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硬茬”難拔?小細胞肺癌免疫療法誕生,青大附院腫瘤精準醫學專家:目前國內開展得較少 亟需落地普及

半島記者 齊娟

談癌色變。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還在逐年遞增,並呈現年輕化趨勢,已連續16年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在青島排名前十的癌症中,肺癌因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第一殺手”。而小細胞肺癌因具有侵襲性強、增殖迅速、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預後極差等特點,是所有肺癌中最危險的一種。

近日,一款腫瘤免疫創新藥物阿替利珠單抗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為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腫瘤精準醫學中心主任張曉春介紹,這種新療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不過目前國內開展得較少,亟需落地普及。

青島現狀

每年新增千名小細胞肺癌患者

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發病時,多數已處於廣泛期。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小細胞肺癌與吸菸及二手菸暴露有密切關係,超過80%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吸菸史。小細胞肺癌是一種侵襲性強,增殖迅速的惡性腫瘤,約佔到肺癌總量的15%。據瞭解,目前,青島每年會新增1000名左右的小細胞肺癌患者。

張曉春介紹,很多患者最初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持續咳嗽,但結合輔助檢查,經過CT、MRI等相關檢查,最終出具病理檢查報告,才會被診斷為小細胞肺癌。三分之二的患者初診時就已經到了廣泛期,即疾病發現時候已出現了遠端器官或淋巴結轉移。令人恐懼的是,小細胞肺癌患者確診後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2%。

治療難點

亟待更加有效的創新治療方案

肺癌“硬茬”難拔?小細胞肺癌免疫療法誕生,青大附院腫瘤精準醫學專家:目前國內開展得較少 亟需落地普及

張曉春開出山東首張處方

“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雖然都叫肺癌,但病理類型完全不同,非小細胞肺癌雖然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很高,但隨著這兩年市民早診早治意識的增強,精準靶向治療和免疫療法的臨床應用,非小細胞肺癌已經在向慢性病轉變。”張曉春介紹,目前先化療再放療然後再化療的“三明治療法”是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臨床治療方案,但僅有20%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療後會出現症狀完全緩解,往往很快又出現耐藥,因此才會導致5年生存率極低。由於化療分不清楚“敵我”,在縮小腫瘤的同時,也會殺傷正常細胞,因此會存在一些副作用。

張曉春介紹,全球科學家從未停止過針對小細胞肺癌的各種創新藥物研究。自1970年以來,全球有40項針對小細胞肺癌的三期臨床試驗,但絕大部分試驗都以失敗告終。小細胞肺癌患者亟待更加有效的創新治療方案。

希望之門

新藥物加速落地惠及更多患者

2020年2月13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腫瘤免疫創新藥物阿替利珠單抗(泰聖奇®)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標誌著小細胞肺癌治療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4月29日,同濟大學附屬上海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為患者開具了泰聖奇®(阿替利珠單抗)的全國首張處方,標誌著作為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免疫創新藥物的泰聖奇®(阿替利珠單抗)在國內獲批不到3個月即正式落地。

“不過,這種療法尚不可及。”張曉春解釋,“為了使青島的廣泛期患者能儘早受惠,在阿替利珠單抗市場可及之前為急需治療患者提供有效治療手段,我們將開展阿替利珠單抗免費拓展性同情用藥項目。”

張曉春同時呼籲,希望我國可以開展更早期的臨床試驗項目,如侷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研究,通過更加規範化的多學科協作和患者全程管理,在小細胞肺癌一線患者免疫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放療、化療和更多的後線治療手段,進一步提高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獲益。

療法解讀

小細胞肺癌治療進入免疫新時代

“小細胞肺癌因為突變基因並沒有特異性,靶向治療幾乎沒有突破。而腫瘤免疫療法跟分子靶向治療不同,也是目前最先進的腫瘤療法之一。”張曉春介紹,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識別並清除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細胞,但腫瘤細胞為了生存和生長,也會採用不同策略“偽裝”,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不能正常殺傷腫瘤細胞。而腫瘤免疫治療就是重新啟動並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人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

“從全球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來看,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單純的化療手段,可以顯著延長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總生存,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30%。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的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為12.3個月,而化療組患者僅為10.3個月。這是首次看到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超過一年,而且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生存超過18個月。”張曉春說,這個結果讓從事腫瘤精準醫療的醫務工作者,以及患者和家屬非常振奮,這意味著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進入了免疫新時代。”張曉春說。

肺癌“硬茬”難拔?小細胞肺癌免疫療法誕生,青大附院腫瘤精準醫學專家:目前國內開展得較少 亟需落地普及

專家簡介:

張曉春: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腫瘤精準醫學中心主任

肺癌精準治療一直是張曉春教授研究的重要課題,她師承世界首席肺癌精準治療專家傑克·羅斯教授,擅長基因檢測指導下的肺癌精準治療。2018年,她帶領團隊啟動青島首項抗腫瘤原研新藥AL8326的I期臨床試驗,填補了青島原研抗腫瘤新藥的空白,在省內也實現了零的突破。2019年,張曉春教授創建青大附院腫瘤精準醫學中心,是國內首批腫瘤精準治療三級學科實體科室,中心承接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30餘項,以分子靶向、免疫治療為特色,為患者制訂個體化診療方案。2020年,張曉春教授作為主要發起人組織成立山東省醫學會精準醫學分會,引領省內腫瘤精準醫學發展。

張曉春門診:

週一門診: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2號樓2樓內科門診27診室

週三門診: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南院區負一層名醫堂

國際門診: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南院區國際門診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