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直視!德州一男孩被貓襲擊,傷口達40餘處!

近日,記者從德州市立醫院預防接種門診獲悉,該門診自4月8日開診至4月23日,已累計接待1913人次,其中近70%注射的是狂犬疫苗,接種人群以青少年為主,年齡最小的僅兩歲。

往年,狂犬疫苗注射高峰期多在夏季,此次“小高峰”的出現,除季節因素外,與學生們停學在家,與家中貓狗接觸頻繁存在直接關係。

12歲男孩被貓襲擊傷口達40餘處

近日,12歲的男孩程程(化名)在家長的陪同下,前往德州市立醫院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狂犬疫苗。在門診內男孩因疼痛不斷地哭鬧,經檢查,程程雙腿上達到三級暴露的抓傷竟多達四十餘處。

不忍直視!德州一男孩被貓襲擊,傷口達40餘處!

據其母親稱,程程長期在家上網課覺得悶,總是鬧著出去玩,所以當日一家人前往程程小姨家做客。沒想到兒子在為家貓換貓砂時,貓誤以為他要侵佔自己的地盤,突然發起攻擊,將他的雙腿嚴重抓傷。經過檢傷,醫護人員為其進行了規範的傷口處置,並進行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免疫球蛋白累計40餘針。

“接種免疫球蛋白非常必要。光打疫苗會有7-10天的產生抗體窗口期,而打了免疫球蛋白,24小時便可阻斷病毒。”接種人員介紹,現在市民的自身防護意識越來越強,被動物咬傷、抓傷後大都會選擇接種狂犬病疫苗,三分之一的人會選擇接種免疫球蛋白。

注意:春季貓狗易傷人,需減少接觸

今年春季,狂犬疫苗的接種率明顯攀升,這與青少年停課在家,與貓狗接觸時間較長有關。同時,春季貓狗正處於繁殖期,情緒波動很大,稍有刺激就會發怒傷人。門診工作人員提醒,飼養寵物的市民要做好寵物預防接種,看管好自己的寵物,避免咬傷抓傷自己和他人,也可以在飼養寵物前提前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注射,減少暴漏後的感染機會。其他市民要儘量避免與犬、貓等寵物親密接觸,不要逗惹寵物,以免被抓傷、咬傷。

受傷後儘早注射疫苗避免二次擠壓

德州市立醫院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在被貓狗抓、咬受傷後,不要對未出血的傷口進行二次擠壓,應用肥皂水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並消毒後,及時前往接種門診進行狂犬疫苗接種。對於首次三級暴露的患者還需注射免疫球蛋白。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注射越早越好,且注射必須按期完成全程注射。

目前,多數市民都能做到及時處理,但也有個別市民當時覺得麻煩未能及時接種,在多日後覺得不放心才來到門診接種。

在門診接種工作中,工作人員發現,不少市民存在“只要貓狗接種過狂犬疫苗,自己就不會被感染”的誤區。她提醒,即使貓狗定期接種狂犬疫苗,也不能排除未產生抗體的可能,同時寵物狗在室外活動時,難免與流浪貓狗接觸,爪子、舌頭上仍可能攜帶病毒。此外,歐美國家採用的“十日觀察法”在我國並不適用,因此,市民應杜絕僥倖心理。

免疫犬隻對疾病預防率達95%以上

據瞭解,德城區目前共有三家獲得有關部門許可的犬隻免疫定點醫院。小乙哥寵物醫院工作人員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作為其中的一家定點醫院,犬隻免疫接種量每年在一千隻以上。“近兩年,隨著細小、犬瘟這類常見傳染病的認知率增加,市民為寵物狗接種疫苗的意識有了明顯提升。”他介紹,幼犬在出生六個星期後便可進行傳染病疫苗接種,一歲以內需每隔21天接種一次,共計三針;一歲以上在沒有病症的情況下每年定期接種一次傳染病疫苗。

狂犬病疫苗在幼犬出生三個月後可開始接種,每年接種一次。

首次接種的犬隻,在三週後可前往醫院進行抗體檢測,檢測是否產生抗體,如果免疫失敗可進一步加強。劉先生提醒,傳染病疫苗按照疾病預防種類分為四聯、六聯、八聯三種,價格分為60和120元兩個價位, 主人可根據個人情況自由選擇。正常情況下,兩種疫苗在接種時需比前一年提前一個月。

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市寵物醫院使用的多為進口疫苗,對於疾病的預防率可達到95%以上。犬隻在接受疫苗接種以後,醫院會將寫有犬隻信息、貼有疫苗標籤並蓋有醫院公章的疫苗本發給犬隻主人,作為免疫憑證。


來源:德州新聞網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