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明的事迹经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市长专门作出批示

株洲日报报道《为城市留住记忆的他,成了城市的记忆》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好人事迹联动传播 引领向善文明新风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俞强年 见习记者 钱惠

4月14日,《株洲日报》刊发通讯《为城市留住记忆的他,成了城市的记忆》,对“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志愿者彭水明致力保护株洲地方文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发后引起社会广泛反响。4月1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专门对本报报道作出批示。人民日报、新华网客户端、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大号平台,中国文明网、腾讯、搜狐等媒体对本报报道全文转载。

彭水明的事迹经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市长专门作出批示

▲ 彭水明生前始终致力于为本土文化保护鼓与呼。(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提供)

彭水明是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中国银行株洲市支行的退休职工。16年来,他带领志愿者们,呼吁保护古桑洲,考证新区老地名,探寻老莱子墓,推动杜甫草堂修复,为发掘、保护株洲的历史文化不遗余力地奔走,被评为“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志愿者。今年4月10日,他因病去世。本报记者深入采访,挖掘他的感人事迹,推出了通讯报道。

阳卫国对本报报道给予充分肯定。他在批示中说,“彭水明同志为推动株洲地方文化保护和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充分肯定。请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加快杜甫草堂修复工作,实现彭水明同志的遗愿。”

4月18日,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第2051期全文转载了本报报道,专题推介彭水明事迹。该栏目由中国文明网开设,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央视网,“五网联盟”同步共推,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故事,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开封市文明办官方微信、文明三亚微博等对中国文明网的报道再度转发。

媒体聚焦报道,引起各地网友热议。网友龙文胜在网上留言:“学习彭老师精神,永远做中国好人。”志愿者伍三平写下挽诗纪念:“不计流年与病身,地方文化苦查寻。何曾忘却未完事,梦里长为志愿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大一学生丁一达在网上写道:“您更像一个摆渡人,努力将那些文化泊至我们身边,把我们的精神渡向一个更丰富的世界。00后的丁一达同学会铭记您,并沿着这种精神跋涉。”

彭水明的事迹经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市长专门作出批示

▲ 彭水明生前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高校学子,讲解石碑拓片背后的故事。(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提供)

【相关阅读】

为城市留住记忆的他,成了城市的记忆

——追记“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志愿者彭水明

(株洲日报4月14日 B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