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近日,中山市市長危偉漢帶隊先後到珠海、佛山,與兩市市長座談,三城共謀兩大跨城地鐵延伸線的計劃再次引發關注——包括廣州地鐵18號線延長至中山、珠海項目,佛山地鐵11號線延長至中山項目。

加上今年省兩會期間中山市委書記賴澤華透露的積極推動與深圳地鐵33號線對接的消息,中山已經釋放明確合作信號的跨城地鐵有三條。

中山為何如此著急推動地鐵項目?除了填補交通形式上的“空白”,或許背後重新定義、規劃產業和城市空間版圖,更是中山跨城地鐵之渴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連接廣深珠佛:中山跨市地鐵版圖

4月21日,危偉漢與珠海市市長姚奕生座談時,雙方圍繞廣州軌道交通18號線中山和珠海延伸線方案進行協商,研究兩市延長線的規劃內容。

在與珠海達成交通建設合作共識一天後,4月22日,危偉漢帶隊來到佛山市,與佛山市市長朱偉進行座談。這次,雙方明確共同推進佛山地鐵11號線延長至中山,該項目將納入兩市城市軌道交通新一輪線網規劃。

事實上,中山、珠海兩市對於共同謀劃廣州地鐵18號的溝通協商由來已久。

2019年9月,危偉漢就曾帶隊前往珠海市,與姚奕生圍繞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深入交流,兩市明確攜手研究推動珠中江地鐵網規劃建設,共同研究廣州地鐵18號線南延項目的規劃建設方案。

而與廣州方面的對接,可以追溯到2018年。當年12月,廣州、中山兩市政府共同簽署《廣州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廣州中山跨區域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框架協議》,後者進一步明確了包括廣州地鐵18號線等項目在內的穗中兩市跨區域軌道交通工作目標、合作內容和工作推進機制。

在今年1月召開的省兩會上,賴澤華在中山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也透露,抓住“雙區驅動”機遇,中山將加快啟動城市地鐵建設,除了推動廣州地鐵18號線、佛山地鐵11號線延伸至中山,還將深入研究深圳地鐵33號線引入中山的可行性,同時積極推進珠中江地鐵網規劃建設,推動大灣區核心城市軌道交通成網化、通勤化、公交化。

沒有地鐵的中山,正在開足馬力搭上“跨市地鐵”的專列。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跨市地鐵:中山交通的新命題

一旦跨市地鐵建成,中山的區位優勢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有了深中通道打頭陣,近年來,中山在對接深中通道的公路交通建設上下了很大功夫。當前,包括深中通道、西環高速、廣中江高速、中開高速、香海高速、東部外環先行段等高速公路項目,正在加快趕工、推進。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工期壓力增大,但從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的表態來看,

今年不但不減投資,還要努力增加投資任務。

從跨海通道到地鐵連接,對接珠江東岸對中山來說為什麼這麼重要?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從地圖上看,中山剛好處於珠江口西岸地理中心。但這個“先天優勢”並沒有發揮出來——由於沒有與東岸的直連通道,承擔兩岸資源流通樞紐的功能被弱化:

其一,受珠江口影響,中山市現有的高速公路主要側重於廣州、珠海、江門,缺乏與珠江東岸高速通道的直接對接,對外公路體系尚不完善。這個短板,目前隨著深中通道和相關高速、快速路項目的推進,有望得到完善。

其二,中山軌道交通基礎薄弱——直到廣珠城際軌道的開通,才結束了該市沒有軌道交通的歷史。雖然近期廣珠城際可以開通國鐵長途列車,但是受廣珠城際鐵路通過能力的限制,目前的發車班次不多,國家長途客運鐵路的服務能力不強,難以達到區域性鐵路樞紐的要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近年來中山在軌道交通建設上如此迫切。

從這個角度來說,錯過了珠三角“公路時代”“鐵路時代”的中山,不能再錯過珠三角的“大橋時代”“軌道交通時代”。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第一條跨城地鐵的啟示:中山能向佛山學什麼

如果佛山地鐵11號線能夠延伸到中山,那麼這將是省內目前已經公開的跨城地鐵項目中,唯一一條地市級之間的跨市地鐵項目。

2010年開通的廣佛地鐵,開創了國內跨城地鐵的先河。這條地鐵線從最初服務佛山市南海區、禪城區,現已擴展到佛山市順德區。隨著服務里程增長,廣佛線日均客流量已躍升至56萬人次,相當於2010年開通之初的5倍之多。數據顯示,在廣州與佛山兩市之間往返的客流佔一半以上。4月25日,佛山市交通運輸局透露,廣佛線將增加密度,列車數量有望從33列增加到51列,廣佛地鐵行車間隔有望壓縮到2分多鐘。

交通的便利將極大地改變要素流動的走向。在這方面,地鐵的“同城效應”尤為明顯。一個最為顯著的例子是,廣佛地鐵讓佛山成功建起了佛山最高品質的都市封面、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廣東金融高新區(千燈湖)。數據顯示,僅僅在千燈湖所在的南海區,就有超過70萬廣州人在此居住生活,超1000家廣州企業入駐。

對於中山來說,廣佛地鐵的最大啟示意義不僅僅在於地鐵之間的相連——要看到,廣東金融高新區是在2007年掛牌的,而廣佛地鐵2010年才通車。也就是說,佛山至少提前三年動作,才把握住了廣佛地鐵的紅利期。

那麼,中山在謀求往廣州、深圳、珠海與佛山的跨市地鐵同時,是否準備好了與區位優勢、交通利好匹配的產業、服務配套?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中山將擁有三條跨城地鐵?未來可期!

跨市地鐵來了,誰是最大受益者?

廣佛地鐵成就了佛山千燈湖,中山跨市地鐵來了,哪個片區直接受益?

佛山經驗表明,除了以企業或產業園項目為主的產業協作區,還需要諸如廣東金融高新區(千燈湖)這樣的高規格平臺來帶動高端資源的有效交換。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處於中山軌道交通的重要節點——岐江新城或許是中山跨市地鐵線中的一個集聚資源重要載體。

根據《中山市岐江新城提升規劃》,廣州地鐵18號線的站點被重點提及。該片區內建設四條軌道線路,廣州市18號線引入中山站,每隔1公里左右設置一個站點,並銜接兩個高鐵站,軌道線路縱橫分佈。

也就是說,加上軌道交通一號線、軌道交通二號線,岐江新城將成為中山市軌道交通最為密集的區域。過市域軌道線網的建設,實現與周邊區域的快速化公共交通聯繫,使岐江新城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能服務中山市域的城市新中心。

按照規劃,岐江新城以總部經濟區為中心,打造為中山市城市新中心區片區、中山北站高鐵新城片區及江北科創產業聚集區,擬佈局中央商務總部經濟、城市綜合服務、高校科教園、創新產業園等主要功能。這與中山城市新中心、城市“封面”的定位是相吻合的。

目前,岐江新城有一條高速公路、兩條快速路及多條城市主幹道穿越而過,隨著港口大道等多條主幹道快速化改造,再加上起灣道、世紀大道兩條主幹道的快速化改造,將在岐江新城範圍內打造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十字”型交通架構,打通城區城市新中心與東部城市新中心翠亨新區的聯繫,架起北接三角、南至坦洲的市域交通主幹路網。

東面連接廣深,北向連接佛山,往南連接珠海——中山的跨城地鐵佈局背後,是大灣區背景下交通新速度、新生活圈的成形訴求。接下來如何推動落實、將交通版圖和產業版圖變現,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