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原因值得深思

結婚意味著女性將要和男方一起生活,一起度過下半輩子。這種現象在農村更為普遍,有時甚至是不止和男方生活在一起,還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這難免就會產生一些矛盾。但是我們卻很少能看到,她們和公公婆婆吵架,而是經常看見她們和自己家裡的父母吵架,這是為什麼呢?讓小編帶大家來一看究竟。

1、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人們常常形容女兒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怎麼也回不來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於是乎,有些父母在女兒出嫁後,就對女兒不管不問的。漸漸的出嫁的女兒們心裡就產生不平衡,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了。之後也就讓她們使得,能受得了婆家的一斗氣,但是呢受不了家裡父母的一口氣,經常要討個究竟。

農村的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原因值得深思

2、是自己的親人

雖然說結婚以後,我嫁了出去,成為孃家的客人,但是父母畢竟是生養自己的人,公公婆婆那些人雖然也算自己的親人。但是終究是沒有自己的父母親。那可是生活了十幾年的人了,自己對他們也處於很隨心的狀態了,有時候受氣,就沒有想要忍住,沒有顧慮,而是直接說了出來。而且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哪有什麼隔夜仇,大家笑一笑就過去了,誰也不會留在心上。這時,要是叫她們忍住,還真的是忍不住,忍住比在婆家受一斗氣還要痛苦。

農村的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原因值得深思

3、畢竟以後要過一輩子

結婚以後,那日子必定是要在那裡過餘下的生活,生兒育女開枝散葉。大家的生活習慣不同,長久的相處,難免和婆家人發生一些小矛盾,但是從長遠來講,很多氣必須忍著,因為婆婆、公公畢竟不是生養自己的父母,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一旦鬧僵,也會讓丈夫夾在中間很難做人,影響夫妻感情。所以她們寧願和家裡的父母吵架,也不願和公婆家吵架。

農村的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原因值得深思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農村俗話所說的“寧願受婆家一斗氣,也不受孃家一口氣”的原因。其實仔細這麼一想,很多時候我們都把自己好的一面就給了別人,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了父母。然而這恰恰也是父母被我們傷害的原因。所以好好善待父母,不要把自己最壞的一面朝向他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