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讀這則作文材料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2、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

3、不珍視秋天的人,不會真正愛春天。

4、春天的太陽甚至給那最卑微的小花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司各特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綜合材料的內容及含義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

這是一份考卷上的作文材料。命題人有一個總體思路,這幾則材料都有一個共同要素—春天,然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立意,或者用它們的共同要素來立意。即可以寫人生的春天,也可以寫自然界的春天。創意挺好。但是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裡面要素的共性其實不是那麼充分。像第三則強調的是秋天,春天在這裡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是虛的,只起到幫襯作用。秋天可以象徵著收穫,象徵著老當益壯,象徵著積澱、孕育等等,而春天的萌發,蓬勃,希望等等與此隔著楚河漢界。第四則,命題人把重心放在小花上,說小花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細品就發現,這句情感抒發的對象不是小花而是太陽,是就太陽的溫暖可人、博愛無邊來抒情的,而春天也只是個載體,並非主體。總的看來,只有前兩則材料有其共性,立意的方向一致。而後兩個就不在一個範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