今河南安陽)節度使。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陳橋兵變

趙匡胤與武安人蔡審廷

蔡審廷也是武安人,同趙匡胤也是好朋友。宋初,授殿前散都頭指揮使。跟隨趙匡胤征討澤州李筠時,蔡審廷率先登城,被敵人的飛石砸傷腳,趙匡胤賜以良藥、美酒。等到車駕回到京都後,又親自赴官邸探視,賞賜甚厚。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雖是傳奇故事,不可信,但趙匡胤與武安人韓令坤、韓重贇、蔡審廷這些將領的交集的故事卻是錄入正史。這些武安籍的將領同趙匡胤一起發動陳橋兵變,一起南征北戰,為大宋的建立和統一做出了貢獻。

從與武安交集的幾個人物和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情有義的千古帝王趙匡胤。

趙匡胤,與河北武安交集最多的古代帝王

趙匡胤作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