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曾國藩是個好人,也有人說曾國藩是個屠夫。請問一下,大家怎麼看?

費蕭何


曾國藩是怎樣的人呢?在這裡請先看前人的評論再說

辛亥革命中的章炳麟對曾國藩的評價一樣,近百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曾國藩褒揚者有之,斥罵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時,即有人責其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以致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甚至有四面楚歌之慮.辛亥革命後,一些革命黨人說他“開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遺臭萬年的漢奸,建國後的史學界對他更是一罵到底,斥為封建地主階級的衛道士、地主買辦階級的精神偶像、漢奸、賣國賊、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1980年代以來,學術界對曾國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對他的評價也相對客觀.

民國著名的清史學家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將曾國藩與左宗棠對比:“國藩以謹慎勝,宗棠以豪邁勝.”

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毛澤東和蔣介石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毛澤東青年時期,潛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即使是在毛澤東晚年,他還曾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蔣介石對曾氏更是頂禮膜拜,認為曾國藩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他把《曾胡治兵語錄》當作教導高級將領的教科書,自己又將《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終生拜讀不輟.據說,他點名的方式,靜坐養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國藩.曾國藩的個人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蔡鍔將軍對曾氏以愛兵來打造仁義之師的治兵思想推崇備至:“帶兵如帶子弟一語,最為慈仁貼切.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付之一炬.”

左宗棠對曾國藩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咸豐同年間,曾國藩在“借夷助剿”、夷商代運南漕、派人購買美國機器創辦江南機器局、辦理天津教案等涉外活動中的表現,指出在嚴重的內憂外患而大多數士大夫沉湎於義理考據之時,曾國藩能獨立時代潮流,把握風雲際會,並且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繼承和發揚林則徐、魏源的經世致用之學,大力倡導學習西方,開展自強新生政運動,從而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風雲人物.

一、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製造業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

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他教導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毛澤東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即以此為藍本,蔣介石黃埔建軍時,也將他的《愛民歌》印發學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國國情,寫一篇《討粵匪檄》,使許多知識分子脫去長衫,率瓴黑腳杆的相實農夫,投到湘軍的旗幟之下,同太平軍作戰並取得了最後勝利.

三、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至的擁戴;他的學問文章兼收幷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介石),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穩之楷模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這是因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歲官至二品,在清朝獨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穩,歷盡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五、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國藩一生致力結交、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捨出謙遜的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謀官要權,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多人.他們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這樣的謀略作戰軍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第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

六、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象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曾昭掄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

七、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

曾國藩在同輩士大夫中“屬中等”,頗為鈍拙,但他志向遠大、性格倔強、意志超強,勤學好問,非常人所能及.他從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撥於流俗”,天天寫日記反省自己,一生中沒有一天不監視自己,教訓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謙恕自抑,豁達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著“拙誠”、埋頭苦幹,不論遭受多大打擊,都不灰心喪氣,而能再接再厲,堅持到底.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訣.

八、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幹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毛澤東).《清史稿——曾國藩傳》也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善以禮運.”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世人稱其為半聖。他所說的各類名言,特別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擁有很高的成就。就算 是現在,曾國潘家書,還在被人廣為傳閱。曾國潘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 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世界上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有正反兩面性,特別是晚清重臣,後人對其評價好壞極為鮮明。曾國潘、李鴻章這兩師徒,後世之人對其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說曾國潘和李鴻章 是真正的實幹家,不搞虛的,從實際的方面增強國家的實力。也有人說,他們是賣國賊,在外國人面前奴顏媚骨,不顧國家利益。有人說曾國潘,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給清朝續命, 實在是漢族人的恥辱。曾國潘這個人有這麼多面,那麼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他呢?

讓曾國潘開始平步青雲的功績,應當就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看中國整個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每個王朝覆滅的先兆皆是農民起義。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漢末的黃巾軍起義,元末 的各方起義,明末的闖王等等。到了清末,也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起義,此次起義發展之迅速,駭人聽聞,短時間內就佔據了半壁河山,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此次起義,就 是太平天國運動。晚清之時,清廷腐敗,社會黑暗,人民苦不堪言。在這麼一種情況下,依靠天主教的教義,發展起了太平天國,期望建立一個平等共富的國家。

九:在起義的銷煙席捲大地之時,曾國潘受命組建湘軍,隨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曾國潘用兵奇詭,行事兇辣,很快協同其他大將,將太平天國起義鎮壓了下去。

在此次鎮壓中,曾國潘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他極為狠毒,不僅殺俘,而且還屠城。他和弟弟曾國荃,被時人稱之為曾剃頭、曾屠戶。對於曾國潘此種做法,小編不做評論。 只客觀來說,曾國潘鎮壓太平運動,是作為他清朝臣子應盡的責任。而對於有人說,此舉是給清朝續命的說法。在面對西方列強之時,相對太平天國,小編更傾向於清朝。小編是站 在很實際的一點來看的,在面對列強之時,清朝雖然已經積弊甚深,但至少在朝廷裡還是有許多有志之士,眼光深遠,看見了未來的出路的。由這些受過系統教育的士大夫階層來處 理各種狀況,總比太平天國一群沒有受過許多教育的人來面對要好。只看太平天國領導階層,在取得一部分成就後,便沉迷於金銀享樂之中,甚至還內鬥嚴重來看,就不適合當時的 中國。

在說天津事件中,因為外國傳教士的惡行,天津人民皆氣憤不已,進行了激烈的報復。對於此種情況,朝廷派出了曾國潘來處理這一事件中。曾國潘此次的態度,使得他有了賣國 賊之稱。原因無他,曾國潘鑑於法國和清朝的軍事差距,選擇了妥協,不僅嚴厲指責天津人民,而且還將扣押的傳教士放走。此次所作所為,到底是好是壞,其實並不好評價。在 此次中國都有過錯,曾國潘考慮到清朝不敵法國是好,但是他指責天津人民,也不是一種好的做法。

在我看來,曾國潘還是功大於過的。至少他被稱之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足以見證他的功績。在他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製造業的先河;建立第一 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 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商用軍用民用


位置不同,看曾國藩的角度不一致,最後的結論也不一樣。

從清王朝的角度看,他維護了王朝的統治,算是半個好人;但是從太平天國的角度看,他手下屠城的舉動,可以說是一個屠夫。


周曉林律師


怎麼看,轉著圈看唄,從不同角度看,360度的看。

曾國藩是歷史上爭議較大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曾剃頭,瘋狂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崇洋媚外處理天津教案;更有甚者指責他維護慈禧太后的黑暗統治,以上種種都是黑曾國藩的主要原因。

挺曾國藩的認為曾國藩是千古聖人,完美無缺。他自律,臨死之前一天還在寫日記反思改過;他堅韌,屢敗屢戰,結硬窄打硬仗,組建湘軍打敗洪楊;他廉潔,死後沒給孩子留下太多遺產,以至兒子看病都沒有錢。現在很多成功學都打著曾國藩的旗幟賣課程就是很好的證明。

以上兩種說法都有道理,為什麼截然不同呢?因為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為什麼角度不同,因為每個人眼界或者理解不同,甚至有些人把這個當做生意來做。人家拼命販賣曾國藩,你說曾國藩不是好人,人家能同意嗎?

所以各位想怎麼看曾國藩就怎麼看,不用聽別人的,也不用任憑其他人向你灌輸各種觀點。

我這個答案是我自己的看法,你們隨意看曾國藩就可以了,只要是尊重歷史就可以了。

喜歡的可以關注,一塊聊聊有溫度有意思有趣味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