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譚丹丹:用行動詮釋志願精神

廣水譚丹丹:用行動詮釋志願精神


她叫譚丹丹,37歲,中共預備黨員,現任廣水市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隊長、廣水市廣善義工聯合會理事,是一名“全職媽媽”。

作為一名志願者,她從獻血開始就逐步走上志願服務的道路,不僅僅參加獻血,還參加廣善義工聯組織的各項活動,是一位深得大家愛戴的“大姐。”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她用她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志願者“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


廣水譚丹丹:用行動詮釋志願精神


獻血路上顯方步

2017年,譚丹丹受曾獲2次“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程開軍無償獻血事蹟的影響,就走上了無償獻血的道路上,短短4年時間,她無償捐獻機採血小板56個治療量,摺合血液14400毫升,相當於3名成年人全身的血液量。她說,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和志願者們相約到隨州中心血站獻血是她感到最快樂的事,2019年她主動採集造血幹細胞樣本,加入到中華骨髓庫,填寫器官捐獻登記表。

她不僅自己獻血,而且還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中。由於表現突出,連續多年被廣水市紅十字會評為“優秀志願者”,2019年底被紅十字會聘為廣水市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隊長,在市紅十字會的正確指導下,她把志願服務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幹,時刻牢記“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參加各種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盡職盡責,處處帶頭做表率。

在新冠疫情期間,在她的倡導和參與下,廣水市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組織了三次無償獻血志願服務活動,49名志願者和愛心人士參與了這一有意義的活動,獻血總量15000多毫升。


廣水譚丹丹:用行動詮釋志願精神


抗“疫”場上盡風流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2月10日,經義工聯召回,在外地的她經過當地醫療部門嚴格體檢合格後,她主動加入了“抗擊疫情志願服務突擊隊”,每天和義工聯的義工們一起啃著方便麵,像釘子一樣,風雨無阻釘在應山辦事處雙橋社區值守點連續值守了40天沒有休息,志願服務工時達420小時,全心守護著雙橋社區各卡口的“防疫大門”。

回到了家鄉後,譚丹丹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搬運物資、執勤值守、發放倡議書、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在雙橋社區的卡口上,她認真登記核查來去人員和車輛的詳細信息,勸阻外來人員進社區,防止人員流動,幫困難居民送生活物資,對鬱悶的居民進行心理疏導......社區黨委書記劉章潮說:“義工聯有像她這樣的人為我們居民‘守大門’,我們絕對放心!”

記得2月15日那天,寒風呼嘯,風雪交加,鵝毛大雪一直下個不停,當人們都坐在家中隔離取暖的時候,而她卻迎著漫天飛舞的大雪堅守卡口,在冰天雪地一站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家時,全身衣服和鞋子都能滴出水來。

除了卡口執守外,她還要幫忙分發義工聯對接公益組織的防控物資,晚上整理防控疫情文書檔案,編輯義工聯的公眾號,向外傳播社會正能量。


廣水譚丹丹:用行動詮釋志願精神


志願服務不止步

社區防控工作雖然很辛苦,也很困難,但她毫無怨言,細緻耐心地向大家反覆宣傳防疫知識和政策。她知道,使命擔當扛在肩,疫情防控來檢驗,自己的每一次堅守崗位,都是在築牢疫情防控線。“我是一名黨員,疫情來臨時,我應衝鋒在抗‘疫’最前線,傾我微薄綿力,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志願者無私奉獻的深刻內涵,滿滿裝著對黨的忠誠,再大的風雪也阻擋不了她前行的步伐。

她還積極參加義工聯的志願服務活動,在敬老院,她主動與老人們聊天交心,幫助老人做些能所能及的事;在特殊學校,她與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讓每個孩子的心中希望得到飛翔;在殘障人的家裡,她主動打掃衛生、洗衣服,推著輪椅送殘疾朋友上山看映山紅;在特困家庭裡,她熱心與他們一起拉家常;在助學路上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快樂時光……

平凡孕育著偉大、平淡深藏著火熱,她信奉博愛,也甘於奉獻;講究團結,也珍惜友愛;不辭辛苦,也尊享快樂。

作者:胡坤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