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阿根廷

“表面上疫情嚴重的國家,未必是將來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表示。這句話另一層意思是,那些疫情較輕或尚未廣泛蔓延的國家,卻有可能因爆發危機而率先倒下。

根據阿根廷國家衛生部消息,4月21日阿根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新增112例,全國累計確診病例3144例。

就全球比較而言,阿根廷的疫情並不嚴重,但是卻在近日面臨主權債務危機,成為全球第一個因疫情而“倒下”的國家。

不過,有觀點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便沒有疫情,今年阿根廷的經濟也不樂觀。

又見阿根廷

圖源:網絡

債務違約陷入倒計時

在3月16日舉行的第六期浦山講壇上,張明預判有兩類國家有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一是以意大利、希臘為代表的政府債務高、國債收益率為個位數的南歐國家,另一類是脆弱性比較強的新興市場國家——經常賬戶持續逆差、外債借得比較多,前幾年因為資本流入企業部門加槓桿比較快的這一類新興市場國家,比如阿根廷、巴西、南非等。

事實上,隨著第三波疫情發酵,“疫情式經濟衰退”導致的新興市場債務危機,成為了全球需要警惕的“灰犀牛”之一。

當地時間4月19日,阿根廷經濟部長馬丁·古斯曼(Martin Guzm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所以才會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

當地時間4月17日,阿根廷政府向阿根廷主權債券債權人提出債務置換方案。古斯曼當日指出,在給私人債券持有人的提案中,政府已經尋求本金和利息扣除的最佳組合,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

根據阿根廷政府的債務重組提案,債權人需要接受阿根廷暫停債務清償3年,同時免除價值近380億美元利息的62%,債務面值也將減少5.4%,價值約36億美元;阿根廷政府將於2023年開始支付0.5%的利息,隨後逐年增加,最高利息會增至4.5%。

古斯曼表示,上述提案已經是阿根廷政府能夠做到的極限。如果債權人可以接受,就解決了一個問題。如果不能,阿根廷將處在一個事實違約的狀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對阿根廷而言,基於夢想和幻想制定經濟政策似乎是愚蠢的,必須根據現實情況進行。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認為,阿根廷政府即將進行的大規模債務重組或導致投資者在主權債務上遭受重大損失。

一切早有徵兆

4月12日,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載題為《阿根廷將迎來第九次主權債務違約》的報道稱,分析人士警告說,阿根廷即將迎來第九次主權債務違約,而日益失望的投資者很可能會駁回該國政府定於本月提出的債務重組方案。

報道稱,近日,阿根廷的中間偏左派政府推遲償付基於本地法律發行的10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債券。此舉被許多人視為一個先兆。

阿根廷原本將當地時間3月31日定為就重組拖欠私人投資者的830億美元外債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但在錯過這一最後期限後,官員們近日說,談判將延長。

報道認為,這一已遭拖延的進程因新冠疫情對金融市場造成干擾而進一步受阻。分析人士說,疫情將使阿根廷總統阿爾韋託·費爾南德斯更容易為違約找理由。

金融諮詢公司“決策邊界”的卡洛斯•阿巴迪說,阿根廷政府在向債權人提出方案前,可能未事先確定自己是否獲得了足夠的支持。“我擔心阿根廷可能會在未事先確保池子裡有水的情況下就跳進池子裡,”他說,“結果很可能是提出的方案被駁回,進而導致違約。”

參與談判的一位債券持有人說,由於事先未與投資者達成協議,阿根廷正在走向“硬”違約。此人說:“現在很難保持樂觀態度。”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高風險資產遭大規模拋售,阿根廷主權美元債券的價格大幅下跌,表明投資者預計阿根廷即將違約。

報道介紹,2021年4月到期的阿根廷國際債券的價格自今年3月初以來下跌45%。阿根廷2017年發行的、一度受到吹捧的100年期債券價格自3月初以來下跌超過35%。

EMSO資產管理公司的研究主管帕特里克•埃斯特魯埃拉斯說:“看到現在的債券價格,政府多半覺得自己獲得了更大的權力,認為自己可以提出更咄咄逼人的條款。”他說,這將使政府與債券持有人的談判變得更加曠日持久。

重複的劇情:再被國際資本拒之門外

最新消息表明,阿根廷的債券人並不接受上述重組提案。

據媒體報道,本週一,已有三個債權人團體拒絕了上述債務重組提案。這些債權人團體認為,阿根廷沒有選擇建設性參與,而是選擇了單方面提出要求。阿根廷的提議並不代表真誠的談判,這是不可接受的。

該團體成員中包括對沖基金Monarch Alternative Capital和HBK Capital Management等,共持有阿根廷發行的16%以上的交換債券。

如果談判僵持不下難以達成協定,阿根廷步入實質性違約將是大概率事件。

阿根廷是一個擁有八次主權債違約“黑歷史”的國家,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主權債違約發生在2001年,創下950億美元的違約紀錄,最近的一次違約發生在2014年。違約過後會發生什麼?“同樣的劇本已經上演過好多次了。”業內人士稱, 阿根廷可能將再次被國際資本市場拒之門外。

為提升低於預期的國內生產力,阿根廷前總統馬克裡上臺後大量舉外債。由於大刀闊斧推行經濟改革,陸續出臺取消資本管制的措施,馬克裡成為市場“寵兒”,再加上發達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鼓勵投資者尋求更高的收益率,這些債券不僅被經驗豐富的新興市場投資者購買,還受到遊資追捧,阿根廷歷史上長期的波動性和週期性的流動性不足,包括此前的8次違約,都未嚇到債權人。

然而,2018年的阿根廷比索暴跌,導致阿根廷以美元計價的債務激增,政府無力償還。馬克裡向IMF尋求幫助,達成了571億美元備用貸款協議。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於去年12月宣誓就職,也繼承了馬克裡政府留下的債務。

IMF指出,自去年7月份以來,阿根廷比索兌美元已貶值超過40%,阿根廷的外匯儲備減少了200億美元,截至2019年年底,阿根廷公共債務佔GDP比重接近90%。

中誠信國際國際業務部分析師王家璐指出,在疫情走勢不確定的背景下,全球資本市場將持續面臨波動,阿根廷違約將導致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給拉美地區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因素,推升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外部流動性風險。

中金公司研究團隊認為,新興市場債務危機一旦發生,全球金融機構健康、乃至金融體系穩定性均可能受衝擊。

危機根源:常年高福利和經濟低增長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岳雲霞表示,近年來,阿根廷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如今新冠疫情又讓本已疲軟的阿根廷經濟雪上加霜,預計阿根廷經濟將很長時間難以恢復元氣。

為應對疫情,阿根廷政府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於3月中旬宣佈進入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關閉邊境、停運國內陸路長途公交和空中客運,又於3月19日宣佈實行全國強制社會隔離措施,除了超市和藥店,其他商鋪悉數關門,民眾不得隨意上街。

又見阿根廷

圖源:網絡

這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國內消費需求下降、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激增。IMF在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阿根廷經濟將萎縮5.7%。為緩解疫情對民生的衝擊,阿根廷政府於上週已允許銀行、文化用品經營企業和部分農業生產企業復產復工。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史沛然分析稱,受疫情影響,整個拉美地區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對阿根廷而言無疑十分艱難。因為在阿根廷的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初級產品,極度依賴國際市場的需求。阿根廷經濟能否有起色,取決於全球經濟的恢復。

另有一些專家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便沒有疫情,今年阿根廷的經濟也不樂觀,

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阿根廷經濟之所以屢陷危機,根本原因在於常年的高福利和經濟的低增長。一方面,阿根廷福利水平居高不下,成為拖累政府財政的主要原因。阿根廷政黨將高福利作為政權爭奪的手段,不同政黨為討好選民只能一步步增大福利水平。

姜超認為,易上難下的高福利政策致使阿根廷財政支出一直保持30%左右較高的增速,而且隨著財政支出增多,近幾年財政赤字規模擴大。自2015年,阿根廷政府開始入不敷出,財政赤字達522億比索,隨後財政赤字逐年擴大,2017年超4000億比索。

另一方面,阿根廷經濟發展停滯不前,GDP同比增速一直在0%附近徘徊。姜超指出,民粹主義盛行導致政治不穩定,使得阿根廷缺乏基於長遠發展考慮的經濟政策,過分追求福利主義,使經濟喪失競爭力。隨著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阿根廷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矛盾尖銳,產業升級轉型動力不足,這些都在阻礙著阿根廷的經濟發展。本文綜合自中國經濟網、21世紀經濟報道、國是直通車等。

又見阿根廷
又見阿根廷又見阿根廷

責編:瑟瑟 |視覺:李盼 東子監製:卜海森 李俊虎

又見阿根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