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大愛點燃他人生命之光

無私大愛點燃他人生命之光

“考研對我來說雖然很重要,可救命卻更重要!我只是一粒小水滴,希望能通過我的行為帶動更多的人,在別人需要的時候,願意及時挽救一個寶貴的生命……”11月28日下午,經過六個小時的採集,淮南師範學院大學生丁奔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完成捐獻,成為安徽省第204例、淮南市第23例、淮南師範學院第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感謝緣分讓我一年兩中

2019年新年剛過,淮南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6級學生丁奔得到一份意外驚喜:淮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通知他,他在2016年剛入校時參加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血樣經過高分辨再次配型與一名患者完全匹配。丁奔覺得意外又興奮,他做好了一切準備,等待著捐獻的日子,可是這一等就再也沒有了音訊。

2019年9月底,正在準備考研的丁奔又接到淮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他又與另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再次徵求他的意見。這次丁奔可不需要任何介紹和動員,迫不及待地當即答應,繼續高分再配。原來,此前那位患者因病情有變,那次愛的緣分沒能如願。不久,丁奔的高分配型、體檢結果都一切順利,再度和患者完全匹配。“你可是目前全省二次配型成功時間最短的志願者”。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他。

“我覺得很榮幸,因為別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可能一生中一例都配不到,而我卻配到了兩次。”這次丁奔更是興奮和期待,沒想到自己會是這麼幸運,他特別希望這次能夠如願捐獻。

對於捐獻者來說,最難過的就是家庭關,尤其是一些父母因不瞭解捐獻知識,擔心、疑慮,甚至堅決反對。丁奔在與遠在山東打工的父母溝通時,父母同樣免不了種種顧慮,而他卻輕描淡寫、避重就輕地給父母一遍遍地講解,告訴他們不要擔心,這是自己樂意做的救人一命的好事,平安無事。雖然對此事一知半解、但通情達理的父母決定一如既往地支持兒子做好事,因為他們知道,助人為樂是兒子一貫的做事原則。

寧願“誤考”不能“誤命”

體檢通過,在確定何時捐獻時,一時成了問題。目前,丁奔正在全力以赴準備考研,還剩最後衝刺的一個多月時間,對他來說,時間太寶貴,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看書,不願耽誤一分一秒。考研對一個年輕人來說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捐獻造血幹細胞前的準備、住院採集和捐獻後恢復都需要時間。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擔心捐獻前後會影響丁奔複習迎考,大家都希望兩場“大考”都不誤,最好捐獻時間能安排在丁奔考研後。可得知患者病情等不及時,丁奔沒有猶豫:“那就提前捐獻吧,越快越好,救人要緊,我耽誤幾天沒問題。這對我也是人生的一次考驗。”

在採訪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瞭解到,丁奔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像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年輕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務工。丁奔2歲時,父母就遠走他鄉,他跟著70多歲的奶奶生活,祖孫倆成了典型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在丁奔的記憶裡,每年春節才能見到既思念又陌生的父母。平日父母只能在電話裡教育他聽奶奶的話,好好學習,不能淘氣。提起今年已94歲高齡的奶奶,丁奔滿是自豪和感激,正是奶奶的正直、擔當、堅韌、善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丁奔。丁奔的爺爺是位抗美援朝老戰士、老黨員,復員後默默回到最基層的鄉里工作,為國為民不計得失一心奉獻,可惜在丁奔爸爸才4歲的時候就積勞成疾、患病離世,奶奶一個人帶著6個未成年的孩子艱難度日,但堅強樂觀,從不叫苦埋怨,教育孩子們向善向上,將來能像父親一樣報效國家。因為奶奶也是一名上個世紀50年代初就入黨的老黨員、老鄉鎮幹部。在奶奶的言傳身教下,丁奔自幼養成了樂觀開朗、自立自強、助人擔當的品性。

愛的教育深植他心中

丁奔初中就讀的學校叫希望中學,一進校,老師就給他們講解校名的來歷,告訴他們這是全國各地好多不認識的愛心人士捐建的,要大家記住,將來自己有能力了也去幫助別人。這給少年丁奔的心裡又埋下了一顆愛的種子。

走進大學校門,豐富多彩的校園課餘生活給了丁奔嶄露頭角的舞臺,也給了他回報社會的機會,他在校擔任副班長、院學生會學習部副部長期間,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演講、辯論等各項比賽活動,屢獲殊榮。除了搞好自己的學習外,他的另一個愛好就是用十二分的熱情、努力和時間去組織參加各項公益活動。他組織帶領同學去周邊的敬老院、養老院看望慰問老人、為老人演節目、讀書讀報,打掃衛生;從大二開始丁奔還每個週末到福利院為孩子們上特色課、陪伴他們,一直堅持到大四;他還帶領同學參與淮南馬拉松賽志願服務,為貧困地區捐衣;每年新年,他組織同學們給附近社區居民寫春聯送春聯,一寫就是三四百副春聯,每時要用兩週的時間來寫,周邊社區的居民樓沒有電梯,他和同學們帶著一兜兜春聯,一棟棟、一層層、一戶戶敲開門送過去,臨近春節放假,其他同學提前回家了,丁奔就把剩下的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他利用中午和晚上,把還沒送出的春聯一家一戶地送,直到把最後一副送出去,才獨自踏著夜色回去,雖然很疲憊、冷清,但回想居民那一張張笑臉一聲聲感謝讓他覺得心裡暖暖的。

提起丁奔平日的熱心助人,他的幾個粉絲、學弟郭廣根、張文傑和學妹王榮不約而同地表白,我們太感謝學長,他是我們的榜樣,是他帶著我們教會了我們許多東西。郭廣根和王榮比丁奔低一屆,他們剛擔任院學生會學習部副部長時,沒有經驗,不知道工作怎麼組織開展,是熱情細心的丁奔一點點帶教他們,讓他們不斷成長進步。一次學習部組織辯論賽,因他們幾個都是新手,工作不到位,有人埋怨,這時丁奔就安慰、鼓勵大家,幫大家找問題想辦法。有段時間學習部只有丁奔一個男生,所有出力的活都是丁奔不吭不響地包了。大四了,丁奔要考研,提出退出副班長和學部,大家都捨不得他,還賭氣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還是丁奔耐心地說服了大家。

丁奔的熱心體現在平日的點點滴滴。2019年暑假,丁奔留下複習考研,一位同學要回家,可養的貓沒法帶走,也找不到願意接收的人,丁奔知道後主動留下貓,照顧了一個暑假。

在幫助別人的經歷和感悟中,丁奔也找準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決定放棄攻讀4年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報考心理學研究生。對這事,許多人不理解。丁奔卻很淡定地說,“經濟管理專業也許今後好賺錢,但不是我喜歡的,我喜歡的是心理學,因為心理學可以發現人性的美,這一點是我最看重的。”

11月28日,經過整整六個小時的採集,丁奔成功為浙江省一名80後的血液病女青年捐獻了270ML造血幹細胞懸浮液,這也是淮南近年來採集時間最長的一名捐獻者。(圖片由市紅十字會提供)(記者 李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