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谷歌們的價值觀“長什麼樣”?

蘋果、谷歌們的價值觀“長什麼樣”?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性格”,並因此而不同。當我們談到蘋果時,腦海中肯定會浮現出“創新”“設計感”;當我們談起到微軟時,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是“實用”“效率”。這些第一印象往往代表了這家公司所強調的價值觀或者說“性格”。那麼一家公司的企業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呢?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些公司的招聘啟事上一窺究竟。

近日,國外的 AI 文本分析公司 Textio 整理了來自蘋果、谷歌、微軟等十家科技巨頭共 25060 份招聘啟事文件,利用數據統計的方式展現出每家公司的職位描述用語。這些公司收錄的三個詞的使用頻率,都遠遠超過其他公司,也遠遠超過整個行業的平均使用頻率:

蘋果、谷歌們的價值觀“長什麼樣”?

儘管招聘的員工職位不同、需求不同,但不同公司在招聘啟事中使用的描述用語,仍然帶有該公司所強調的特徵。這些特徵非常有趣,像是圖表中收錄的公司所使用的高頻詞彙都相對統一地指向了“某種特質”,谷歌是“行動派”,微軟仍保留了“老式 500 強管理風”,Slack是“陰性而柔和”,Netflix 風格“軍事化”,亞馬遜則是一個“狡黠的商人”。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不僅能看到這些公司所期待的員工的特徵,更能一窺這家公司所強調的企業文化或者價值觀。

老派微軟,新式 Uber

通過對這些高頻詞的逐一解讀,我們發現科技互聯網公司內部有老派和新式之分。

像微軟和 Salesforce 這類成立較早的公司,用詞比較古典,會強調公司職員在職位上的作用。比如微軟用詞頻率最高中的:“driven person”(吃得了苦,耐得了勞)、competing(敢為爭先、樂於競爭);企業管理軟件公司 Salesforce 則會強調“work hard play hard”(工作盡興,玩得開心)。其他用詞比較老派的公司還有亞馬遜和 Netflix,前者強調工作所需要的辦公氛圍 (fast-paced enviroment),後者強調員工要不辭辛勞(bull by the horns)。

與微軟這類老派公司不同的則是以 Uber 為代表的新式公司。這些公司成立時間大多基本在最近 20 年。它們在用詞表述上顯得更為開放,更強調員工的個性發揮。

該類型的典型代表為 Uber,其超過其他公司最多的高頻詞“whatever it takes”很好的展現出新式公司在文化理念上的獨特之處。“whatever it takes”可以翻譯成:“不計代價做到某事”,這反映了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價值觀——除了目標,上下級、工作分配等公司制度規定都可以讓步。其他如

Slack 的“meaningfully”(有意義地),Twitter 的“nerd”也都表現出這些公司重視員工的開放性和多樣性。

蘋果、谷歌們的價值觀“長什麼樣”?

總的來說,老派的公司相對強調員工在集體之中發揮作用,而新式的公司則更多鼓勵員工發揮個性,以學到東西為目的(Twitter 的“diverse perspectives”“passion for learning”)的完成工作,極端一點的如 Uber,甚至會鼓勵全體員工都能成為“明星、演員”(all star)。

當然,無論是老派公司還是新式公司,這兩類科技公司都會強調效率和進取心。不過,兩種公司在表述方面差別仍然很大,Netflix 強調效率時提到“weed out”(淘汰),谷歌則表述為“prove that”(證明給我看);談到進取時,Salesforce 會說“hungry for”(如飢似渴),Uber 的表述則是“high-performance culture”(高績效的文化)。

女性佔比只有三分之一,但撐起了社交服務類公司的半邊天

科技公司的程序員文化向來興盛,但這些程序員文化中的一個特點就是“女性”角色或特質缺乏。反應到這些科技公司的招聘啟事也十分明顯。在十家公司三十個招聘高頻詞中,女性應聘者佔比較高的只有 10 個,佔總體的三分之一。

這十個女性應聘者更重的詞強調的文化特徵比較符合傳統女性“感性”的定位,如蘋果公司的招聘中提到的“empathetic”(同理心)、“comfortably”(舒適地、舒服地),Facebook 提到的“our family”(公司即家),辦公協作軟件公司 Slack 提到的“care deeply”(深切地關懷)。相比較而言,谷歌、Netflix、微軟這類偏技術的公司則沒有類似的表述。

蘋果、谷歌們的價值觀“長什麼樣”?

從這十個詞分屬的公司來看,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偏消費端運營、服務類的公司,比較有代表性的為社交公司 Facebook 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辦公協作軟件公司 Slack。Facebook 對“our family”的使用頻率是同行的 23 倍,相應地,也吸引到了更多的女性應聘者;Slack 的招聘高頻詞則全都屬於女性應聘者喜歡的類型。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偏運營類的公司更需要女性角色的存在,而不是一群不善交際的程序員。或許對於谷歌這樣一心想要“復興”社交的公司,可以考慮先在內部多招一些女員工。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即使是一個崗位的職位描述、工作模式,都會體現出公司的價值觀。企業雖然花費了大量精力財力來塑造和傳遞僱主品牌,然而不管公關怎麼說,真正的企業文化最終還是會體現在團隊形成的最基本要素——人的身上。

如果你想知道一家公司究竟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或者想去某家科技公司工作,作為深入瞭解的一部分,不妨細讀一下它的招聘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