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各位在座的釣魚愛好者,釣魚時你們會不會選擇場地?還是看到池塘就下竿?

野釣部落I


你好,關於你提的問題,我來談談個人看法!從以下三大方面做一下分析:

一:釣位選擇。並不是到處都能釣到魚的,所以選擇一個魚喜歡呆的地方作為釣位,很是重要。最好選擇那些有水草的前方,因為在水草旁能讓魚比較有安全感,水深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

先要觀察水面有沒有魚星,就是魚泡泡,如果有魚星,那麼根據下面說法,判斷一下是什麼魚,再針對性的作釣,確定目標魚!

1、草魚魚星:氣泡大小不等(但比鯽、鯉魚的稍大),先冒出幾個較大的氣泡,爾後是幾個較小的氣泡,最多時五、六個銀白色同等大小的玻璃球兒一般徐徐上泛,隨後消失。

2、青魚魚星:氣泡大小跟草魚差不多,只是數量比草色稍多些。

3、鯿魚魚星:個頭如同黃豆粒,數最較少,多為單個;或是兩三個陸續上冒,距離較長,很快便消失。

4、鰱鱅魚星:氣泡細小而密集,形態較混亂,往往呈片狀覆蓋水面,範圍較大。

5、鯰魚魚星:氣泡呈現密密麻麻的長條塊狀,徐徐上泛。

6、黑魚魚星:小而密集的連串氣泡,上升速度快,消失也快。

7、甲魚龜星:氣泡呈圓形,密集、雙行,不斷移位,呈明顯的爬行路線,徐徐上泛,很快消失。

8、鱔魚魚星:是其呼吸時產生的氣泡,如豌豆粒大小,三四個不等,泛出水面。

9、鯽魚泡:水泡細小而密集,一次連續兩個或多個,大小基本相同。有時冒一大一小兩個泡,大的冒出後緊跟一小泡。水泡的大小決定鯽魚的大小,如果大泡有豌豆那麼大,魚大約在半斤以上。

10、鯉魚泡:水泡成團,一個泡緊跟著一團水泡。水泡越多越大,說明鯉魚也越大。不過,因鯉魚有在淤泥裡拱食的習性,也表現為一路雜泡移動,或者時不時向前升起團泡。

二,根據目標魚選擇合適的釣具釣組!

我們在野釣時,怎麼選擇呢?

1、用海竿:其長以2.4-3米的中硬調為好。主線應該較粗,以0.4-0.5為最佳,鉛墜可用70-100克的通心墜或死墜都可,通心墜的重量可稍輕點。鉤要選用較粗的、結實的,根據所釣魚的種類與大小來決定鉤的大小。用伊勢尼鉤較易中魚而不易跑魚。

2、用手竿:可選用4.5~5.4的硬調竿,鉤、線等都要考慮比其他水域大一點才好。因為河流中雜物多,稍不小心就掛上了雜物或水草,即使不掛鉤,上魚時也得儘量縮短遛魚時間。

3、用手海兩用竿:它介於兩者之間,這裡就不細述了。建議多用手竿,少用海竿。理由是河中障礙物多,容易掛鉤,餌料易被流水沖走。即使用海竿,串鉤的威力可能比炸彈鉤更大。

注意事項:用手竿或兩用竿時,最好掛一枚鉤子,免得掛住雜物與水草。如果要用兩枚鉤(一般都喜歡用上下鉤),其鉛墜的分配可以這樣,上鉤的子線上安排總鉛墜重量的1/3或1/4,下鉤可安排佔總重量的2/3或3/4,鉤與墜的距離為1-1.5釐米。

三,野外釣魚中技巧!

1、河釣適宜儘量減少重裝備,使自己成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隨時都可轉移陣地。所以河釣要適當考慮是否走釣,不能死守一個窩子,因為河中的魚是流動的,除非在環境穩定的地方,魚感到安全而又有豐富的餌料。一個窩子不上魚,要果斷換點,打窩時可同時打兩個窩,試一試輪釣一番,哪裡上魚好,就經營哪個窩。

2、揚竿提魚時也應一氣呵成,忌拖泥帶水。能提上岸就直接提上來,不能提出水面也應儘量控制魚的活動範圍,千萬不能讓魚鑽進障礙物中或水草中。

3、在河中垂釣,要勤提竿,讓餌找魚或誘魚。河水一般較為渾濁,魚的視力大大受阻,加上河中的魚並不一定是沿著河底遊動的,所以多提提竿,機會就自然多了。

4、在河中垂釣,需要安靜,儘量減少人為的干擾。不要高聲喧譁,有話也應降低音量,也不要在水邊來回不停地走動,走動時腳步要輕點。

綜上,野釣時也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功課,而不是見水面就釣,如果你釣的地方就沒魚,不是空浪費時間嗎?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歡迎留言交流!


小豬的釣魚生活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選擇釣位很重要,我很喜歡釣魚,我看到野溏都會去釣兩杆,選擇一個舒服的好位置,春釣灘,夏釣譚,秋釣蔭,冬釣陽。春釣雨☔️霧,夏釣草,雨天魚靠邊,夏天釣草邊。渾水釣鯉魚,綠水釣草魚,清水釣鯽魚,不釣雷雨前人怕鬧,安安靜靜把魚釣,野河釣魚不釣草,基本都白跑,魚兒鬧,大雨到。水深釣近,水淺釣遠,清水釣素,渾水釣葷。


zuishuxidemoshengren


釣魚者不但要選擇釣場,還要選擇釣位、釣位對魚獲的多少很重要,只有屁股坐對了釣位,才能有好的魚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