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影響消費習慣?超七成北京市民“雲消費”為主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領域衝擊較大,但也催生了新的消費需求、消費模式和消費習慣。哪些消費增加最多?哪些線下消費活動最受期盼?北京市統計局對此進行了調查。

運用網絡和電話兩種方式,北京市統計局於4月開展調查,範圍涉及全市16個區,調查對象為目前居住在北京市的5582名消費者。

生活食材和醫藥用品消費增加最多

在問及“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3月即疫情期間您的家庭增加的消費有哪些?”時,生活食材和醫療用品成為增加最多的消費項目:

81.4%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米麵糧油、肉蛋果蔬;55.5%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休閒零食、速凍食品;53.8%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在線問診、購買醫療用品和服務(如口罩、酒精)。

同時,約半數被訪消費者的日用百貨消費有所增長,為42.8%。

另外,“雲生活”滲入日常:34.6%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在線教育培訓;26.9%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線上文化娛樂服務,如在線網遊、手遊等充值,主播打賞、觀看在線電影、賽事、健身視頻等;24.1%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購買圖書等等。

疫情如何影響消費習慣?超七成北京市民“雲消費”為主

線上生活開啟“加速鍵”

疫情期間,線上生活開啟了“加速鍵”,“雲生活”的消費特點進一步凸顯。

調查顯示,“雲消費”成為逾7成被訪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的主要購物方式。具體來說,39.5%的被訪消費者表示疫情期間購物方式有變化,由實體店購物為主轉至網上購物為主;33.8%的被訪消費者原來和現在均以網上購物為主。但仍有26.7%的被訪消費者仍以實體店購物為主。

同時,52%的被訪消費者表示疫情期間線上消費頻次和消費金額均增多,45.9%的被訪消費者表示疫情期間線下消費頻次和消費金額均減少。

旅遊觀光、就餐、聚會最受期盼

調查顯示,在問及“北京疫情結束後,您期待哪些線下消費活動?”時,65.9%的被訪消費者期盼外出旅遊觀光;63.4%的被訪消費者選擇外出就餐、聚會;46.0%的被訪消費者選擇逛街購物;36.2%的被訪消費者選擇觀看電影、演出、體育比賽等等。

疫情如何影響消費習慣?超七成北京市民“雲消費”為主

勤洗手、戴口罩、不吃野生動物將成為新生活習慣

調查顯示,當問及“北京疫情結束後,您會有哪些改變”時,83%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勤洗手,注重個人衛生;70.1%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了在人員密集場所戴口罩;64.6%的被訪消費者選擇不吃野生動物。

另有不少被訪消費者選擇了儲備醫藥防護物資,使用公筷、實行分餐,運動健身,多使用移動支付,購買健康家電等。

8.6%的被訪消費者選擇關注百貨商場直播帶貨。

疫情如何影響消費習慣?超七成北京市民“雲消費”為主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雪檸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吳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