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江橙怎樣培植?

戴雄73228862


紅江橙是由紅江農場生產技術人員於20世紀70年代在化州橙園中選出嫁接嵌合體變異株。由於其品質好,風味獨特,廣受消費者的青睞,是我國柑橙的名優新品種,也是粵西、桂南果樹的主栽果樹品種,對促進農民脫貧致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於土質、管理技術的差異,紅江橙的產量相差較大,據統計,6~10年樹齡進入盛產期的果園在產量2 000~6 000 kg,品質差異也較大,單價為5~30元/kg不等。為此,經筆者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一套高產、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供廣大同行及果農參考。

1 建園

原則上華南大部分土地均可種植,從早結果、高產、優質、高效的角度考慮,應選擇靠近水源、交通方便、並遠離舊柑橘園或其他芸香科植物生長地,30°以下的山地、丘陵坡地,土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在5.5~6.5的範圍內的砂壤土,緩坡地的東南或東北坡為佳;水田或低窪地方種植比須要起高畦,做好排水工作。

1)丘陵山地建園必須修築等高水平梯田,並開溝、撩壕、改良土壤;2)山地開成梯帶:留足機耕路,路寬6~8 m,梯帶寬3~4 m。3)起畦:水田等低窪地,起高畦,畦寬6~7 m、高60~70 cm,雙行植。4)搞好水利設施的配套建設。5)挖穴:定植前挖好0.8 m×0.8 m見方的定植穴;6)施足有機肥:可利用田內的綠色植皮壓青,或每穴施用優質農家肥、土雜肥50 kg,石灰0.5~1 kg。

2 定植

1)選用優質種苗:選擇嫁接親和性好,枝葉繁茂,葉色濃綠,有兩三個分支,根系發達,鬚根多,無病蟲的種苗。推廣種植嫁接後1~2年的大苗。2)種植規格:種植規格為3 m×3 m,每667 m2植70株左右。3)定植時間:理論上化州市全年均可定植,但最佳時間為春秋兩季,春植2月上旬至4月上旬;秋植9月上旬至10月下旬。4)及時淋定根水。

3 苗期管理

幼年樹以營養生長為主,以迅速擴大樹冠,形成早結、豐產樹形,放梢五六批。

3.1 施肥

幼樹施肥時要注意勤施、薄施,肥料以速效氮肥為主,濃度宜稀。旱季施肥要注意配合灌水,追肥的方法多采用環溝施或盤狀施。可以配合進行根外追肥,以促進葉片老熟,增強葉片功能。吉山花瑤

3.2 間作套種

幼齡果園可根據土壤肥力狀況,間作蔬菜、飼料、豆科油料和綠肥作物等。投產後只可以間作豆科植物。

3.3 水分

有條件的可採用噴灌或滴灌,15 d不降雨必須灌溉。

3.4 培養樹冠

整形工作在苗圃或定植後開始。首先是定幹,一般從主幹距地30 cm處起,向上間隔一定距離逐步選留伸向各方向的三四個健壯的側生枝條作為主枝。以後在主枝上依次培養側枝,副側枝和枝組,維持向上和四周延長生長的優勢,使樹冠豐滿緊湊。1)枝梢未停止生長前,在新梢旺盛生長期摘心,有利於促進分枝;2)採取彎枝、拉枝,剪除“霸王”枝等手段,達到枝條分佈合理,平衡生長的目的。

4 結果樹管理

主要的工作任務:1)培育健壯枝梢,放梢2次,即春梢與秋梢;2)促花保果,培育高產、優質的果實。工作上要求做到“五統一”,即統一施肥、統一用水、統一方梢、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釆收。

4.1 施肥

進入第3年,可進入試產期,施氮肥為控氮,穩磷,增鉀,補充微量元素;改重施春肥為春少、夏重、冬補。成年樹全年施肥三四次。

4.1.1 冬肥

一般在冬至大寒時節進行,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清園壓青,施用石灰。結合少量的優質複合肥溝施。

4.1.2 穩果肥

以有機質水肥為主,但施肥量不宜過大,以免夏梢大量發生與果實爭奪養分、加劇生理落果。

4.1.3 壯果催梢肥

是全年施肥的重點。佔全年施肥量40%~50%,以有機質肥為主,結合高鉀型優質複合肥。

4.1.4 噴施葉面肥

提高光合作用能力,達到提高產量、提高品質的目的。主要有腐植酸、氨基酸、磷酸二氫鉀等,並補施微肥,如鉬、硼、鋅等。

4.2 科學用水

1)萌芽坐果期(2—5月)需水量大,應注意及時灌水或噴水增溼,但水分過多會導致通氣不良,抑制根的生長。2)果實膨大期(6—9月)需水雖然量大,但這時是廣東省的主汛期,低窪地帶要注意排水。3)果實生長後期至成熟期(9—11月),果實進入成熟期適當控水,能提高果實糖度和耐貯性,促進花芽分化。4)採收後至翌年1月,果實採收後,樹體抵抗力削弱,儘管已處於相對休眠狀態,但如連續乾旱,容易引起落葉,影響來年產量。如連續乾旱20 d以上應繼續灌水1次。

4.3 放梢與促花

一年只放兩次梢,即春梢與秋梢。放梢要一致,春梢放梢最佳時間是2月中下旬,秋梢放梢時間是9月上中旬,嚴格控制夏梢與冬梢的生長。可利用肥水進行調節,計劃外枝梢萌動或不一致,可採取人工摘除或藥物噴殺。

4.4 整形

剪除枯枝、病蟲枝、果柄枝;疏剪內膛過密、纖細衰弱的枝條;疏剪直立旺長枝,保留側生短壯枝。

5 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主要的害蟲有紅蜘蛛、鏽蜘蛛、潛葉蛾、木蝨、粉蝨、介殼蟲、蚜蟲、果實蠅等。主要的病害有黃龍病、潰瘍病、瘡痂病、炭疽病、裙腐病等。病蟲害種類較多,必須綜合防治。

防治策略:1)選用無病苗木。2)合理施肥。以有機質肥料為主,氮、磷、鉀合理配合,中、微量元素結合。3)合理排灌。夏季注意排水,乾旱時又要適當灌水;秋季灌水防旱;冬季適當控制水分,提高樹液濃度,促進花芽分化。4)及時消滅病原。特別是黃龍病的病樹,減少病源。5)清園。消滅越冬花蕾蛆、橘實雷癭蚊、蝸牛等地下害蟲;冬季結合修剪,把枯枝、落葉、落果等集中燒燬,減少翌年病蟲侵染源。6)生物防治。放養並保護瓢蟲、寄生蜂,捕食蟎、大紅瓢蟲等防治卷葉蛾、介殼蟲、紅蜘蛛、鏽蜘蛛等。7)物理機械防治。人工捕殺成蟲捕殺星天牛、褐天牛、吸果夜蛾;利用害蟲趨光性、趨化性誘殺成蟲;用性引誘劑誘殺成蟲;在果園內掛瓶,用“誘蠅醚”誘殺橘小實蠅成蟲;果實套袋;樹幹塗白等。8)化學防治。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把握時機噴施兼治多種病蟲的低毒對口農藥。為防止產生抗性,農藥要交替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





湘村新農人


1 選擇合適的種植場地

紅江橙的種植和生長場地一定要保障水源的充足,只有肥沃的土壤條件但是沒有充足的水源,是難以讓紅江橙種植地持續高效豐產的。如果一部分紅江橙的種植園裡水源不能達到充足,一定要注意蓄水和節水工作,同時推廣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新的種植果園要跟舊的種植果園隔離開來,這樣能夠有效地防止昆蟲傳播黃龍病,選擇新的種植園基地一定要檢查是否有病態的老橙子園,一般2個橙子園最好保留3~5km的間隔。

2挑選幼苗要謹慎

沒有病毒侵害的紅江橙幼苗具有更強的生長勢頭,還有更加優質的豐產性能,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防治黃龍病危害。培育無病毒的幼苗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從場地,設施、技術還有生產體系一層一層的把關,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培育出來的幼苗的無毒性。通常情況下要想培育出一個沒有病毒侵害的紅江橙幼苗培育場地需要5~6a 的時間,傳統的種植方式或者是簡單的消毒很難達到無病毒的種植培養。要想判斷幼苗是否被病毒入侵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幼苗機構是否擁有無病毒侵害的種質資源;是否對於種質資源還有幼苗的培育過程進行防病防毒處理;在幼苗生長期間是否長勢健康根系發達無病無蟲害。通過以上這幾點可以有效的判斷出該幼苗培育基地培育出來的幼苗是否被病毒侵害。

3採用快速的生產模式

黃龍病一直都是紅江橙豐產的威脅,所以一定要採用快速的生產方式來進行。在選種過程中,要選擇壯苗、大苗,然後在土壤中施加足夠的基肥,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加強肥水灌溉,這樣能夠有效地促進樹苗快速成長,縮短了營養生長期。這樣在種植之後的第2年就可以試結果,第3年開始進入到正常結果期,後來的第4年、第5年就能開始獲取果園利潤。在種植過程中要做好規劃,適當進行密植,也就是在種植過程中選擇寬行窄株,行距可以適當加寬,距離為4~5m,但是幼苗株與株之間的距離可以縮短為2~2.5m,這樣縮短的株距能夠有效保證在一開始的試結果期就能獲得較多的產量,而行距又能保證良好的通風還有透光環境,這樣的種植技術有利於提升紅江橙的管理效率還有豐產效果。

4 推廣科學管理

只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才能夠提升紅江橙的豐產穩產,科學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滿足紅江橙生長過程中的各種需求還有病毒蟲害的侵入控制工作。具體表現為:在紅江橙的幼苗生長期間,用偏氮的水來灌溉促進樹梢生長,這樣在樹木成花過程中又能很好的控制,然後在最初結果時期要注意樹冠的擴大工作,結果數量比較多的樹木要注意加大肥水的供應量,控制好秋梢的抽放,能夠有效控制樹木生長出現衰退形式。紅江橙的週年管理過程中,葉片會顏色轉淡,屬於正常情況,在其他的生長階段就會恢復到正常的綠色色澤,在其他時段如果出現葉片變色情況需要仔細檢查是否出現病毒侵害或者是蟲害干擾。

不斷加強紅江橙的種植技術,從科學的角度來創新紅江橙種植技巧,跟其他的種子品種不同,紅江橙的種植技術比較有針對性,要想保持紅江橙的年年豐收,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灌溉,配合適當的修剪效果,讓果實跟樹木枝梢保持生長平衡,從而克服紅江橙因為病毒侵害和蟲害等減產的現象,保證紅江橙的穩產豐產。





農村娃痞子


紅江橙,產於“中國紅江橙之鄉”廣東省湛江紅江農場(位於廣東省廉江市境內),1971年,生產技術人員在紅江農場19隊長坡村,榕樹壩村, 橙園中選出的一個變異單株,屬嫁接嵌合體變異。果大形好、皮薄光滑、果肉橙紅、肉質柔嫩、多汁化渣、甜酸適中、風味獨特,在國內被譽為“人間仙桃”,在國外則被冠為“中國橙王”,是我國柑橙的名優新品

種植紅江橙的經濟效益:

1)紅江橙每年的價格在3-18元,品種越好,品質就越好,橙的 價格越貴,橙樹年份越老越貴,列如:廣東省紅江農場種植的紅江橙價格就在8-18元之間,因土質原因,其他縣市種植的紅江橙價格在3-7元,價格穩定,列如:高州市地區種植的紅江橙就在5-7元之間。

2)紅江橙產量極高,科學管理,種植兩年可試產,三年正式投產,第四年進入盛產期,每株可達100斤以上,畝產量可達萬斤,並且隨著果樹的成長,產量還在逐年增加,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市場的需求: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對食物的選擇,越來越謹慎,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越來注重養生,對水果的選擇要求是越來越高,不但追求口感,滿足自己的食慾,更關心食用後對身體產生的益處。而紅江橙之所以讓人喜愛:

1)主要是果大型好、皮薄光滑、果肉橙紅、肉質柔嫩、多汁化渣、酸甜適中、風味獨特,口感特別好。

2)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加快機體新陳代謝,增加機體抵抗力。增強毛細管韌度,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的含量,高血脂、動脈硬化的人十分有益。

3)紅江橙含有大量的纖維和果膠物質,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清腸通便,將體內的有害物質排出,更能夠幫助加快脂類和膽固醇的排洩,減少人體對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進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紅江橙一直暢銷國內外,多年來果品一直保持著較高價位,一個豐收的橙園會給果農帶來豐厚的回報

查看紅江橙零售價格

簡單闡述如何種植紅江橙

一、選擇合適的種植場地

1.果園宜選交通便利,出入方便的地方

有利於果園肥料及機械的運輸,有利於水果收成與運輸,有利於果園的發展(列如:果園+農莊+旅遊+電商的發展模式)

2、土壤與水源

果園宜選土質疏鬆深厚,富含有機物,透氣好,地下水位低,微酸性的土壤(PH5。5-7)

紅江橙是一種穩產高產的果樹,盛產期的畝產量可過萬斤,高產的樹體需要充足的肥水支撐其生長

只有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才有利於紅江橙的健康生長

水源保障系統是紅江橙生長場地的最重要基礎條件。僅有肥沃的土壤,沒有充足的水源是難以保障紅江橙的持續豐產的。在水源相對緊缺的地區建園,要注意蓄水和節約用水,同時推廣覆蓋、節水劑等保水措施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

3、病源區的隔離

新植果園與感病的老橙園保持一定的隔離空間是防止傳毒蟲媒傳播黃龍病的最有效方法。在選擇新植地時一定要查清周圍是否殘存感病的老橙園,對未能剷除的帶病果園要儘量地遠離,一般保留有3公里~5公里的隔離帶較為安全。

二、挑選無病毒,高產,高品質的種苗

1.無病毒的種苗有更強的生長勢和優質豐產的性能,提前投產提前進入盛產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也是防止黃龍病危害的基礎

2.嚴格挑選果苗品種紅江橙有好幾個品種 品種不但決定畝產量也決定果肉的品質,劣品質的品種將被市場淘汰,高品質的水果,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

三、採用快速的生產模式

在規劃種植時要適當密植,而密植的較好方式是選擇寬行窄株,即:行距為3米-5米,株距在2-2.5米,畝植80-100株,較窄的株距能保證新橙園初產期獲得較高的產量,較寬的行距則保持盛產期仍有良好的通風透光環境,這種種植方式還有利於機械的應用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推廣科學的管理方法

科學的管理是紅江橙持續豐產穩產的保證。科學管理的核心是儘量地滿足紅江橙各階段生長需要的條件和病蟲害的有效控制。

具體的原則是:在幼苗期以偏氮的水肥促枝梢,初結果樹適度進行控梢促花,初產結果樹要促發夏梢繼續擴大樹冠,結果偏多的樹要進行疏花疏果和加大肥水的供應量,注意促使秋梢的提早抽放和防止樹勢的衰退,在紅江橙週年的管理中葉片在花芽分化期葉色稍變淡外,其它階段的生長都應保持較綠的色澤,當葉色出現退綠時要注意增補肥料或檢查是否有紅蜘蛛等病蟲為害

土壤的管理要增加農家肥的施用和用果園生草法逐漸提高有機的含量,在果園中建立糞池,用發酵過的人畜糞與化肥融合灌淋是一種最好的施肥方式

五、主動地控制黃龍病

黃龍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紅江橙一旦感染將逐漸黃化衰弱,直至死亡。

黃龍病是目前無法治癒的類細菌病害,但根據其傳播擴散的特性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它。

控制黃龍病的關鍵是要主動及時,從兩個方面緊抓不放:一是選擇無病區和選種無病毒種苗;二是對感病的植株及時挖除並撲殺傳毒蟲媒――木蝨

一個新植的橙園一旦發現了感染了黃龍病的植株要在第一時間挖除,經驗表明黃龍病在田間的年自然擴散速度達三倍左右,但我們若能對發現的病樹和可疑病樹及時挖除,對田間的傳毒木蝨進行撲殺,就能有效地控制黃龍病的擴散,把田間年黃化樹的發病率控制在4%以下,這樣我們的橙園就有可能達到持續10年以上的豐產期

種植技術

要求土壤土層深厚(60㎝)、肥沃;土壤ph值在5.5-7.0;果園地勢坡度低於25度。園地規劃時,應有必要的道路、排灌、蓄水和附屬建築設施。在具體規劃時,儘可能做到集中成片,在交通、水源條件好的地方建園。1、時間。一般在9-11月秋梢老熟後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2、密度。採用株距3m×行距4m的密度進行栽植,畝植55-60株。3、栽植技術。土挖栽植穴:拉線定距,挖定植穴,穴深、寬各80cm,然後壓綠肥50cm深,回填土40cm高栽植;田起壟栽植:8米帶溝(溝寬60-80㎝,深40-60cm)開廂,每廂起2壟(壟寬1.5m,壟中心距4m,壟高20-30cm)。栽植時將苗木的根系適度修剪後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澆足定根水,在樹苗周圍做1m的樹盤,用糠殼覆蓋。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應搞好深翻擴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園內種植玉米、小麥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園合理間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

(1)施肥原則:應充分滿足血橙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機肥、合理施用無機肥和配方肥料。並根據葉片分析結果、果園土壤分析結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導施肥。(2)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為主,配合葉面施肥。採用環狀溝施、條溝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3)幼樹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春、夏、秋梢抽發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銨0.4斤或尿素0.2斤。1-3年幼樹單株年施純氮100-400g,氮、磷、鉀比例以1.0:(0.4-0.5):1.0為宜。成年樹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壯果肥、採果肥。施肥量一般萌芽肥2-3斤化肥,一擔糞水;保果肥1-2斤磷鉀肥+1斤化肥;壯果肥1-2斤化肥+1-2斤磷鉀肥;採果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株施50-100斤有機肥+1-2斤化肥。(4)水分:土壤乾旱時灌水,積水時排水。整形修剪1、原則。因地制宜,因樹修剪,促抑得當,通風透光,立體結果。2、整形(自然開心形)。幹高20-40cm,主枝(3-4個枝)在主幹上分佈錯落有致,主杆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個。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後,即將類中央幹剪除扭向一邊作結果枝組。3、修剪。(1)幼樹:輕剪為主。選定類中央的延長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長枝後,對其進行中度甚至重度短截,並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調節各主枝之間生長的平衡。除對過密枝群作適當疏刪外,內膛枝和樹冠中下部較弱的枝梢一般應保留。(2)初結果期:繼續選擇短截處理各級骨幹延長枝,抹除夏梢,促發健壯秋梢。秋季對旺長樹採用環割、斷根、控水等促花措施。(3)盛果期:及時回縮結果枝組,落花結果枝組和衰退枝組、剪除擋光枝、枯枝、病蟲枝。

病蟲害

炭疽病

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發期和果實成熟前,可選用代森錳鋅、松枝酸銅、代森鋅、百菌清等噴布樹冠,15天左右噴一次,連續3-4次。

腳腐病

及時排水,改善園內透光通風條件,加強對天牛和其他樹幹害蟲的防治;選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對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換砧。藥劑防止:刮除病斑後塗藥,常用藥劑有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

蟎類

(柑桔紅蜘蛛、四斑黃蜘蛛鏽壁蝨)。開花前後(3-5月)和秋季(9-11月)是防治紅蜘蛛的重點時期:花前蟲口密度達1-2頭/葉,花後和秋季達5-6頭/葉即需進行防治。春梢抽發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為鏽蝨防治主要時期:當年生春梢葉背初現鐵鏽色;葉或果上蟲口密度達每葉2-3頭時即時防治。常用藥劑有噻蟎酮、達蟎靈、炔蟎特、溴蟎酯、雙甲眯等,注意保護長鬚蟎、鈍蟎、食蟎瓢蟲、日本方頭甲和草蛉等天敵。

蚧類

(矢尖蚧、紅蠟蚧、吹棉蚧等)。藥物防治重點時期:矢尖蚧為第一代若蟲期,紅蠟蚧為幼蟲期大量上梢為害時期(一般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為幼蟲盛發階段。常用藥劑陰噻嗪酮、殺撲磷、苦參鹼+菸鹼、樂斯本、機油乳劑等。注意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保護和利用日本方頭甲、紅點唇瓢蟲、草蛉、黃金蚜小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等天敵。

蚜蟲

新梢被害率達25%,應即時噴藥防治。常用藥劑有叮蟲脒、樂果、丁硫克威等。應注意保護七星瓢蟲、大草蛉、食蚜蠅、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蟲卵,減少害蟲基數。

潛葉蛾

防治的重點時期為夏、秋梢抽發期(7月上中旬)。及時抹除零星抽發的夏秋梢,結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發的新梢健壯整齊。藥劑防治:新梢抽發至1-2cm時噴藥,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常用藥劑有阿維菌素、殺螟丹、氯氟氰菊酯等。

天牛類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殺星天牛和綠桔天牛成蟲,傍晚捕殺褐天牛成蟲;及時削除蟲卵、初孵幼蟲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紗浸溼樂果等殺蟲劑原藥後堵塞蟲孔,再將蟲孔用泥土封閉,以毒殺幼蟲。

花蕾蛆

現蕾時選用甲敵粉、二嗪農顆粒等加細土混勻後撒施於樹盤土面,每7天一次,連續2-3次;當花蕾直徑為2-3mm時(現白時)選用硫磷、敵百蟲等噴樹冠;儘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園土,可消滅部分越冬害蟲蛹。

果實採收

根據柑桔果實成熟度、用途、市場需要等確定採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乾時不宜採果。採果者應戴手套,用圓頭果剪將果實連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輕拿輕放。按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的順序採摘果實。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內壁光滑,採下的果實應及時運往包裝場或儲藏庫。避免日曬雨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