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改貨”國際航班頻飛,有效填補疫情期間運力缺口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郭丁源

羅 勉 王 敏

4月17日8時38分,南航CZ8355航班裝載約6噸貨物,從廣東省揭陽潮汕國際機場起飛,前往泰國曼谷。這是自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推動增強我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以來,南航在粵東地區的首個“客改貨”,即客機貨運專用航班,這將為暢通疫情期間地區貨運物流渠道、滿足社會需要、穩定國際供應鏈等建立良好基礎。

事實上,“客改貨”國際航班今年以來已不是稀罕事兒。2月份,南航一個內羅畢飛往廣州的普通商業航班CZ634,就已變身“口罩”航班,整個飛機的前部機艙坐的不是乘客,而是裝的一箱箱口罩。“口罩”航班其實就是“客改貨”航班。在這次疫情中,為了裝載更多的抗疫物資、醫療器材,很多航空公司的客運航班分分鐘變身,立刻“客轉貨”,甚至包括很多公務機。

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民航局運輸司二級巡視員靳軍號介紹,定期貨運航班方面,4月13~19日,定期貨運往返航班1690班,比疫情前(2019年冬春航季初)增長66.7%,其中全貨運航班1034班,客改貨656班。臨時貨運航班方面,今年3月份批覆臨時貨班計劃量為1919班,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35%;4月以來共批覆655班,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12%。他指出,民航局下一步將持續關注國際貨運航空的發展需求和實際運行情況,適時做出政策調整,為進一步打通全球貨運產業鏈提供有力支撐。

多地機場多了“客改貨”運輸航班

為確保粵東地區首個“客改貨”航班安全平穩運行,南航汕頭公司在前期瞭解市場需求,科學評估保障能力,確定貨物運輸細節後,迅速制定CZ8355“客改貨”航班計劃,同時申請臨時航班時刻,啟動專項保障方案,並與機場公司、海關、海外辦事處等單位溝通協調,充分做好貨物運輸準備,確保貨物收運、通關、配載、裝機等各環節銜接順暢。4月17日7時53分,貨物碼放整齊、裝機完畢,隨後航班正點起飛,經約165分鐘的航程,運抵曼谷機場。

同日,南航新疆分公司CZ6007和CZ8145兩班“客改貨”包機航班陸續起飛,將11噸物資分別運往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和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此次發往境外的物資主要是受前期疫情影響停航導致的積壓出口貨物,這批物資中,有大約8.6噸發往阿拉木圖,2.4噸發往伊斯蘭堡,以口罩和電子通訊設備等防疫和生活用品為主,對於幫助當地抗擊疫情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具有積極意義。

當前,海航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做好各地陸續復工復產的航空運輸保障工作。據瞭解,海航將加強組織引導貨源、持續優化運行方案,助力地方企業復工復產,在提供安全高效貨物運輸保障服務的同時,履行央企責任,為地區對外經濟貿易恢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自3月29日起,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海航貨運協助海航集團旗下各航司開展“客改貨”運輸業務。據統計,截至4月17日,海航貨運已累計保障運輸境內外防疫物資283噸。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天津航空採用“點對點”貨運包機的形式解決貨運通達性不足的問題;採用“運貿對接”模式將外貿外資企業與航空運輸企業供需精準對接。截至4月13日,天津航空已完成三批“客改貨”包機,向法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累計輸送醫療物資57噸,包含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天津航空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津航空已面向社會推出客運、貨運定製包機業務,助力各地政企單位復工復產,做好供應鏈保通保運保供,目前可直接實現與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間便捷的貨運運輸,也可依需求定製前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客改貨”航班。抗疫無國界,天津航空將發揮民航運輸的優勢,持續向各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援助和支持,為全球抗疫貢獻力量。

我國航空貨運能力亟待提升

3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了我國目前的航空貨運能力,我國客機腹艙運輸依然是我國航空貨運的主要運輸方式,約佔航空貨運總量的70%,其中,在國內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佔比高達82%,在國際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佔比49%。在以往民航客機運行班次飽滿的情況下,客機腹艙貨運可以基本滿足日常的貨運需求。但當前,由於疫情影響,國內外航空客運業務大幅萎縮,客機腹艙貨運能力已經無法滿足物流需求。

根據中國民航局發佈的數據,2月份全國民航共完成運輸總週轉量25.2億噸公里,同比下降73.9%。旅客運輸量834.0萬人次,同比下降84.5%。貨郵運輸量29.7萬噸,同比下降21%。3月份,民航日均保障航班6533班,但也僅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42%左右。因此,對貨運能力的提升成為擺在航空公司面前的一大挑戰,同時也是一大機會。

“我國現有10家全貨機航空公司,與55家航空公司比,份額是非常小的。在這10家航空公司中,6家是國有資本,4家是社會資本。”在3月底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一級巡視員任虹表示,從發展速度上看,我國貨機的數量增長較慢。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鼓勵和支持我國航空物流企業發展航空貨運,鼓勵航空公司和物流企業深度融合,鼓勵傳統航空公司轉型發展,使其傳統運輸業向貨流、物流兩端延伸發展。同時,鼓勵他們將引進貨機納入有關規劃,加快辦理引進手續,促進我國全貨機機隊規模壯大。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積極探索航空貨運發展新模式,支持擁有全貨機機隊的專業化航空物流企業入駐機場,為機場、航空公司打造高效、專業的全貨機運營平臺。

國家層面鼓勵貨運包機

為鼓勵航空貨運發展,3月24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著力保通保運保供、支撐國內經濟,又推動增強中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

3月底,民航局發佈通知,鼓勵各航空公司利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不計入客運航班總量,並採用“點對點”貨運包機等形式快速提升國際航空貨運運力。4月9日,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一組數字可以體現目前貨運航班正在增加。他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民航局已建立國際航空貨運審批綠色通道,目前的貨運航班量較疫情發生前增長,增幅達到338%。

據瞭解,目前,東航、廈航、南航已開通客機(不載客)貨運專用航班,區域涉及歐洲、大洋洲、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地。海航已推出客運飛機轉貨運包機業務,機型包括B737、B787、A330系列等;天津航空推出客運飛機轉貨運包機服務,已獲取航權的國際航線涵蓋英、澳、日、韓等;深圳航空將開通深圳至吉隆坡、深圳至金邊等數條“客改貨”國際航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