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芝商所剛改完原油規則,又改農產品!

自從芝商所4月份改了規則允許負油價出現以後,20日就真的發生了原油價格跌到-37美元/桶的事情。期貨合約的價格都能為負了,還有什麼不能發生?無論是在原油寶事件中原地爆炸的多頭們,還是聽聞這件事情的吃瓜群眾們,無一不感慨自己還是見識太少想法太天真。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以後怕是沒有誰敢忽視芝商所改規則這件事情了,不僅不能忽視,還得供成是風向標來看。


就在“豆粕人”(微信公眾號:豆粕人)擔心著原油價格都跌成負值了,美豆價格會不會也掉成負數之時,芝商所正好就把改規則的手伸到了農產品上。外電4月28日消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發佈執行報告,重新設定穀物及油籽期貨的每日價格限制(每隔6個月在5月和11月重設),5月1日生效。以下為調整後的穀物及油籽期貨每日價格限制:


豆粕人:芝商所剛改完原油規則,又改農產品!

其實每年,芝商所都會對農產品每日價格波動幅度調整兩次,第一次在5月,第二次在11月,不同於突然改寫原油價格的規則,這次對農產品遵循的是原有規則。在調整後的規則中,調高了美小麥的初級價格限制。


處於低位區的美三大農產品本身就吸引著不少注意力。與其擔心美豆價格為負,其實更該考慮的是美豆有多少上漲的牌可以打。


首先,為什麼不必擔心美豆價格為負?

第一,作為美豆的買方,我們需要擔心的永遠不是他的價格低;

第二,在原油上玩兒的交割牌在美豆上行不通,這次國際資本就是看準了中行的多頭們不可能參與交割才敢這麼玩兒的,大豆貿易上不存在這個漏洞;

第三,美豆仍然有規則以外的玩兒法,比如貿易戰,或者其他基於各國政治考慮的行為。


其次,美豆可以上漲的牌有多少?

第一,美豆價格今年上半年都很低,但是中國並沒有採購大量的美豆。雖然買了不少巴西豆,但是難道上半年買的這些豆子也足夠下半年用嗎?如果不夠,那就是說下半年還是要繼續進口大豆的。如果此時中國進口了很多美豆,就並不需要去過多去考慮美豆價格後期萬一上漲了,正是因為沒有進口,站在美豆的角度,才越有可能利用這個市場提供出來的空間進行運作。就像很多飼料企業的經理們平時會關注市場物理庫存的高低是一樣的道理,物理庫存越低,則越要擔心價格突然上漲。

第二,老生常談的天氣問題。全球多地都出現了異常高溫,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4月20日表示,今年的全球氣溫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年份之一。天氣對大豆的種植和生長有著直接的影響,我們已經沉浸在800-900美分/蒲式耳左右的美豆裡將近2年了,但是美豆因為天氣炒作上漲500美分/蒲式耳的時候並不少見,有誰還記得2012年到過170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美豆?

第三,全球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太多的不確定性。在中國進口的大豆中,美國和巴西的大豆所佔比例在80%以上,現在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03萬了,巴西突破7萬。新冠疫情雖然剛開始是個醫療健康問題,但是慢慢的會引發經濟問題、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現在巴西政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動盪,而一向自信強勢的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這反映出美國國內疫情幾近失控的形勢,特朗普再也沒辦法靠引導輿論來掩蓋了,新冠疫情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正在向美國展示其強大的反噬能力……在這種背景下,任何正常的秩序都有可能被打破,豆農們會不會繼續種大豆?港口工人們會不會罷工?一個穩定的大豆供應鏈能否持續?


五一,中國將進入為期5天的假期模式,而剛改完規則的美農產品又會如何利用這個時間窗口?值得期待。


看完文章別忘了點個“關注”(文章右上角)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